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走向新课程丛书
分类
作者 傅建明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要求教师和校长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与职责,并养成相应的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和校长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才能完成角色转换?这些问题都是实践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亟待明确的。本书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回答,相信将会促进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与校长的课程意识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具有指导意义。本书是作者参与研究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本项目由华东师大崔充漷教授主持,作者是该项目组的核心成员)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目前全国第一本系统地研究教师、校长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关系的著作。

目录

引言挑战还是机遇?

一校本课程开发:源与起

(一)新课程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二)施瓦布与斯腾豪斯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与要义

(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

(二)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三)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四)过程而非结果

(五)学生个性的养成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学校特色的形成

三校本课程开发:挑战与机遇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二)面临的挑战

(三)现实的机遇

第一章 从“怎么教”到“教什么”: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与课程

(一)教师与课程:历史学考察

(二)教师与课程:课程学考察

(三)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价值

二教师的角色

(一)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二)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三)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

(四)从“施教者”到“引导者”

(五)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第二章 从一元到多元: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教师素质:一种观点

(一)教学素质

(二)个性和经验

(三)操作模式

二教育观念

(一)价值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知识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三)师生观:苏步青效应

三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

(一)课程意识的缺失

(二)课程意识

(三)课程观念

四课程知识与课程能力

(一)课程知识

(二)课程能力

五行动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一)行动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行动研究:定义与类型

(三)行动研究::程序与功能

六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

(一)参与意识:

(二)合作精神

第三罩从理想到现实:教师发展的策略

一教师发展:影响因素

(一)“专业”的限定

(二)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

二教师发展:内容与阶段

(一)教师发展的—般内容

(二)教师的成长阶段

三教师发展:方法与策略

(一)自我规划

(二)校本培训

(三)同僚教练

(四),个别指导模式

(五)观察与评估模式

(六)实践模式

(七)临床视导

(八)反思性实践

(九)参与研究

第四章 内联外合:教师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一)政策与制度层面

(二)技术与措施层面

二学府与科研机构的贡献

(一)理论与技术支持

(二)信息支持

三学校内部的支持

 (一)赋权给教师

 (二)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制

 (三)营造一种有利于参与、沟通、合作的校

园文化

(四)校本教师培训

第五章 从管理到经营:校长的角色

一学校环境的分析者

(一)学校环境分析的价值

(二)斯基尔贝克的分析框架

(三)学校环境分析:一个参考框架

(四)学校环境分析技术

二学校教育哲学的确定者

(一)学校教育哲学的内涵

(二)学校教育哲学的基础

(三)学校教育哲学的制定规则

三教师教育者

(一)背景与问题

(二)具体内容

(三)工作策略

四教学领导者

(一)教学与学校教育哲学

(二)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基于观察的教学评价

五“安全的共同对话空间”的建立者

(一)沟通与课程发展

(二)“安全的共同对话空间”:形式与内容

(三)支持性策略

六课程资源的协调者

(一)课程资源的类别

(二)校内课程资源的协调

(三)校外课程资源的协调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者

(一)校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者

(二)决策:一个开放的过程

(三)课程决策结构: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与指导者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者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者

(一)档案式管理

(二)成果展示

(三)网络管理

第六章 从管理到经营:校长的职责与素质

一校长的职责

(一)澳大利亚对校长职责的规定

(二)校长的职责: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校长的素质

(一)观念领域

(二)知识领域

(三)能力领域

(四)心理领域

附录

附录1 发问技巧表

附录2 增进学生参与发问与回答表

附录3 教师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框架

附录4 教师发展评估量表

附录5 基于校长形象的培训计划

附录6 哈佛校长活动中心

后记

本书参考书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