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王蒙喜欢语言和文字。在写作时,他是聪明的,丰富的、执着的、豁达的……所以他写!就让他散文的翅膀载着他的文字体验向您飞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蒙散文(学生版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一夫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王蒙喜欢语言和文字。在写作时,他是聪明的,丰富的、执着的、豁达的……所以他写!就让他散文的翅膀载着他的文字体验向您飞去。 内容推荐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夺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姜、励志、成长、成功,等多十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 目录 国庆的礼花 清明的心弦 赞美绿叶 雨 海 海的颜色 湖 船 三峡 落叶 树 无花果 在声音的世界里 行板如歌 往日情歌 新疆的歌 故乡行——重访巴彦岱 四月的泥泞 在公路上 苏州赋 天街夜吼 墨西哥一瞥 安憩的家园 晚钟剑桥 在贝多芬故居 风格伦敦 塔什干晨雨 苏丽珂 别衣阿华 遥远啊,遥远 我和图书馆 在小绒线胡同 搬家 诸神下界 想念玩具 我爱喝稀粥 吃的五要素 羊拐 猫话 梅花朵朵绕梁来 华老师,你在哪儿 与诗琳通公主会见 周扬的目光 想念冰心 夏衍的魅力 王昆不老 兰气息,玉精神 写作的快乐 我喜欢幽默 我的处世哲学 只言片语 诫贤侄 逍遥 成功的路 文学与地理 风格散记 躲避崇高 调门与选择 人文精神问题偶感 华文创作的魅力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 说不尽的话题——奇书《红楼梦》 试读章节 在建国初期,也许可以说那时是我们共和国的童年吧,节日的游行、阅兵和焰火晚会曾经怎样地激荡着人们的心!一进入九月份,国庆的准备工作已经使许多年轻人睡不着觉了,应该抬着怎样的图表和模型去向祖国汇报呢?应该穿哪一件毛衣、哪一条裙子来表达我们新中国的新一代的幸福和欢欣呢?要走什么样的步子,做什么样的动作,摆什么样的姿势让毛主席来检阅我们的精神面貌呢?一想起这些,我们简直兴奋得喘不过气来。 我们本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本来是“东亚病夫”,本来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本来是男人的长辫、女人的小脚、搓麻将的官员和抽鸦片的兵将……我们充满了悲愤,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去“向着法西斯蒂开火”,去迎接黎明。多少先人望枯了双眼,多少烈士梦断了魂魄,终于,一九四九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摧枯拉朽的进军中、在秧歌和腰鼓声中到来了。中国的上空,从此永远是“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到处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到处是和时间赛跑的工农,到处是最可爱的人……而且有游行,在一盘散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废墟上,巨人般的新中国已经神速地挺起了腰,看天安门前吧,鲜花、红旗、气球、和平鸽、笑脸。“毛主席万岁!”一个口号表达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亿万中国人民衷心喊出来的正是这样一个口号。年富力强的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向着人民招手。“人民万岁!”毛主席呼道。这样的景象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和可能有过的吗?还有阅兵,喷气式飞机、火箭炮和坦克,海、陆、空三军,那时候,甚至连坦克排出的瓦斯吸到肺里似乎也是香甜的,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强大武装、自己的装甲部队啊!入夜,探照灯的光柱交织在首都的上空,缤纷绚烂的礼花在我们的头顶上绽放,高音喇叭里播送着各民族的舞曲。也许,这些舞曲里最令人难忘的是新疆的迎春舞曲吧?多多多多拉多拉,咳,我们尽情地跳跃在五星红旗下面……太阳一出来,赶走那寒冷和黑暗!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用来运送参加晚会的人。快一点去,快一点站在圈子里,和你周围的男男女女拉起手来吧,我们是亲人,是同志,有共同的欢乐和信念。 记得有几次逢上了大雨,人们不带任何雨具,照样参加游行,照样参加晚会,照样从傍晚跳到深夜,从深夜跳到天明。 是的,自然界的风和雨扑不灭我们的欢乐和信念,社会的风风雨雨同样也扑不灭我们的欢乐与信念。虽然在往后的年代里,在我们可爱的国家里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惊愕、令人大惑不解以至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虽然至今我们也许仍然有不少的牢骚和“气”,但是,当我们回忆起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希望和忠诚,当我们回忆起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荣而艰巨的路程,当我们回忆起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在我们的共和国年轻的时候,那盛大的游行和舞会、那阅兵和焰火,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生逢其时而觉得骄傲和幸福吗?我们难道不坚信乌云终将散去吗? 许多的日子过去了,我们赢得了艰苦的斗争,也赢得了光辉的胜利,我们的国家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成熟多了。我们失去的是孩子气,我们保持着、锤炼着、发展着的是始终不渝的热情、信念和忠诚。经过浩劫,我们的祖国又屹立在东方,并且开始迈出更加坚实和巨大的步伐。为适应新的情况,在国庆节我们采取了更广泛、更多样、更有效也更经济的庆祝方式,大规模的游行、晚会,也许今后不会再搞了。但是,当年的节日的礼花,仍然在我们的心头闪耀着,永远闪耀着。 1979年 简析 这篇随感类散文以“国庆节”为由头侃侃而谈,穿插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参加国庆游行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和作为新中国主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P1-2 序言 王蒙,1934年出生于北京。中学时代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京市做共青团工作。1956年遭到批判,被划为“右派”,发配到京郊劳动改造。1963年调到新疆作,劳动锻炼长达7年之久。1978年调回北京市作家协会工作,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丰,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从这份短短的人生简历中,我们不难看到,王蒙的个人命运同共和国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曾经用“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来概括自己的人生命运。然而尽管人生坎坷,命运多变,但“对于青春,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信念,革命的原则与理想,我仍然忠贞不渝,一往情深”。正是凭借着这份热情和执着,从他1948年14岁写《春天的心》,他的散文经历了近60年。在这个跨度里,王蒙恪守着他的人格和信念底线。从歌颂春天,歌颂光明的赤子般的清纯,到正视现实的严峻,再到历尽沧桑的混沌,目睹荒诞的反讽与戏谑,他调动和启用了抒情诗、顺口溜、政论文、大俗话以及学生腔等多种手段,其中都内聚着坚忍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文学所投注的关爱和热情,王蒙的散文创作臻于尽善尽美。 这本《王蒙散文》是从他的大量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题材十分广泛,关于出访,关于还乡,或者回忆故旧,或者自我写照,还有人生哲学的阐发,无所不包。细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感受王蒙深厚的文学功底,优雅深邃的情思,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作者宽容大度的人生境界和激情澎湃的文学精神。 王蒙的人生经历充满着跌宕起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相当多的事情上,都会显得“身不由己”。然而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也是明朗澄澈的。这种坦然与光明,是一种超越,一种人生境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历尽至少是遭受一切坎坷而后艰难的踏实;是对于一切人生苦难的承受与面对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责任一切使命一切批评和奋斗视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1979年,他写《国庆的礼花》:“社会的风风雨雨同样也扑不灭我们的欢乐与信念,虽然在往后的年代里,在我们可爱的国家里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惊愕令人大感不解以至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虽然至今我们也许仍然有不少的牢骚和‘气’,但是,当我们回忆起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希望和忠诚,当我们回忆起中国人民已经走过了多少光荣和艰巨的路程……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生逢其时而觉得骄傲和幸福吗?”这样的基调与坦率,正是王蒙所特有的一种百折不改的进取精神,是一种平和中正的健康心态,一种以德抱怨的行为准则,也是胸襟宽广,性格强忍者的生命光泽。 因为具有明朗的个性,豁达的气度,理性的智慧,所以在他的许多抒情和游记散文里,都可以体察到作者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清纯的弦,清纯的心。读散文《在声音的世界里》令人浮想联翩,对音乐与人生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忽然有了许多新的领悟和认识。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音乐的独特感受,把音乐与人生这一难题写得透彻、深切,意蕴深远,耐人寻味。《清明的心弦》中,作者同样以平静的心态展示了初冬的静谧与甜蜜,悠然与洒脱,明澈淡远的意境用朴素的笔法,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出来,以告慰那些正在紧迫生活的人们,充分显示了一种平淡悠远的心境。这种别致的心境在晚钟敲响时的剑桥河边,转化为净化心灵和精神的渴望。因为爱丁堡古城的森严朴拙所显示出历史特有的从容与庄严,令作者不仅慨叹时间的悠久,过往的无迹。作者渴望在塔什干凌晨难得的宁静与沉默里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使他能够忍受和克服一切艰难、不义和悲哀,犹如那些在墓地里安憩的灵魂。 王蒙这种明朗的写作旨意,在重返新疆的系列散文中同样令人感动。他真诚地诉说自己经受“春天的洗礼”的幸福感。他说:“在新疆的十六年,我充满了欢乐、光明、幸福而又新鲜有趣的体验”。在这些散文里,作者不无“衣锦还乡”之感:“巴彦岱的农民弟兄们,你们终于安定了,轻松了,明显地富裕起来了……不管有过多少挫折和失望,我们生活的洪流正像伊犁河水一样地滚滚向前!我又来了。我又来到了这块美好的、边远的、亲切的和热气腾腾的土地上……”王蒙以他独有的个性和智慧表达了对于第二故乡的依恋、思念和呼唤。 在一些怀旧的散文里,王蒙依然不改他的坦率与真诚,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书写记忆中的经历和故事。其中,《周扬的目光》回忆了作者与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周扬的一些交往,记录了曾经拥有‘文艺权力”的重量级人物周扬的个性特点,欣赏其作为“大人物”的气度。《我心中的丁玲》,不为长者讳,不为尊者讳,写出了丁玲鲜为人知的一面,体察和同情丁玲所受过的委屈,使我们看到了一位性格率直,人生优点和缺点并存的女作家形象。 王蒙曲折的人生阅历使他看待问题,对待事情往往一针见血,关于人生哲学的阐发也令人暗自拍案,心悦诚服。王蒙的随笔中具有学者化特征,说理极其严密,机智和幽默有更广泛的渗透。《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以鲁迅“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引出论点,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的客观原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论证严密,极具说服力,足以见识王蒙的说理功底。《逍遥》是篇人生哲学小品,王蒙公开宣扬老庄哲学,把逍遥视作一种“审美的生活态度”,一种“全方位的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开阔感,自由感,超越感”。这里又回到了王蒙所持守的人生境界。这种品格和心绪,可以说是王蒙理性与智慧的写作精神,又是一种充满建设意义的文学精神。 王蒙的人生神往是大海。大海的特点是它的变化无穷、宽广无际。因而,在散文创作中,王蒙不断地以敏感、激情、排比美和抒情性打动读者。在多侧面,多色调,多体式的不断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而多样的风格。 作为一个具有诗性思维的散文家,王蒙以一个坚韧、大度的诗人的感觉、眼光、气质与情怀来创作散文,使文章更重感觉,重体验,洒脱,沉郁,豁达而奔腾,“流露着作者更多的真实情感”。无论什么题材,消闲、游记,还是文学的阐释或古典文学论文,王蒙都能将其诗化,在音乐旋律的表达中,把体验提升为经验与独见。如描写文学风格的《逍遥》、《风格散记》,游记散文《风格伦敦》、《行板如歌》、《墨西哥一瞥》等,常有诗性化的学者型发现,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又如一股奔流的山泉,意蕴深远,且不乏机智与幽默。在王蒙看来,“一个没有幽默的国家是难以存活的,就像一个没有幽默的人难以存活一榉’,过于冷静的叙述,“要求什么部那么全面,什么都那么健康,个个都明哲得参透万象,也就没了文学,没了精神世界的搏斗和发展了”。 王蒙曾说:“技巧也是一种文化,没有文化最多只能有类似手工艺的技巧。现代文学技巧时时受到科学知识的冲击和充实,只有充分吸收和运用最先进的文化积累,才能创造出真正高水平的技巧,才不满足于江湖术士式的雕虫小技。”因而,其散文创作在炼字、用词、造句、谋篇和修辞艺术上大花力气。尤其是他散文中的排比之频、变化之多、运用之妙,独具格调。如《苏州赋》用连发式的句子中,描写苏州的美,“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通篇在频频快节奏中运行,文气通畅,文势迅急,读来朗朗上口。 静心阅读与欣赏王蒙的散文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体验。在王蒙真诚、明朗、超然的感召下,依稀可以感受到他深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的感伤和久经沧海的凝重,而滋润这种智慧和明朗的,是他知识的渊博,他的精神天地的博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