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有生活智慧的人懂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们先作心理的准备,在天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丧志,不灰心;甚至进一步,把这些困难夜为上天的考验,而勇敢地承接下来,作为天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哲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邬昆如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哲学》:有生活智慧的人懂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们先作心理的准备,在天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丧志,不灰心;甚至进一步,把这些困难夜为上天的考验,而勇敢地承接下来,作为天命。 内容推荐 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总会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有时也会问及生命的意义。究竟人生是什么呢?人生哲学有什么用呢? 本书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人生哲学在历史发展部分,作者细数了古今中外的圣贤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指出他们的生命智慧以及生活艺术。在内在含义部分,书中分几个方面探讨人生的意义:人性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人面对着自己的生命时,如何给它定位,又如何给它定位,又如何使自己与生命调整和,而开展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本书的第三部分提出了人生哲学的“当代意义”,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变迁中,如何定位自己,尤其是在诸多的人生观中,在大众传播媒体的杂多混淆中,如何使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但不随波逐流,而且更能自救救人,使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也使人类活得幸福快乐。 目录 绪论…………………………………………………………………………(1) 第一部人生哲学的历史发展 人生哲学的历史发展………………………………………………………(17) 第一篇 中国人生哲学的历史发展………………………………………(20) 第一章先王的人生哲学……………………………………………………(21) 第一节 三皇五帝的历史意义…………………………………………(21) 第二节 服务的人生观…………………………………………………(22) 第三节 勤俭的人生观…………………………………………………(23) 第四节 人生哲学………………………………………………………(24) 第二章春秋时代的人生哲学………………………………………………(25) 第一节 两种人生观……………………………………………………(26) 第二节 老子的人生哲学………………………………………………(27) 第三节 孔子的人生哲学………………………………………………(29) 第三章战国时代的人生哲学………………………………………………(32) 第一节 儒家的人生哲学………………………………………………(32) 第二节 道家的人生哲学………………………………………………(38) 第三节 法家的人生哲学………………………………………………(42) 第四章秦朝的人生哲学……………………………………………………(46) 第一节 霸道的运用……………………………………………………(47) 第二节 “术”的运用…………………………………………………(47) 第三节 长生不老药……………………………………………………(48) 第五章汉代的人生哲学……………………………………………………(50) 第一节 人生哲学的形上基础…………………………………………(52) 第二节 人生哲学的应用原则…………………………………………(53) 第三节 世界主义的开展………………………………………………(54) 第六章魏晋时代的人生哲学………………………………………………(56) 第一节 求仙的人生观…………………………………………………(56) 第二节 竹林七贤………………………………………………………(57) 第三节 守业能力不足…………………………………………………(58) 第七章隋唐时代的人生哲学………………………………………………(60)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人生观……………………………………………(61)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人生观……………………………………………(62) 第八章宋明时代的人生哲学………………………………………………(64) 第一节 宋朝诸子的人生哲学…………………………………………(65) 第二节 明代的人生哲学………………………………………………(69) 第九章清代的人生哲学……………………………………………………(72) 第一节 清代模式的人生哲学…………………………………………(73) 第二节 今文经学家……………………………………………………(74) 第三节 维新思想家……………………………………………………(77) 第十章民国的人生哲学……………………………………………………(79) 第一节 三民主义的人生哲学…………………………………………(79) 第二节 哲学家的人生观………………………………………………(81) 第二篇西方人生哲学的历史发展…………………………………………(84) 第一章希腊的人生哲学……………………………………………………(86) 第一节 商业文化的开展………………………………………………(86) 第二节 法治理念的产生………………………………………………(88) 第二章罗马人的人生哲学…………………………………………………(90) 第一节 纵欲的人生……………………………………………………(91) 第二节 节制的人生……………………………………………………(91) 第三节 怀疑论的人生…………………………………………………(92) 第三章希伯来的人生哲学…………………………………………………(94) 第一节 对人性的了解…………………………………………………(94) 第二节 特殊的天人关系………………………………………………(95) 第三节 时空定点的设计…………………………………………………(96) 第四节 基督宗教的兴起………………………………………………(97) 第四章教父时代的人生哲学………………………………………………(99) 第一节 信与知的融通…………………………………………………(99) 第二节 平等的实践……………………………………………………(100) 第三节 思想体系的建立………………………………………………(102) 第五章中世纪的人生哲学…………………………………………………(105)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兴起和发展………………………………………(106) 第二节 修会与大学……………………………………………………(107) 第三节 人生哲学………………………………………………………(109) 第六章宗教改革时期的人生哲学…………………………………………(111) 第一节 教会与个人……………………………………………………(112) 第二节 神人关系………………………………………………………(113) 第三节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生观………………………………………(114) 第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生哲学…………………………………………(116)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再生………………………………………………(116)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18) 第三节 艺术家的远见…………………………………………………(119) 第四节 哲学家的努力…………………………………………………(120) 第八章启蒙运动时期的人生哲学…………………………………………(122) 第一节 自然宗教的倡导和发展………………………………………(123)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兴起和发展………………………………………(124)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125) 第四节 自由平等博爱…………………………………………………(127) 第五节 浪漫主义的人生观……………………………………………(128) 第九章工业革命时期的人生哲学…………………………………………(130) 第一节 御物的信心……………………………………………………(131) 第二节 追求名利………………………………………………………(132) 第三节 劳资问题………………………………………………………(133) 第十章19世纪后半期的人生哲学…………………………………………(135) 第一节 法国的实证主义………………………………………………(136) 第二节 德国的唯物论…………………………………………………(137) 第三节 进化论的人生哲学……………………………………………(137) 第四节 功利实用的人生哲学…………………………………………(138) 第十一章当代的人生哲学…………………………………………………(140) 第一节 宗教的人生观…………………………………………………(143) 第二节 法治社会的人生观……………………………………………(144) 第三节 哲学思想的人生观……………………………………………(145) 第二部人生哲学的内在含义 人生哲学的内在含义………………………………………………………(151) 第一篇人的结构和人的意义………………………………………………(153) 第一章人的结构问题………………………………………………………(154) 第一节 灵与肉…………………………………………………………(155) 第二节 男与女…………………………………………………………(157) 第三节 感性、知性……………………………………………………(159) 第四节 德性与神秘性…………………………………………………(162) 第二章人的意义问题………………………………………………………(166) 第一节 冲突与调和……………………………………………………(166) 第二节 竞争与互助 …………………………………………………(168) 第三节 施与受…………………………………………………………(170) 第四节 内存与超越……………………………………………………(172) 第二篇人性与际遇…………………………………………………………(176) 第一章人性问题……………………………………………………………(177) 第一节 性善 …………………………………………………………(180) 第二节 性恶……………………………………………………………(182) 第三节 善恶混…………………………………………………………(184) 第四节 无善无恶………………………………………………………(187) 第二章人的际遇问题………………………………………………………(190) 第一节命和使命…………………………………………………………(191) 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193) 第三节 时、命、德……………………………………………………(195) 第四节 福、禄、寿……………………………………………………(198) 第三篇人际关系与人生境界………………………………………………(204) 第一章人际关系问题………………………………………………………(206) 第一节 人与自己………………………………………………………(207) 第二节 人与人…………………………………………………………(210) 第三节 人与物…………………………………………………………(212) 第四节 人与神…………………………………………………………(215) 第二章人生境界问题………………………………………………………(219) 第一节 真………………………………………………………………(220) 第二节 善………………………………………………………………(222) 第三节 美………………………………………………………………(226) 第四节 圣………………………………………………………………(228) 第四篇人生目的……………………………………………………………(231) 第一章人生三大问题………………………………………………………(232) 第一节 生从何来………………………………………………………(233) 第二节 死归何处………………………………………………………(237) 第三节 应做何事………………………………………………………(239) 第二章人生三大祝福………………………………………………………(242) 第一节 个人的完美……………………………………………………(242) 第二节 群体的完美……………………………………………………(244) 第三节 统御万物………………………………………………………(246) 第三部人生哲学的当代意义 人生哲学的当代意义………………………………………………………(251) 第一章环境冲击下的人生…………………………………………………(254)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人生……………………………………………(255) 第二节 教育的困境……………………………………………………(257) 第三节 重新定位宇宙和人生…………………………………………(259) 第二章各种人生观…………………………………………………………(262) 第一节 实证主义的人生观……………………………………………(262)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人生观……………………………………………(265)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人生观……………………………………………(266) 第四节 进化主义的人生观……………………………………………(268) 第五节 共产主义的人生观……………………………………………(270) 第六节 个人主义的人生观……………………………………………(271) 第七节 快乐主义的人生观……………………………………………(272) 第八节 自由主义的人生观……………………………………………(274) 第九节 法律主义的人生观……………………………………………(276) 第十节 良知主义的人生观……………………………………………(278) 第三章正确人生观的设计…………………………………………………(280) 第一节 丰饶心灵的培养………………………………………………(281) 第二节 面对挫折………………………………………………………(283) 第三节 尊重生命——自杀与杀人……………………………………(284) 第四节 遵守信诺——结婚与离婚……………………………………(286) 第五节 勤俭致富——偷、骗、抢、赌………………………………(288) 第六节 幸福的公式……………………………………………………(289) 第七节 快乐三级………………………………………………………(291) 结语…………………………………………………………………………(293) 试读章节 人生来就追求幸福和快乐,在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幸福的公式,而结论却引导我们“少私寡欲”,才是获得幸福的最佳法门。而且,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陪伴着生命的,很多不是幸福和快乐,倒是烦恼和痛苦。因此,在人人都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如何减少烦恼和痛苦,如何增进幸福和快乐,也就成为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生的智慧也就在于:如何在充满烦恼和痛苦的生命中,创造幸福和快乐,为自己,也为自己所关怀的人们。 当然,有人终生不断地追求幸福,刻意地寻找快乐,绝不肯放过任何作乐的机会;可是,说实在的,他们却未必活得快乐,过得幸福。智者总会发现,借酒消愁愁更愁,紧接着快乐而来的,却是痛苦和烦恼。 有生活智慧的人晓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倒是在关怀大众所受的苦难,而设法找出痛苦之源,在源头上消除原因。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们先作心理的准备,在天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丧志,不灰心;甚至进一步,把这些困难作为上天的考验,而勇敢地承接下来,作为天命。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极限:自己聪明才智有限,相貌平凡,家世不显赫,甚至五官不够端正,有残缺,工作环境不是很理想,别人也许还要欺侮他。面对这些命运,他都能够犹如各种天灾一般,毫无怨言地承受;而且,间或积极地去想:这是考验,是在磨炼自己,使自己有上进的机会。 这种不怨天的心中坦然,算是人生的第一级快乐。希伯来民族中的约伯就是这种模范。 天灾是比较容易忍受的,因为在天灾前,人人平等;但是,人祸却比较使人难以忍受。因为,你对别人好,别人却反过来,恩将仇报;你做了好事,别人硬指你沽名钓誉;仇人诬赖你,你还可以忍受,但一旦你最好的朋友也出卖你时,就难以压制自己的情绪了。能够在此时,仍然抱定问心无愧,而显出自己内心光明磊落,头能顶天,脚可立地,而成为君子。这也就在内心升起第二级的快乐。 上面说的快乐第一、二级,都算作是消极地忍受天灾和人祸,虽然避免了烦恼,消除了痛苦,但毕竟还不是最快乐的人。P291 最快乐的人倒是:发现了天灾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发现了人祸对人类心身的摧残之后,能够体认出生命本身就与受苦受难结了不解之缘。他们对命中注定受苦受难的人,寄以无限的同情,因而自愿地放弃自己原可以享受的幸福和快乐,参与救苦救难的工作行列;或是悬壶济世,或是修桥铺路,或是看护病患。他们希望透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为世界为人类创造快乐和幸福。 在表面上看,这一类人整天劳劳碌碌,毫无享受,甚至遭受各种苦难;但是,在他们心中,却存有着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这是快乐的最高级,因为它实践了“施比受有福”的原理。P292 后记 上面我们分由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生哲学的种种。在历史发展的部分,我们细数了古今中外的圣贤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指出他们的生命智慧以及生活艺术。古代人或是前人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都是在创造并延续自己的精神生命;在天和地之间,完成了顶天立地的理想,在人与人之间,成就了出人头地的目标。人生哲学在这里,一方面肯定前人的思想成果,另方面又把他们的行为当做人世间的表率。历史发展能告诉我们的,不但是前人成功的典范,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畏艰难的奋斗和努力,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精神也正是我们生命旅途中的伴侣,也是我们在遇到挫折时的外力援助。 在第二部分的“内在含义”中,我们分成好几个方面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甚至触及到哲学比较艰深的课题:人性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一个人在意识到自我存在,而且亦意识到自己在追求幸福时,对人生意义的反省,也就再也无法回避,而是应该面对自己,问及一些很实际但又想逃避的问题:像死亡,来生来世等等,都是人生哲学中的核心课题。可是,更重要的,却是在人面对着自己的生命时,如何给它定位,又如何使自己与生命调和,而开展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本书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当代意义”,亦即是提供了当前的社会变迁中,我们如何定位自己,尤其是在诸多的人生观中,在大众传播媒体的杂多混淆中,如何使自己确立一正确的人生观,不但不随波逐流,而且更能自救救人,更能发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使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也使人类活得幸福快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