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与梅州书系”涵盖了客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民俗、建筑、语言、文学、艺术、人物、学术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透析客家,展示了客家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寻根、旅游、学术、交流提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文献。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有关客家的神话与传说、故事和寓言、笑话,以及山歌、童谣等,还收录了一批客家地区流行的谚语和歇后语。本书既博采众长,整理归纳,又田野调查,采风搜集,辑录了大量客家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丰富鲜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客家艺韵(精)/客家与梅州书系/客家研究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杨宏海//叶小华 |
出版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客家与梅州书系”涵盖了客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民俗、建筑、语言、文学、艺术、人物、学术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透析客家,展示了客家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寻根、旅游、学术、交流提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文献。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有关客家的神话与传说、故事和寓言、笑话,以及山歌、童谣等,还收录了一批客家地区流行的谚语和歇后语。本书既博采众长,整理归纳,又田野调查,采风搜集,辑录了大量客家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丰富鲜活。 内容推荐 “客家与梅州书系”分《客家新探》、《客家方言》、《客家围屋》、《客家艺韵》、《客家民俗》、《客家诗文》、《客家之子》、《客都梅州》八本书,每本书20至25万字之间,从历史、民俗、建筑、语言、文学、艺术、人物、学术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多视角地对客家文化进行整理、推介。“客家与梅州书系”有如下鲜明的特色:一是其首部“新探”,先声夺人;二是书系所显示出的整体性与科学性;三是雅俗共赏,有广泛的受众。正是上述几大特色,使这套书系既有高品位、高格调,又通俗易懂。本书为丛书之一。 目录 总序 序 楔子 第一部分 民间文学 一、神话与传说 (一)神话 1.祖先的神话:我们的祖先是蜕壳的人蜕壳、蛇蜕皮 2.宗教神话:惭愧祖师定光古佛 3.八仙神话:李铁拐成仙记张果老破牧童和嫦娥姻缘何仙姑过河试后生吕洞宾铁嘴点三元 4.神的神话:田伯公的来历水鬼升社官泮坑公王保外乡灶王爷张单 (二)传说 1.风物传说:茫荡洋倒插竹宁化老鼠干年初三“送穷神” 2.历史人物传说:黄巢朱元璋刘伯温 3.地方人物传说:黄慎罗隐 二、故事与寓言、笑话 (一)故事 1.造反故事:谢二犁头射殿角 2.除妖灭怪故事:作田佬戏弄石尖鬼跛脚丐治蛇精 3.风水故事:“救贫先生”与卢王九兄弟 4.创业故事:李火德开基创业罗芳伯海外奠基 5.求学故事:杨时“程门立雪”文天祥求学吉塘 6.对联故事:敖秀才妙联斗县令“快嘴妹”巧对对联奇才宋湘 7.山歌故事:“歌仙”刘三妹“山歌妹”选郎张寡妇闹公堂榄子打花花揽花“尖尾剪”对歌谑人刁嫂子山歌调 8.机智人物故事:古灵精怪的李文古足智多谋的夏阿漏廖昆玉捉弄田伯公蛤蟆哥凑巧得重赏拗事馆 9.武侠故事:罗浮道士挫败鬼马祥范初明神腿复仇 10.伦理故事:三斤狗变三伯公竹篮要拿回去 11.巧媳妇故事:命好叔公韩十五劝肖六娘 (二)寓言 1.宁化寓言:公鸡与喜鹊老猫修行鹧鸪与山雀 2.上杭寓言:老虎找老黄牛比武老黄牛与大黄狗 3.梅州寓言:猴子想变人吃错我了 (三)笑话 1.官老爷的笑话:大老爷狗肚里的事你哪知“天狗”县令“屙疤”县长 2.文人的笑话:孔夫子不吃豆腐萝卜对老秀才的试卷 3.蒙食的笑话:先生、郎中与无赖圣贤愁舅公闹酒 4.谎话连篇:阿仙叔说谎说谎说没底了 5.其他:富去穷来谁说没小偷 三、歌谣 (一)山歌 1.情歌 2.生活歌 3.娱乐歌 (二)童谣 1.催眠谣 2.游戏谣 3.情趣谣 4.绕口令 (三)其他 1.劳动歌 2.时政歌 3.仪式歌 四、谚语和歇后语 第二部分 民间艺术 一、民间器乐和说唱 1.民间器乐:汉调音乐于都唢呐宁化牌子锣鼓长汀“公妹吹”建宁宴堂乐 2.民间说唱:宁都道情南康古文南词北调竹板歌 二、地方戏剧 1.汉剧:广东汉剧闽西汉剧 2.采茶戏:赣南采茶戏闽西采茶戏五华采茶戏 3.山歌剧:梅州山歌剧河源山歌剧龙岩山歌戏 4.提线木偶戏:闽西提线木偶梅州提线木偶 5.花朝戏:紫金花朝戏五华花朝戏 6.其他:赣州东河戏宁化祁剧建宁宜黄戏沙县肩膀戏 三、民间舞蹈 (一)节日喜庆舞 1.龙灯舞:石城稻草龙龙南香火龙兴国秆龙灯连城姑田游大龙丰顺埔寨烧龙大埔乌龙和花环龙 2.鲤灯舞:鲤灯舞鲤龙会鱼灯舞 3.狮舞:上犹九狮拜象梅州民间舞狮 4.马灯舞:宁都竹马灯梅州竹马舞河源马灯舞 5.船灯舞:闽西船灯舞梅州船灯舞 6.石城罗汉灯舞和茶篮灯舞 (二)祭祀禳神舞 1.宁都禳火龙神 2.宁化池家灯 3.宁都、建宁傩舞 后记 书系编后记 试读章节 说到神,客家人信奉的神灵可真多,有关圣帝君、三山国王、城隍老爷、土地伯公……关于他们的神话也很多,这里选述几则。 (1)田伯公的来历 客家人说,很久以前,客家有九个凡人炼仙。 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骤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彩楼,上面站着太白星君。他是奉玉皇圣旨来考验九位炼仙人的。 太白星君喊道:“你们快上前面这座山,看谁先到山顶。”其中八人听后都争先恐后上去。眼看就要到山顶了,谁知那山忽然高了一层,他们只得继续往上跑。不知跑了多长时间,那山也不知高了多少层。到后来,他们实在跑不动了,便手足并用爬着前进,这时,山也不再升高了。他们终于爬上了山顶。 留在山下的那个人,看着那八个人又跑又爬,心想会累死的,便蹲在田坎下不敢出来。这时,太白星君对爬上山顶的八个人喊道:“你们都往下跳吧!” 蹲在田坎下的耶人一听,吓得不得了。他想,从万丈山顶上跳下来,不摔成肉酱吗?他正想叫他们不要跳,但是,来不及了,他们已往下跳了。怪!他们竟没有摔下来,被一朵彩云托着,一阵风送到太白星君身边去了。 蹲在田坎下的那个人,感到十分后悔,大声喊道:“等等我!” 太白星君把仙帚一挥,答道:“太迟了,你就蹲在那里做田伯公吧!” 他果然变成一块石头,做了“田伯公”。 (2)水鬼升社官 客家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梅江河边叫“水打伯公”的地方,有一只水鬼,经常发出怪声,要找一位寻短见的人做替身,以便返回阳间。 一晚,一位妇人因与丈夫口角,背着一个三岁孩子来投河。水鬼一见,十分高兴,因为他足足等了几年,才得到这次“变人”的机会。但水鬼细细想来,又不忍害死两条人命,便放弃“变人”的打算,宁愿继续做鬼。于是,那位妇人跳水三次,都被水鬼推回岸边。妇人觉得奇怪,毅然改变了主意,重回家园。 此事被河神知道后,上奏海龙王。龙王认为水鬼这样做,已改恶从善,特上奏玉帝封为社官(土地神)。 P13-14 序言 客家艺韵,望族家声,中原风雅,南国飘香。 捧读宏海、小华编撰的《客家艺韵》的书稿,萦绕在我脑中的就是上面这几句话,在我耳边响起的是嘹亮的客家山歌,还有客都梅州学子朗朗的书声。那是20年前,我们中山大学办了个中文刊授中心,在嘉应师专(现嘉应大学)开设辅导班,学子们踊跃好学的情景使我终生难忘。有一次,我去上课,100多人的教室挤得满满的,找不到座位的同学站着听完两堂课,课后又主动带我到公园去听山歌。在教室还有些腼腆的学生哥,一到那里便放声高唱起来:“噢嗨……山歌溜呀溜等来”,立即引来了一位女士清朗的回声。不相识的男女,就这样以歌为媒,对将起来。这书声、歌声,一下子把我带进了客家世界——这便是客都梅州了。 在片刻的回忆中,我翻阅着书稿的目录: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到民间游艺、说唱、戏剧、舞蹈、信仰,应有尽有,许多熟悉的细录一一跳进眼帘:田伯公的来历,泮坑公王保外乡,罗隐的传说,宋湘的故事,歌仙刘三妹,尖尾剪对歌,机智人物李文古、廖昆玉,竹板歌,花朝戏,大埔乌龙,花环龙,九狮拜象,石城罗汉灯,建宁傩舞……犹如一幅幅客家风情画闪亮而过,耳边似乎响起了旁白般的声音:这《客家艺韵》,望族家声,中原风雅,南国飘香。 客家人素以艰苦创业著称,以客家山歌闻名。四度大迁徙的经历,铸造了他们刻苦耐劳、开拓创新的性格,大埔的乌龙灯正表现了他们这种猛龙过江、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猛龙岂只过江,还要漂洋过海,如今客籍华侨遍及五湖四海,前年春节期间深圳举办“大盆菜”恳亲会,一下子来了6万人,可见客家族群的凝聚力与赤子之心。赤子情系故土,故乡的亲人亦保佑他们平安,这便产生了“泮坑公王保 ‘外乡”神话的变异。此中的“外乡”原是指泮坑的“外村”(梅县泮坑原有“内村”与“外村”之分),认为公王只保佑外乡人,因而疏于礼拜。如今人们将此观念扩展至家乡以外的一切地域。由于梅县旅居在外的人特别多,人们希望公王能保佑他们。笔者十多年前亦曾与当地民众一起前往拜祭,信众的理念是希望公王能保佑他们在外乡工作和生活的亲人。客家山歌中还留有不少“过番歌”,使得客家山歌不但“条条山歌有妹名”(情歌特别多),“过番歌”亦很有特色。你听: 一心种竹望上天,谁知紧大尾紧弯。一心同妹望偕老,无奈家贫去过番。 阿哥出门去过番,洋船等到粤海关。妹子有话当面讲,下番搭信过艰难。 恩爱夫妻共一床,半夜辞别去南洋。五更分手情难舍,目汁双双泪两行。 阿哥过番就离家,丢开妻子一枝花。灯草跌落涌水角,这条心事放唔下。 无奈的困境,扯不断他们难分难舍的亲情,于是又有许多“十八相送”的情景: 妹送亲哥到汕头,一看大海妹心愁。大海茫茫有止境,妹想亲哥无尽头。 妹送亲哥上火船,汽笛一响割心肝。下番系有水客转,搭银搭信报平安。 无限的相思,五更的叹情,更是催人泪下。早知如此,真是“啜粥汤”也不能让他“过番”啊! 阿哥走撇妹痛肠,三餐茶饭唔晓尝。紧食烧茶肚紧渴,紧想心肝夜紧长。 五更鼓打天大光,送郎走撇割心肠。旱知今日孤独苦,甘愿双双啜粥汤。 丈夫过番的孤灯长夜,加上等郎妹的痛苦煎熬:“三岁老公鬼钉筋,睡目唔知哪头眠。夜夜爱■兜屎尿,白白害■一生人。”那滋味真不好受,比三纲五常禁锢得还要凄惨,这把软刀子,也把不少客家妹子逼上礼纲不到的山野,去直抒胸臆,呼发她们直白的心声: 南风唔当北风凉,亲夫唔当夜来郎,夜来郎子有话讲,亲夫一觉到天光。 龙眼花开千百枝,唔当牡丹开一枝,枕上夫妻千百夜,唔当心肝嬲一时。 这些过去被人视为“偷情”的歌曲,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客家妇女的生活;客籍学者罗香林先生从礼教、宗法、地理、阶级四个方面分析原因,赞扬这一片“连情”的呼声,直破礼教的网罗而出。而从客家女性在客家民俗中所占的地位来看,客家山歌中之所以情歌居多,也与她们的生活与才智相关。根据客籍学者、华南师大著名教授廖子东先生的考究,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收录的19首山歌,全部出自女性之口。事实也是这样,客家山歌中,唱得最为情真意切的还是女性之歌: 一树杨梅半树红,哥系男人胆爱雄。交情爱哥先开口,女人开口面会红。 哥在那边妹这边,隔河两岸样得前。丝线架桥浮水面,你系敢过我敢连。 山歌爱唱情爱交,真心连妹唔使桥。灯草搭排你敢过,妹送金簪做桨摇。 火筛筛火簸箕裁,问哥爱姐呀爱■?阿姐梳得髻尾好,挑花绣朵唔当■。 那纯真的情怀、贴切的比喻,句句与客家风情相关,不在黄遵宪19首“买梨莫买蜂咬梨”之下吧!周作人认为,“这是优美的情诗的根苗,从中可窥测中国民众的性心理”。这样的歌谣,本“艺韵”中瞩目皆是,你看: 火烈唔怕生鲁箕,连哥唔怕爷娘知。湖鳅拿来煮豆腐,等得人知早熟哩。 高山流水响嗬嗬,连哥连到出谣歌。他人爱讲尽他讲,两人恋到无奈何。 过了一坡又一坡,风吹竹子尾拖拖。竹子低头饮露水,阿妹低头等情哥。 月牙弯弯朦朦光,坐在半山等情郎。风吹竹叶披披动,一阵欢喜一阵慌。 集中选录之精当,亦可见客家风姿之多彩与“客家艺韵”的关系。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就是罗隐秀才。关于罗隐抽仙骨、罗隐开金口的故事,各地都不少,而梅县罗隐的故事那么深入人心,这与罗隐曾经和刘三妹对过歌有关。传说有一天,罗隐到了松口镇,刘三妹同一群姐妹正在河边洗衣服。罗隐载着几箩歌书来找她对歌,船还没靠岸,便向姑娘们打听刘三妹在哪里。三妹一听,心里暗笑,便反问道:“先生,你找刘三妹做什么?”罗隐答道:“找她对山歌。”三妹又问:“你有多少山歌,敢同她对驳?”罗隐指着船舱唱道:“讲唱山歌■就多,船上载来七八箩,拿出一箩同你唱,唱到明年割番禾。”三妹一听,随口答道:“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先生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装来?!”罗隐翻了半天歌书,无言以对,只好调转船头,溜之大吉。原来三妹是梅县松口人,客家话“松口”与“从口”同音,于是,“自古山歌从(松)口出”便成了山歌的名句,刘三妹和罗隐对歌的事也就传开了。梅县成了山歌之乡,客家山歌成了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客家人爱唱歌,确是到了“一日三餐歌送饭”的地步,人们上山打柴,下地犁田,谈情说爱,甚至开会发言,都用山歌。每逢元宵或中秋佳节,各县、镇都有山歌赛事,五华县还有个五年一度的“山歌醮”,1984年梅州市人民政府还把每年中秋定为山歌节。一册《客家艺韵》,从故事传说歌谣到民间游艺,都围绕这一中心,主线突出,色彩鲜明。集中所录山歌,风格迥然于广东其他民歌,以其纯朴自然、联想特异、比喻贴切、双关巧妙著称,从中不难看出它在手法上对传统诗歌赋、比、兴的继承与发扬,体昧到中原诗风的光大。我们常说,岭南文化根在中原,客家民俗文化是最好的体现。这也正是我开头几句话思绪的来源。 此书不算厚重,却能让我们窥一斑以观全豹,从中领略客家艺韵的要义,是可足矣!权当序。 2005.12.18 后记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世界客都——梅州,是闻名遐迩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部署,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品牌、建设山区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2003年底,梅州市委宣传部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决定编纂出版一套客家文化普及丛书,并列为市委宣传部创新客家文化“五个一”重点工程之一,以着力挖掘、整合、创新客家文化,让世人更好地了解客家历史与现实,让广大客家人继承和发扬客家精神。适逢2004年初,梅州市委、市政府聘请一批梅州籍的专家学者为“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在举行受聘仪式期间,首批应聘“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的两位乡贤——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同志和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同志提出建议:联合梅州、广州、深圳三地的研究力量,共同编纂一套客家文化普及丛书,着眼于大客家,立足于客都梅州,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透析客家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梅州”特色品牌。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框架下,我们不谋而合。我把这个建议向市委书记刘日知同志作了汇报,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并将其列入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并委托我具体组织实施。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经常奔走于广州、深圳之间,多次召开穗、深、梅三地学者及有关人士座谈会,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文联、嘉应学院的主要领导共同商榷,形成共识。设立了由广州、深圳、梅州三地代表共同组成的“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以下简称“书系”)编纂委员会,延揽一批知名客家研究专家为书系作者,负责书系的编纂工作,并邀请有关领导担任顾问。同时,在市委宣传部设立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书系编纂出版的联络协调等工作。 经过反复酝酿与讨论,我们确定编纂书系的宗旨是:“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大省、打造世界客都”。同时,确立书系着眼于大客家,凸现梅州客都地位,全面体现权威性、科学性与系统性。书系包括《客家新探》《客家方言》《客家围屋》《客家艺韵》《客家民俗》《客家之子》《客家诗文》《客都梅州》八部书。 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本土文化的滋润。客家人是来自中原的一个大迁徙的民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垦拓,业已凝结成薪火相传的客家精神。编纂此套书系,整理客家民系的历史文脉,唤起“共同的历史记忆”,不仅有助于振兴中华文化,丰富岭南文粹,弘扬民族精神,还有利于搭建起世界各地客家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建设文化大省,需要学术文化的支撑。当代广东,在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之中,全方位系统整理研究本民系的学术专著尚属新的探索。编纂这套书系,整合广州、梅州、深圳三地客家研究的科研力量,首开省内跨地区学术界联合之先河,不仅有助于加强客家文化研究,形成学术研讨合力,还为广东文化大省的大厦添增一块坚实的基石。 打造世界客都,需要特色品牌的彰显。梅州是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大本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郭沫若先生曾给予“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赞誉。通过编纂这套书系,立足梅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揭示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弘扬客家民系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当代客家人的崭新风貌,从而树立梅州“文化之乡"的良好形象,不仅为寻根、旅游与文化交流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还为“世界客都”打造特色名片,为“文化梅州”增光添彩。 编纂出版这套书系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刘日知同志多次与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为书系的编纂出版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华南理工大学十分重视和支持本套书系的编纂出版工作,把这套书系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客家研究文丛》的出版规划。校长李元元教授为编纂出版书系的目标、框架、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学校出版社和客家研究所要与合作单位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全力打造精品。深圳市文联、嘉应学院为书系的编纂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欣然为书系题写书名,一些海内外知名学者热情为有关书稿撰写序文。书系编纂之前和脱稿后,市委宣传部专门召集梅州市文化界专家征求意见,并作修改补充。梅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广东卷烟总厂梅州卷烟厂等单位也为编纂出版书系给予支持。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和三明市的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客联会等部门和单位,以及梅州市剑英图书馆、梅州市摄影家协会等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广局,积极协助调研工作,并提供有关资料和照片。许多梅州籍海内外文化专业人士、专家学者满腔热情地为书系的编写提供意见和建议,提供文物资料、史料和线索。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这套厚重的书系奉献给广大读者。在此,我代表书系编委会对所有为书系编纂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付出辛劳的同志,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系无论在知识涵盖还是编纂经验方面都与广大读者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05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