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饰,可以看到历史和社会生活;从服饰,可以看到文化和艺术;从服饰,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和风貌。本书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编写体例和精彩的版式设计,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和极具艺术美感的阅读空间,是学习中国服饰知识的理想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细说中国服饰(彩图版) |
分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作者 | 高格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服饰,可以看到历史和社会生活;从服饰,可以看到文化和艺术;从服饰,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和风貌。本书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编写体例和精彩的版式设计,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和极具艺术美感的阅读空间,是学习中国服饰知识的理想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细说中国文化”系列从书的一种。编者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立体展现中国服饰的辉煌成就,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目录 简约实用:原始社会服饰 从第一枚缝衣针说起 中国服饰文化的初兴 等级分明:夏商服饰 品类两分的夏朝服饰 藏在殷墟中的商代服饰等级制度 夏商衣料质地 商朝人物着装形象 凝重有序、礼法至上:西周服饰 王权的标志:“十二章”服饰纹样 穿衣着鞋有规矩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创新多变:春秋战国服饰 诸子的审美观与流行时尚 异彩纷呈的服饰纹样 深衣成为流行时尚 赵武灵王力推胡服 美丽人生从冠开始 古朴庄重、等级森严:秦汉服饰 掩埋不住的飒爽英姿:秦朝服饰 韵味十足冠、巾、帻 只为君王顾盼:贵族妇女服饰 曼妙风姿:秦汉女子一般服饰 朴素适用的裤子 丰富多彩、南北交融:魏晋南北朝服饰 褒衣博带,魏晋风度 奢靡异常的女装 汉族男子的主流服饰 胡汉交融,胡服汉化 明光铠、柄裆衫:军旅服饰 时尚妆容和发髻 开放的国风,开放的服饰:隋唐五代服饰 从简朴到奢华的隋朝冠服 “锦绣河山”和“锦衣玉食” 衣饰中的谋略 浪漫开放的女装: 大唐女子的流行时尚 奇异多姿的特色服饰 妇女的美容功课 唐诗词中艺妓的万种风情 从《韩熙载夜宴图》 看五代十国服饰 质朴保守、清新自然:宋朝服饰 麻桑之富,衣被天下 关于大裘冕的争论 谨严有序的宋代官服 王仲行易带辞行:配饰的等级 薄罗衫子薄罗裙 从文学艺术作品看平民男子衣着 一钩罗袜素蟾弓:平民女子服饰 亮点迭出:辽夏金元服饰 胡汉合流:面料和纹样 “一国两制”:辽朝服饰 由简到繁的西夏服饰 传统和自然造就的金朝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 “质孙服"与“顾姑冠” 黄道婆与棉花革命 端庄传统、华美艳丽:明代服饰 缤纷的衣料和纹样 明代服饰的象征意义 好龙的明代皇帝 “衣冠禽兽”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 凤冠霞帔的几度变迁 仪态端庄:男子一般服饰 从《金瓶梅》说起: 妇女时髦搭配 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服饰精华的夸张再现:戏服 精美繁复、独树一帜:清朝服饰 鸦鹃崇拜:人关前的满族服饰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顶戴花翎红缨络:清代礼帽 男子冠服的汉化 女人也穿龙袍:妇女冠服 旗装、旗鞋正流行 长袍马褂瓜皮帽 男从女不从:汉族女子衣裙 八旗和绿营军服 东西交错:晚清和民国服饰 剪辫易服: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欧风东渐:男子服饰 旗袍的变奏 “时装”亮相上海滩 试读章节 从《金瓶梅》说起:妇女时髦搭配 上穿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儿。五色绉纱眉子.下着臼碾光绢挑线裙儿,裙边大红缎子臼绫高低鞋儿。头上银丝鬏髻。金镶分心翠梅钿儿,云鬓簪着许多花翠……这是世情小说《金瓶梅》中描述的明代妇女最上乘的时髦装束。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描写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是一部典型的明末社会史。《金瓶梅》是明代世俗的写真之作,在书中,作者对明代服饰文化也有一定的描写,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也可以大体对明代服饰文化有一个了解,尤其是妇女的服饰风格。 通过对《金瓶梅》和其他相关的服饰资料的研读,可以.大体了解明代妇女服饰。 首先从女装式样看,明代女装基本沿袭了宋代女装,仍然以衫、袄、褙子、比甲、裙子、膝裤为主要装扮元素。 袍衫是明代妇女普遍穿着的一款服装,不但样式没有什么创新,颜色也很受限制,只能用紫、绿、桃红等淡浅的颜色。但是衣料上的选择比原来要多一些,因为洪武年间已经允许农民之家穿绸、纱、绢等相对比较高档的衣料。但是对于商人的要求仍然很严格,一般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从商,全家人都不能穿绸纱,这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最好的一个反映。 比甲(马甲)是无袖无领的对襟式上衣,始于元代,至明中叶成为青年妇女穿着的半长外衣。比甲的花样、色彩、装饰非常丰富,穿在衫裙的外面,胸前敞开,或在腰问束帛,衬托得女子的身材更加窈窕,所以很受明代妇女的青睐。 褙子是明代女子便服,形制为合领或直领对襟,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以绳带系连。其中合领对襟大袖者为贵族妇女所穿,直领对襟小袖者为平民妇女所穿。 明代妇女们的下裳一般都是裙子。明代裙子的整体纹样和颜色都要素静、淡雅得多。“裙拖六幅湘江水”,一般裙子都是用六幅布制作,在裙摆处施绣,作为压脚。到了明末期的时候,幅数才有所增加。有一种当时很盛行的“月华裙”,就是用十幅布制成的,腰间的皱褶各用一种颜色,所用的色彩也十分淡雅,随风而动,摇曳生姿,色如月华,因此得名。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凤尾裙”,是将绸缎裁成大小长短相当的布条,然后在每一条上都绣上花鸟图案,同时在连接处镶上金边,走动时飘飘摇摇,像极了凤凰的尾巴,所以叫做“凤尾裙”。此外,百褶裙在明代也仍然是很受欢迎的衣裙样式。 我们再看妇女的发式。明代妇女喜欢戴一种黑色纱罗制作的包头。这种包头又叫“额帕”,每幅大约宽四尺,戴用时将它对角折叠,从额前向后面缠裹,再将巾角绕到额前方打结。这种包头应该是在宋代包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还有一种全新的头饰叫做“头箍”,它与网巾相似,用棕丝或马尾结成网,也有用纱或罗制作的,然后用它罩住头发。式样开始比较时兴宽的,后来又流行窄的。冬季的头箍常用各种皮毛料子制作,当时人们叫它“卧兔儿”、“貂覆头”等。官宦富贵人家还要在头箍上镶上珠宝、金花玉饰等。 通过《金瓶梅》,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明代女装已经突破了朝廷的禁令,不只是用料、色彩、工艺上的讲究,在服饰色彩搭配上更是达到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上穿柳绿杭绢对襟袄儿,浅蓝色水绸裙子,金红凤头高底鞋儿。”——素雅的柳绿与浅蓝是同类色,配以金红色的鞋,色彩素而不寒; “上穿鸦青缎子袄儿,鹅黄绸裙子,桃红素罗羊皮金滚口高底鞋儿。”鸦青、鹅黄、桃红搭配对比鲜明,是极其大胆的颜色搭配,但是因为鸦青色是稳重色,所以整体色调协调、华美,大方且不俗气; “上穿着银红纱白绢里对襟衫子,豆绿沿边金红心比甲,白杭绢画拖裙子,粉红花罗高底鞋儿。”——这种以红色为基调的搭配,不但显得明朗亮丽而且富有青春气息。 这是《金瓶梅》中关于明代女装搭配的描写,高度地体现了明代妇女在色彩搭配方面的独到之处和美学意识。 《金瓶梅》是一部文学巨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是明代服饰文化的缩影。这种说法,不知是否过分? P165-167 序言 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由于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而显得格外绚烂多彩,而且因其在世界服饰史上有最悠久的历史而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中国服饰,反映着民俗风情和社会制度,记录着历史和社会生活,承载着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一部形象的、鲜活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作为当代人,了解和掌握_些中国服饰知识,既可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审美鉴赏水平,也对工作和生活有切实的帮助和益处。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本了解和掌握中国服饰知识的理想读本,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彩图版《细说中国服饰》。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西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