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一滴水是眼泪--关于水森林人的话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古道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一种资源。它既是生命的源泉,几乎所有生物的生长都需要水;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但是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人担忧,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水污染的加重,人类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我们无法想像当人类拥有最后一滴水真的只能是眼泪时,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将会变成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作者在书中讲述了水、森林和人的种种失调带来的种种现实问题,以此来提醒世人。

目录

一、引子     

二、水的赞歌    

三、衰竭的母亲河,水危机! 

四、罪恶的黑斧   

 A.无钱卖青山金子卖铜价

 B.暗箱操作虚假评估 

 C.跑黑内幕    

五、“老虎灶”烧!烧!烧! 

六、建墓穴砍!砍!砍! 

七、食用菌伐!伐!伐! 

八、耗材企业掠!掠!掠! 

九、愚昧无知火烧山  

十、哭泣的红豆杉  

十一、全国毁林案件知多少?  

十二、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  

十三、水与森林唇齿相依  

十四、此绿色非彼绿色   

十五、敬畏大自然的省委书记  

十六、林改好政策 莫要又煮成夹生饭

十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的福音

十八、生命源于水,毁于水?   

十九、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  

二十、解铃还需系铃人   

呐喊与探索(代跋)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水的赞歌

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生命的种子一旦孕育,便存活在母亲体内的“水池”里,出生后,每天也必须要水来维持着,滋润着。

水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水里诞生的。犹太人的所罗门王对示巴女王曾言:没有比水更宝贵的财富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水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质。然而从生命学的角度看,它是珍贵得不能再珍贵的东西,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人三天不吃饭饿不死,然而,三天不喝水,必将渴死。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底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底线,没有了水一切将枯竭和死亡。

生命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也离不了水。你想想,我们不仅随时都需要喝水、喝茶,而且每天都需要水来洗菜、做饭、洗脸、洗衣服……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离开了水也将处于瘫痪状态。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就无法进行,一切生命也就不能存在。我们的身体有70%的成分由水组成,也就是说你如若体重是70公斤,水大约占了50公斤的比重。每人每天体内要有7至8升水需更新,身体中的水一周左右就要更新一次。每人每天要摄人2至3升的水,一年要摄人700至1000升的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有水参与,所以说,没有了水,人类将无法生存,而保护水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其实,水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跳跃着的生命,也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一步步走向光明、走向胜利、实现理想的写照。

P4-5

序言

常常以为:

经济学家重视资源透支中的边际递减效应,统计学家聚焦粗放型增长中的成本核算,社会学家关注解决旧问题后新问题加倍出现的“倍数效应”,新闻记者惯用写实手法披露社会利益分配失衡中的寻租行为。

古道大概什么都不是。

福建邵武,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养育了一位作家的山水情怀和忧患意识。受制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身份,许多人常常丧失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机遇,诸如促进消费怎样避免浪费,推进增长怎么避免疯长,重视眼前怎样考虑长远,选择行为先要界定边线等等。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以为圆满答案和解决方案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却忘记了责任感是一种能够超越专业知识和身份的驱动力。

我从古道身上,看到的就是这种并不神秘、其实人人可以做到的责任感。

古道,真名叫马星辉,有着棱角分明的轮廊和力透纸背的眼神,被他注视的分分秒秒,你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活力和热情的进发。邵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古道完全能够轻松胜任。但他不是个等闲之辈,偏偏对民生、社会和自然有着天生的关心僻好,由这种僻好衍伸出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促成了他生发了对人类最后一滴眼泪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未来的忧患。

任何资源都有主权或是产权。对主权和产权自我逻辑的合理解释前提是边界。不清晰的边界会让责任变得模糊,眼界变得混浊。爱因斯坦曾经向他儿子解释为什么是他发现了相对论。他举例说,一只甲虫在篮球上爬,它看到的世界是扁平的,所以它以为它是在征服世界。但是一只蜜蜂一下就可以看出篮球是圆的,因为它飞在高空,视线是立体的。他就用这种立体的视觉发现了相对论。

采用立体视觉来察看人生的内涵,发掘自身的责任,是我们获得成长、成功和成绩的基础,是具备为社会、为未来尽职尽力品质的关键。历史以它静静地存在,默默地陈述着关于边界的代际传承。对此,我们该怎样用“立体视觉”进行有效的发现并尽可能负责任地加以尊重呢?

假如人类的“眼泪”真的只剩下最后一滴,那只能证明人类的耻辱,证明人类的罪恶。地球广袤丰厚的资源足以养育繁衍人类世代文明,对资源有分寸地把握和使用体现的正是人类的现代文明价值观。

以国土疆界作为主权边界,是人类先辈留传下来的政治原则和文化信仰。无论你的财富、权力多么巨大,边界从责任和道义方面既卫护本土主权不可撼动的骄傲,又限制了权力的盲目滥用和对财富的掠夺行为,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一种相互共存的规范和秩序中保持着积极的进展。

自然,先辈无法对留给后人的资源明确产权界定。而人类代代繁衍的过程,不论产生多大变化,究其实是物质资源的转换,也就是说,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今天我们赖以生存、喜爱、享受的任何基础和条件,均是以消耗一定的资源成本为代价的。而被消耗的许多资源、如煤、油等又是不可再生的;即使那些可再处理或再生资源,如水、树木等恢复原生态的过程,又需要充足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

很明显,假如用“边界原则”划分每代人应该享有的“资源主权”,财富增长将会有所节制,权力运用将能更为合理,文明价值将能得到递进传承,历史将会变得更为有序。令人遗憾的是,“资源主权”的缺失和“边界原则”的模糊,使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增长,从资源被过度占用消耗的角度看,却异化成粗暴侵占人类后代主权和不负责任的掠夺,与现存被信奉的道德准则完全相悖。

一个不发展或慢发展的社会所产生的问题要少得多。社会阶段性的改革发展力度越大,由此带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倍数效应”。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出现自然不必惊慌。但是,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速度推进需求,社会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任何人为制造的困难都可以通过人和制度的制约加以减缓或克服。在我们的社会继续着发展的繁荣、以及据此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生活享受的今天,古道就像那个飞离篮球的蜜蜂,站在子孙后代的主权之上,以超越局部的思维方式,向现代人发出尊重资源主权边界的警示和呼唤,这是让人觉得沉重和感动的话题。假如我们希望远离耻辱,假如我们希望永远不会出现最后一滴眼泪,假如我们希望被后人称作有社会责任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起,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某种回应。

(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后记

许多年以前,我曾认识一个山村老叟,他鹤发童颜,肤色红润,八十多岁的人依然身体结实、腰板硬朗,神聚目清,声如洪钟,他平生爱种树,惜树如命。每年春暖花开时,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几十年下来他总共种了多少棵树,自己也不清楚,但村里人说,村庄这附近的山上有一小半的树是他种的。在他的影响下,这个村的人也都极为爱护树木,从不轻易砍伐,所以这个村的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大树亭亭如盖,小树郁郁葱葱,整个村庄四周绿色成荫、生机勃勃,附近的山也是茂林修竹一片葱翠。真叫做山清水秀,绿色怡人,吸一口这儿的空气,顿时让人感到心肺滋润、神清气爽。

我对老叟十分敬佩,说修桥、铺路、种树,你这是做好事能长命百岁。他哈哈一笑说:不尽然。你这是夸我了。笑声停罢,他告诉我说:这世间万物呀都有灵性,而且相依相辅,奥妙无穷呀。这树与水、水与人、人与树之间更有着玄机在里面,这人靠水养的,水又靠树保,而树又靠人爱护,这三者互相通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所以这爱树则爱水,爱水则爱人自己啊。他见我发愣又哈哈一笑:你看我们人的身上流的也都是水呀,血是水,泪还是水。还有这树从尾到根,通身都是水给保着,不信你看这树,横面是那圈圈的水波如同一个湖面,而竖着看,那一道道曲曲弯弯的木纹就是溪流在流淌啊。人和水有不解之缘,树和水也是不解之缘啊。树是有灵性的,是知恩图报的,所以树在保护着水的,让水不干竭,每当水枯时树就吐出平日里保存的水分给河水。而人呢,当然就应该保护树,要让树绿色长在了。

我越发地对这位老者感到惊奇起来,他哪里是一个凡夫俗子,乡中的老人,简直是隐于山中的一个智者。

在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中,由于这个村的树多林茂,植被保护得好,虽然大水浸到了村里,但受损失极少,没有塌方溜坡,更没有出现泥石流。

传说与寓言从小就听了不计其数,但这位智者老叟所说的人·森林·水的故事却让我多少年来,始终是记忆犹新刻骨铭心,此次,写这篇文章时,再去拜访这位老叟,可惜村里人告诉我几年前他已仙逝,无疾而终,终年九十有六矣。

今年,即2005年8月份以来,欧洲中部连降暴雨,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水灾,不过大水虽来势凶猛,但造成的灾害却很少。尤其是有些受到暴雨袭击的国家甚至没有引发洪水,可以说欧洲在洪水之年无大灾。这什么原因?除却及时到位的应急救灾措施外,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平时注重对大自然环境的保护,象奥地利今年入夏以来,连降暴雨,雨量与2002年奥地利遭遇的“世纪大洪水”几乎不差上下,但今年洪灾造成的损失只有2002年“世纪大洪水”的十分之一。专家们分析总结能够做到在洪水之年无大灾,那就是因为“世纪大洪水”之后,奥地利大力保护森林植被,同时治水方略由原先的“堵”变为更加有效的“疏”,还河流以自由空间。而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平时更是注重森林保护,注重环境保护。才能在大灾之年安恙无事。反思我们为何今年的雨量并未超过以往大灾之年包括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可为何受灾的损失如此严重?而且更少有人注意到,为何洪水过后,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越来越严重?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对森林,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太厉害了。

自然灾害是无时不在的,它总是在寻找机会,给人类以猛烈的一击,许许多多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奋力征服大自然的人类无法使大自然驯服。甚至,连大自然的脾气都没有捉摸透,面对大自然,人类十分脆弱。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人类唯一的、最完美的,最现实的准备就是总结教训,爱护大自然,善待大自然,遵循大自然规则,敬畏大自然。

我想,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怀有畏惧的敬意是有益于人类自己的。本书意旨在让人们知道母亲河的真实状况,知道水危机的存在和威胁。为了人类自己的存活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是母亲河的儿女,我们是靠她的乳汁养大的,靠她保证生存的,而树木又是同样的循环道理,与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功能是相同的都是一路在保护着我们,我们怎能不对它们施之于爱心和敬畏之心呢?因而,我们必须知耻,必须认错纠错,好好地珍惜和敬爱我们的保护神。

据悉,继2005年初的“环保风暴”渐渐平息之后,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另一场“环保执法风暴”的序幕又将拉开。目前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起草的“整治非法排污,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文件已上报国务院,预计6月份下文。文件将根据九部环保法律、47部环保法规。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大气和海洋等污染进行全方位的执法检查,种种迹象表明,国家环保总局已经迅速跳出几个目前被人们所关注的“环保风暴”并以此为突破口,顺势把“环保执法”推向纵深。这无疑给国人一个安慰和振奋,常言道:不使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这许多年来,环保问题总是显得软弱无力,就是惩罚也是无法让那些破坏环保的人伤筋动骨、倾家荡产、下不为例。我们期待着中国大地的“环保执法风暴”早日来临。

更让人欣慰的是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落实将绿色GDP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中,改变过去只对GDP经济增长数字进行统计,而体现生态自然,环保等绿色GDP的要素没有被统计进去的做法。这不能说这不是国人的一大幸事,后人的幸事。如此,我们的森林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河水才能有希望清澈,人类的生存才有所保证。

感谢《解放日报》社,常关注国计民生大事,牢记于党报之宗旨,也更敬佩他们的新闻敏锐性与洞察力。早在2003年,《解放日报》社关心“三农”问题,服务全国农村,深入福建闽北调研并为闽北农村的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做了许多有益的事,闽北人民很感激他们,也为此我有幸结识了《解放日报》社的诸位。感谢刘颖记者、报业集团新闻办公室王仁礼主任、好友王其文先生、张维缨先生,对本书的关心支持,感谢报业集团经济部夏定先主任、老领导陈国良先生对此书给予的指点和赐教,感谢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此书,更感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先生在百忙之中关心此书,并赐序。

于200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