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学、封闭自己、破坏班级、暴怒无法安静的孩子,那时他们在想些什么?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学校心理咨询员为您解读隐藏在孩子问题行为深处的真正的“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孩子的心看得见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日本)■原千远著//张勤译 |
出版社 | 四川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逃学、封闭自己、破坏班级、暴怒无法安静的孩子,那时他们在想些什么?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学校心理咨询员为您解读隐藏在孩子问题行为深处的真正的“心”。 内容推荐 这本书,一方面是用“心”和孩子们对话,另一方面是将平时我在与孩子的监护人、老师、孩子的接触过程中,所思考、感受到的东西做一个总结。它不是讨论、批评成年人之间如何相互推卸责任,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现象,而是呼吁所有的成年人都应采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做事的姿态。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不懂得爱和限制的孩子们 1.1 不懂得爱和限制的孩子们 1.1.1 什么是懂得爱和限制 1.1.2 什么是不懂得爱和限制 1.1.3 不懂得爱和限制的孩子的特征 1.1.4 将爱和限制传授给孩子是成年人的责任 1.1.5 什么是“传授” 1.1.6 展示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1.2 不懂得爱的孩子们 1.2.1 不懂得爱的孩子的心情像气球 1.2.2 不懂得爱的孩子易伤难愈 1.2.3 对自己受伤很敏感,对他人的伤痛很迟钝 1.2.4 容易受伤是因为自爱的尺度不恰当 1.2.5 母亲的态度影响着孩子自爱的形成 1.2.6 自爱的尺度不合适是因为没有得到恰当的爱 1.3 不懂得限制的孩子们 1.3.1 不懂得限制的孩子的行为没有限度 1.3.2 没有“不对”的意识 1.3.3 受到伤害成为所有行动的免罪牌 1.3.4 缺乏爱的体验 1.4 给没有能够传授爱和限制的成年人 1.4.1 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什么 1.4.2 成年人也试着审视一下自身吧 1.4.3 接受自己,建立一定的行为规范吧 1.5 对于限制无效的孩子 1.5.1 LD儿童和ADHD儿童的特性 1.5.2 LD儿童和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不是谁的错 1.5.3 对于LD儿童和ADHD儿童,成年人有其责任 第2章 孩子们周围的环境 2.1家庭对于孩子 2.1.1 家,对于孩子是必要的 2.1·2 成年人负有向孩子提供“栖息地”的义务 2.1.3 在不能安心的地方,孩子无法健康地成长 2.1.4 不能将孩子置于不安全的场所 2.1.5 支持孩子的父母也很重要 2.1.6 也有认为孩子不可爱的父母 2.1.7 对父母而言孩子是百宝箱 2.1.8 对孩子而言,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2.1.9 家庭对于孩子 2.2 学校对于孩子 2.2.1 学校使孩子存在的问题显著化 2.2.2 学校对于孩子而言是社会 2.2.3 学校对于LD儿童和ADHD儿童而言 2.2.4 上学的孩子能受到各类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教育 2.3 社区对于孩子 2.3.1 社区是孩子们探求真我的地方 2.3.2 在社区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2.3.3 社区能够支持家庭 2.3.4 在社区传授爱和限制的方法 第3章 不懂孩子的心 3.1 不懂孩子的心的成年人 3.1.1 前来咨询的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1.2 成年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得不到成年人的理解” 3.2 因为“不懂孩子的心”,所以态度不温和 3.3 孩子们感到“得不到理解” 3.4 为什么“不懂孩子的心”? 3.4.1 “不懂孩子的心”是因为对待孩子的方法和平时有所不同 3.4.2 如果是他人的事,却能够理解 3.4.3 强制传授“限制”就远离了“懂得” 3.4.4 专注于孩子的行为就远离了“懂得” 3.4.5 过度考虑适应现实就远离了“懂得” 3.5 迷失在爱和限制夹缝中的成年人 3.5.1 对兼顾爱和限制而感到苦恼的成年人 3.5.2 恐惧接纳 3.6 什么是“咨询·倾听”? 3.6.1 “无条件接受”指的是什么 3.6.2 接受的只是感情 3.6.3 “接受”不是可怕的事情 3.7 咨询使你获得爱和限制的经验 3.7.1 对于咨询的误解 3.7.2 咨询是由无限和限制构成的 3.8 什么是“尊重个性”? 3.8。1 任其随意行事不是“尊重个性” 3.8.2 只有相互尊重才是真正地“尊重个性” 3.8.3 “尊重个性”和集体的统一 3.9 从接纳孩子开始吧 3.9.1 不能接纳孩子的成年人 3.9.2 孩子们容易认为自己“不被接纳” 3.9.3 被接纳是人类最初的课题 3.10 将“懂着呢”传递给孩子们吧! 3.10.1 传递“想要懂得”的愿望 3.10.2 即使“不懂”,也要重视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4章 为了将爱和限制传授给孩子们社会各方所能做的事 4.1 家庭能为孩子们做的事 4.1.1 守护孩子的身心 4.1.2 完完全全地接纳孩子的存在 4.1.3 把“根”传给孩子 4.1.4 给孩子留下记忆 4.1.5 努力去感受孩子所感受到的东西 4.1.6 对孩子发出的信息保持敏感 4.1.7 知道孩子对事物的感受方法和父母存在不同之处 4.1.8 让孩子有教养 4.1.9 以和孩子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1.10 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 4.1.11 理解孩子伴随自我确立所出现的自立现象 4.1.12 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并不那么可怕” 4.1.13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标准就是社会的标准 4.1.14 把父母的心情传递给孩子 4.1.15 重视父母自身的生活方式 4.2 学校能为孩子们做的事 4.2.1 寻找、发挥孩子们各自的长处 4.2.2 帮助孩子们实现彼此间的尊重 4.2.3 让孩子们体验到:做各自能做的事,汇集大家的力量就可以完成一件大事 4.2.4 不要过分注意有棱角、行为突出的孩子的举动 4.2.5 对于有问题不懂的孩子,不是问“为什么不懂”,而是应该想“怎样做,才能使他们由不懂到懂” 4.2.6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4.2.7 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设定他们各自的发展目标 4.2.8 帮助孩子们拓展自己的世界 4.2.9 了解各类孩子的特征 4.2.10 不能忽视孩子的异常表现 4.3 社区能为孩子们做的事 4.3.1 建立大家共同培养孩子的意识 4.3.2 接纳孩子 4.3.3 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应该给予关注 4.3.4 策划孩子们可以参加的活动 4.3.5 掌握各类孩子的特征 4.3.6 对孩子异常之处不能听之任之 4.4 所有的人现在就能为孩子们做的事 后记 试读章节 孩子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即使自己身心的安全和安心生活得不到保障,也不会自己想着从那里逃开。即使存在自己的父母不能为自己提供“栖息地”的情况,孩子也不会断然否定父母。如果是了解虽然孩子们受到父母的狠毒虐待,但仍然做不到否定父母,仍然期盼着能被父母所爱的人的话,就会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是不会对父母的爱断然死心的。 可是,虽说孩子不会对父母的爱断然死心,虽说孩子不会想着从自己现在身处的环境中逃走,但这并不能成为成年人可以把孩子放置在不能为他们提供身心安全、安心生活的场所中的理由。被放置在那种场所中的孩子,一定会感到生的痛苦,人生在他们眼里也是艰难、沉重的。在那种场合,孩子是不能健康成长的。 不能好好地得到培育,是指孩子的身体虽然成长了,但他们扭曲的心灵和身负的伤痛却没有改变,依旧留在内心深处。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这两方面都会对孩子身体的发育产生影响。在幼小孩子的身上,这种现象尤其显著。有证据显示他们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存在着长不大的发育迟缓现象。P39 序言 作为临床心理士,我接触到很多和当今孩子有关的问题。因为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因,孩子们的监护人来同我商量、咨询孩子的事;我和孩子互相交谈有关“真正的心情”的问题;同老师磋商怎样对待学生;有时,也有居民来向我咨询关于住在他们附近的孩子的事情。 虽说是“接受人们的咨询”,但是解决的方法不掌握在咨询工作者手中。重要的是,咨询工作者和前来咨询的人一起找寻存在于他自身的“路标”,等待他自己能够行动起来。 此外,前来咨询的人对自身的认识方法,可以作为咨询工作者的重要参照,这有助于更多前来咨询的人能够客观看待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 我要向那些不了解培养孩子的基本标准、没有掌握关于孩子成长知识的家长们提一些具体的建议,并提供有关的信息。现在身边没有可以信赖的人而孤立的人比预想的要多,他们这样的期望也很高。 这本书,一方面是用“心”和孩子们对话,另一方面是将平时我在与孩子的监护人、老师、孩子的接触过程中,所思考、感受到的东西做一个总结。 我想谈谈现在孩子们存在的问题的根源,以及对此成年人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关键一点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接班人。本书不是讨论、批评成年人之间如何相互推卸责任,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现象,而是呼吁所有的成年人都应采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做事的姿态。 对于家庭、学校和社区各方面来说,如果能从此书得到一些怎样与孩子接触的启发的话,我将感到万分荣幸。 后记 在大家的印象里,心理咨询工作者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工作呢?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像美国电影里出现的精神分析专家或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那样,在固定的空间里两个人一对一地去深人挖掘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问题这种工作情景呢? 实际上,心理咨询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工作的场所并不限于医院或诊所,在学校、企业或国家机关也有这样的地方。就治疗方法而言,既有个人疗法,也有集体疗法。此外,咨询的对象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来稍微商量一下的人,有想谈谈自己事情的人,有想整理一下自己烦恼情绪的人,有希望得到—些具体意见的人,也有精神病人,等等。 迄今为止,我自己也是通过在医疗机构从事以个人疗法和心理检查为中心的工作,才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和前来进行咨询的人一起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才好”、“那个问题应该怎样认识才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和前来进行咨询的人之间在“现在有什么痛苦?想解决什么问题”方面有了明确而一致的认识。 可是,在我有缘从事教育咨询工作以后,我为沿用那种旧方法而事情却无法顺利进行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关于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孩子的监护人或老师等成年人前来进行咨询的。但是,很多时候成年人认为是问题的事情与孩子认为是问题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偏差,很难在“解决什么问题才好”方面达成共识。 另外,虽然与孩子的问题相关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难以做到在守护孩子的过程中去认真思考,就如同往往会发生“人多反误事,人多手杂”这样的事情一样。孩子的问题并不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它会牵涉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方面的问题上去。换句话说,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它是因家庭、学校和社区存在的问题所引发的 我从最初就意识到解决孩子的问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可是随着在工作中保持认真应对各种情况的基本姿态,注意缩小与来访者之间的认识偏差,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还有,我也意识到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方面,有很多鼎力相助的人。 不要认为在守护孩子时自己是孤立无援的,“大家一起去做能够做的事情”这种协力合作的气氛最受欢迎。而且,这也是最重要的。 我感到现在自己所从事的与孩子相关的工作有着非凡的意义。并且,内心强烈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家庭、学校、社区的支持和帮助。 还有,我非常感谢“援助孩子家庭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给予我的支持,特别要感谢教育咨询工作者芜木向一先生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XX出版社的土佐叟氏先生提供给我出版此书的机会。对于一直认为机会是人类所必需的东西的我来说,从心底感到庆幸。 孩子们所存在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深刻化的趋势,只有“大家一起协力去做能够做的事情”,别无他法。那么,就请你从今天开始去做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