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财政与治理
将学习和创新内化为国家精神
财政的三个关键词:民生、风险与改革
以“不确定性”世界观来审视我国“确定性”改革
“十二五”改革发展的历史定位
谨防“财政三角”困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国企改革的根源在产权制度改革
国家应明晰不动产范围
财政思维的牛顿时代
如何理解“大国财政”
第二编 财税与改革
财政法治与政府改革
土地财政的根源及财政可持续
财税改革是经济社会改革的中心突破口
财税改革与宏观税负
财税改革之“痛”
立良法崇善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谈财税改革
第三编 预算与政府
应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不会变
财政预算:从政府分钱的工具变成约束政府行为的制度安排
转移支付的法治化还要再进一步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允许地方自主发债不是单边放权
规范地方债要打破风险“大锅饭”
第四编 税收与百姓
税收要帮助百姓参与到做大“蛋糕”的过程中
税收法治是国家法治的基本体现
税制不改减税有限
政府征收过头税的原因与破解
“小火慢炖”式减税
“运用税收改变消费状态”或“税负与公共服务水平相匹配”
税收对贫富差距调节有限
税,怎么收?谁来定
个税征管体系不完善征税欠公平
综合所得税实行条件复杂,操作成本高
奢侈品税该降吗
“营改增”与中国经济转型
第五编 财政与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有助于遏制消费率的下降
宏观管理缺位,宏观调控“小马拉大车”
经济“结构性收缩”与宏观政策应对
走出宏观调控的误区
积极财政政策应更侧重调结构
财政政策应从强调增量到盘活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