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战风云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肖石忠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军政要人的传记著作,选收了115位著名人物和4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全景式地展现了亚洲与太平洋战场、北非与地中海战场、欧洲战场的血火搏杀。通过对人物经历的生动描述,考察了人物所受教育(特别是军校教育)对人物成长的影响,着重反映了人物(无论是名垂青史的英豪还是恶名昭彰的枭雄)在战争中的活动、决断、作风与性格特征、组织领导与指挥艺术,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上,凸现了人物叱咤风云的才略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部书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同时,还焕发着照彻历史烽烟的人文光芒。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军政要人的传记著作,选收了115位著名人物和4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全景式地展现了亚洲与太平洋战场、北非与地中海战场、欧洲战场的血火搏杀。通过对人物经历的生动描述,考察了人物所受教育(特别是军校教育)对人物成长的影响,着重反映了人物(无论是名垂青史的英豪还是恶名昭彰的枭雄)在战争中的活动、决断、作风与性格特征、组织领导与指挥艺术,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上,凸现了人物叱咤风云的才略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部书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同时,还焕发着照彻历史烽烟的人文光芒。

目录

(根据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阿诺德空军五星上将/7

文登/5

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9

奥金莱克元帅/77

巴顿上将/22

白崇禧上将/29

板垣征四郎大将/33

保卢斯元帅/37

贝当元帅/42

博克元帅/46

布莱德雷五星上将/57

布劳希奇元帅/58

布琼尼元帅/62

陈诚上将/67

陈纳德空军中将/72

陈毅元帅/77

戴高乐将军/82

道丁空军上将/88

邓尼茨海军元帅/92

邓小平 /97

东条英机大将/7D2

杜聿明中将/107

伏罗希洛夫元帅/110

冈村宁次大将/114

戈林帝国元帅/117

戈培尔|123

格罗夫斯中将/729

古德里安上将/735

关向应将军/140

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144

哈里斯空军元帅/149

何应钦上将/753

赫斯/159

贺龙元帅/166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171

霍普金斯/176

吉斯林|180

蒋介石/184

金海军五星上将/191

近卫文唐/195

凯塞林空军元帅/200

凯特尔元帅/204

科涅夫元帅/2O8

克拉克上将/215

克卢格元帅/221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225

赖伐尔/229

里宾特洛甫|232

李宗仁上将/236

林彪元帅/241

刘伯承元帅/245

刘少奇/250

隆美尔元帅/254

伦德斯泰特元帅/259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264

罗荣桓元帅 /269

罗糯福/273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280

马歇尔五星上将/284

麦克阿瑟五星上将/291

曼斯坦因元帅/297

毛泽东/303

梅津关治郎大将/310

蒙巴顿海军元帅/315

蒙哥马利元帅/319

莫德尔元帅/327

莫洛托夫/ 331

墨索里尼/335

穆兰/342

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348

聂荣臻元帅/357

诺维科夫空军主帅/357

彭德怀元帅 /361

彭雪枫将军/366

齐亚诺/371

丘吉尔/375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382

杉山元元帅/388

山下奉文大将/392

施佩尔/396

史迪威上将/401

斯大林大元帅 /407

斯利姆元帅/414

斯帕茨空军上将/418

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422

松井石根大将/428

特德空军元帅/432

铁木辛哥元帅/435

铁托元帅/440

土肥原贤二大将/445

瓦杜丁大将/449

汪精卫/453

王稼样/457

韦维尔元帅/462

卫立煌上将/468

希姆莱|473

希特勒|478

项英将军/486

徐向前元帅/491

薛岳上将/495

亚历山大元帅/500

杨虎城上将/5D5

杨靖宇将军/5D9

叶剑英元帅/513

叶挺将军/517

裕仁/521

张伯伦/526

张自忠上将/537

张学良上将/536

周恩来/541

朱安元帅/547

朱德元帅/557

朱可夫元帅/556

佐尔格/565

左权将军/570

后记/574

试读章节

戴高乐将军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 乐(Charles Andre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法国军人、作 家、著名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的创建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自 由法国运动”的领袖。1959年至1969 年为共和国总统。

1890年1 1月22日,戴高乐出生 于法国北方里尔市一个世代殷实的市 民和下层贵族家庭。笃信天主教但思 想又比较开明的家庭氛围铸就了戴高 乐的性格。少年时期的戴高乐就坚信 不疑报效祖国的最好途径就是成为一 名出色的军人。在他14岁的时候,戴 高乐就郑重其事地对家人说:“我打定 主意了,我准备考圣西尔,我要当个 军人。”

1909年8月,戴高乐考进圣西尔军校,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以维克托.雨果 的“风格简洁,思想精确,遇事果断”作为座右铭,性格却多少有些落落寡合,冷淡 孤傲。1912年10月,戴高乐从圣西尔毕业,以少尉军衔服务于贝当麾下。1913年10 月,戴高乐晋升中尉。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凡尔登作战,三度负伤,三次在战 报中受到表彰。1916年3月,他因大腿被子弹击中而被俘,在俘虏营中被囚禁了将近 3年。其间曾数次逃跑,均未成功。1918年11月11日,停战使他重获自由。1919年 5月,戴高乐作为法国志愿人员赴波兰参与对俄国红军的作战。1921年4月,戴高乐 与伊冯娜·旺德鲁成婚。

1921年10月,戴高乐调圣西尔军校任战争史讲师。1922年至1924.年,入法国军 事学院深造,倾向于快速机动的运动战思想。毕业后赴总参谋部运输供给局任职。 1925年10月,法国陆军总监贝当元帅委任他为参谋。1927年至1929年,戴高乐在莱 茵区的驻防部队任少校。1929年底至1931年底,戴高乐在中东服役两年。此后晋升 中校,在国防委员会担任秘书达四年之久。

戴高乐一直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30年代法国政局动荡不安,世界战争的威胁 日益增长。戴高乐与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努力唤起法国公众舆论的警惕,竭力主张建 立~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配备坦克、飞机和机械牵引的新型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的 机械化部队,以抵御可能来自莱茵河彼岸的进攻。1934年5月,戴高乐出版《建立职 业军》一书。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之际,戴高乐主张法国“应该迅猛而突然地采取 行动”。1937年底,戴高乐晋升上校,担任驻梅斯的第507坦克团团长,“他大搞坦克 战和快速出击演习,并终于有机会在实际中去检验他的理论”。1938年,戴高乐出版 《法国及其军队》。1939年11月初,戴高乐上书总参谋部,阐述他建立机械化部队的 主张。1940年1月,戴高乐又写成备忘录“机械化部队的产生”。戴高乐提出:“任何 守军如果只局限于使用旧式武装进行静止防御,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使用机械化部 队对付机械化部队,……用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部队进行反击……(才)是现代防御 战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侵入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11日,戴高乐受命指 挥第4装甲师在拉昂、阿布维尔一带进行阻击。17日,戴高乐调集3个坦克营投入战 斗,打死德军数百名,俘虏130名。25日,晋升为准将。27日,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 在1个步兵师的增援下,在10英里宽的战线上对阿布维尔展开激烈进攻,迫使敌军后 退大约9公里,俘虏500 人,并缴获大量战利品。6 月初,雷诺总理任命戴高 乐为国防部副部长。上任 伊始,戴高乐立即飞往伦 敦,向英国丘吉尔政府陈 述雷诺政府的“抗战决 心”,为谋求英法的“永久 联盟”作努力。但法国政 府中的失败主义情绪使戴 高乐孤掌难鸣。6月14日, 巴黎沦陷。6月16日,雷戴高乐在伦敦向法国人民发表六一八抵抗演说 诺辞职,贝当组阁,法国停战求和。在国内继续作战无望的情况下,戴高乐毅然于17 日飞往英国。6月18日,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向法国人民发表首次广播演 说,宣称“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决不会熄灭”。这 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标志着法国抵抗运动的新开端,戴高乐率先举起了维护法兰 西民族独立、抗击法西斯德国的旗帜。从那以后,特别是在法国,戴高乐一直被称为 “六一八英雄”。

6月22日,法德停战协定签字。戴高乐立即在伦敦发表广播声明,正式宣布发起 “自由法国运动”,发誓要“把自由还给世界,把荣誉归还祖国”。戴高乐加紧为自己建 立一支战斗队伍。当时,戴高乐惟一的资本就是正义、意志和品格。在6月18日的呼 吁广播以后的一星期之内,也只有几百人集合到“自由法国”的洛林双十字旗帜之下。 但由于他的坚韧毅力和才干,到1940年7月下旬,首批自由法国的飞行员就参加了对 鲁尔区的轰炸;到7月底,大约’7000名愿拿起武器为戴高乐和自由法国战斗的人们编 成1个师。8月7日,丘吉尔一戴高乐协议达成,英国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武装力 量的最高统帅。9月,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成立。10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帝国 防务委员会成立,行使政府职权,宣布“要把战争一直打到解放为止”。11月,自由 法国武装力量扩展到3万多人。1941年1月,自由法国开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报。

序言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既说明将帅或指挥人员对于军队建设和作战指 挥的重要,也可理解为将帅或指挥人员的培养和成长的不易。

学习与研究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传记,不失为和平时期加强指挥人员培养乃至军 队建设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军事家与军事理论家,我军和外军,无不重视军 事历史和军事人物传记的价值与作用。亨利·纳米尼认为,“军事历史实际上是真正的 军事院校”。徐向前元帅指出,军事学院开设的战史课应视为一门主课,“我军中高级 指挥员不懂或不精通中外古今典型的各种或各个战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即不可能深入地熟练地掌握战争的规律和知识,对于今后的指挥作战大为不利”。聂荣 臻元帅亦指出,“军事历史是进行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必修课。凡 有志于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人,都应该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和掌握丰富的军事历史知 识,做到博古通今,以便更好地把握今天,驾驭明天”。张震上将指出,“学习军事历 史,要以史为鉴,要从发展来探讨研究过去军事学术,用以加强国防建设,为世界和 平做出新的贡献”。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认为,“军事比其他大多数职业更需要 依靠前人明智的解释作为制定未来方案的参考。军人在和平时期,没有其职业的真正 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训练,所以,他们应当尽量利用军事历史,以保证他们本人和部队 的战备状态,使他们在危急时刻能有效地履行职责。军人把从军事历史分析中得到的 结论应用于当前和未来的情况,从而得出适当的方法、组织和原则”。美国陆军作战纲 要则明确强调,对于指挥人员来说,“经常学习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传记具有不可估量 的价值”。古今中外的著名将帅,无不利益于军事历史与军事人物传记的学习与研究。

军事人物传记是军事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军事历史科学研究中的独特而重要 的题材。历史学界通常将人物传记分为四种类型:科学的人物传记、通俗的人物传记、 纯文学的人物传记和人物传记小说。其中,科学的人物传记最有价值。军事人物传记 是历史真实人物的再现,必须向读者阐明传记人物的所作所为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军事人物传记是分析与评价军事历史事件和军事历史过程的重要材料,这就是军事人 物传记的价值与作用之所在。军事历史主要是记载人类已往的军事活动,不能离开军 事人物去研究军事历史,而人物传记作者正是通过写人物传记的方法来表达对军事人 物及其所处时代的看法。

《二战风云人物》是一部研究和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的传记著作,属于科 学的人物传记类型。本书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战争理论为指导,尊重历史, 总结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教训,为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可读性强而又具有实 用价值的人物传记,为现代国防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本书 从人物传记的角度出发,以浓缩的笔墨全面考察人物的生平经历,注意考察所受教育 (特别是军校教育)和作风性格对人物成长的影响,着重叙述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主要活动、组织领导与指挥艺术的成败得失、政治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关系及其处理、 军事思想或战略战术的发展变化、外交策略及其运用、比较权威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吸收国际与国内学术界的最新科研成果,客观地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壮观历史。本 书既可作为学习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军事人物传记的基础与指南,又可作为富 有可读性的历史知识读物。鉴于我国目前尚无全面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传记著 作出版,本书似可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与普及,起到促 进作用。本书对于加强国防教育和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具有诸多方面的特色。首先,收录人物比较全面,以军事人物为主,兼收与 战争密切相关的政治人物、外交人物和抵抗运动人物,体现出现代战争是军事、政治、 经济、外交等各种力量的综合较量的特点。其次,兼顾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 做到史料丰富、内容翔实,又力求文笔流畅、生动有趣,既可供研究人员参考,又可 供一般读者欣赏。第三,注意避免空泛的议论或评价,而必要的议论或评价则融于客 观叙述之中,令人信服。第四,收录中国抗日战争人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抗日战 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五,注重广泛搜集和利用外文资料,收 录众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重要、影响较大而在我国尚缺乏详尽介绍或研究的外 国人物。第六,收录人物均配有照片,图文并茂,展现名将风采,能给人以直观和深 刻的印象。

必须指出,《二战风云人物》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保证人们成为将军或获得高超的领 导艺术的捷径或教条。但是,我们不妨在此借用美国军事人物传记作家小埃德加·普里 尔的名言:“本书并不自诩拥有军事领导人获得成功的秘诀,但的确包含有获得成功的 答案。”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 张继平

后记

本书的编著工作,是在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张继平教授和武汉大学 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植楠教授的指导下,由肖石忠全面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肖石 忠负责外国人物稿件,徐永汉负责中国人物稿件,褚银和刘新协助工作;肖石忠审阅、 修改、润色全部人物稿件。张继平教授和李植楠教授审阅全部书稿,张继平教授为本 书作序。本书的编著工作,得到王诚汉、姜思毅、袁俊、石侠、莫阳、沈宗洪、王道 平、肖裕声、孟凡俊等首长和领导的关心与鼓励;得到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唐希中 教授、陈必达教授、罗通秀老师、刘华才老师、张民宪老师,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 务办公室刘秀庭主任,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肖育才教授、黄文玲主任,美国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范锡波博士,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秘书长张海 麟教授,人民出版社邓蜀生编审、刘慰宁编辑,以及赵功德、车亚鹏、刘社爱、邓仕 政、王锦侠、姜跃生、胡斌和田梅的支持与帮助。华夏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刘晨 女士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并为此付出大量辛劳。我们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著工作,曾参阅大量中文与外文图书资料并利用其中部分照片资料。我 们谨向有关作者、摄影者、出版机构或出版商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篇幅方面的限制和资料的相对缺乏,有些著名人物未能收入本书,这是本书 主编引为遗憾的事情。由于作者学识水平的限制,本书的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恳请 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将来再版修订与充实。  肖石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