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旨在促使广大教师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增强课程改革的信心,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书系介绍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以下专题:教师专业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课程研究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校本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思维训练与学科教学;国内外课程流派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发展性课程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等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书系”第一辑包括《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与教学研究》、《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求中小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和追逐前沿学术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愿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序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
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
第一章 教师走进新课程
第一节 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节 积极尝试创新
第三节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
第四节 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
第五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
第二章 课程与教师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观念制约着人们对教师的认识
第二节 课程观念的发展
第三节 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
第三章 教师参与课程发展
第一节 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理念与策略
第二节 教师参与行动研究
第四章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第一节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
第二节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第三节 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
第五章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
第一节 角色及教师角色
第二节 传统教师角色受到挑战
第三节 教师要转变角色
第四节 教师职业角色与教育形象设计
第五节 教师角色新论
第六节 教师形象:从“公仆”到“专家”
第七节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一
第六章 新课程与教师成长
第一节 教师可持续成长:信念的转变与适应
第二节 研究教育科学:未来教师成长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第四节 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第五节 终身学习全球化趋势下的教师职后培训与角色定位
第七章 现代教师的素质
第一节 教师的素质结构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化
第三节 现代教师观
第四节 论创造型教师
第五节 对创造性教师的研究
第八章 教师反思能力
第一节 教师的反思能力
第二节 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
论文选编
课程变革中的教师
论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文化与教育改革
美英日三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启示
附录1: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
附录2:职前教师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学科教学中信息交流技术的运用
附录3: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指导文件
附录4:改变教师培养方式
后记
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总序
第一章 关于校本
第一节 认识“校本”
第二节 走向“校本”
第二章 校本课程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校本课程的沿革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外校本课程发展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视
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研究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研究
第五节 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第六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
第七节 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
第八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研究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研究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节 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第三节 初中扩展式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验研究
第四节 合作与探究
第五节 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
第六节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第七节 为8~10年级设置单元课程
第五章 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架构
第二节 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六章 地方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 新课程的宣传与介绍
第二节 地方课程培训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控
第四节 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第七章 地方课程的评价
第一节 地方课程评价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地方课程具体目标评价
第三节 地方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
第四节 地方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第八章 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课程资源开发的涵义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
第九章 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兰州七里河区上西园小学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调查研究
第二节 青海湟中县课改实验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第十章 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节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 课程资源开发案例举隅
第十一章 论文选编
校本课程开发释义
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分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迫切问题
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
略论美国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香港《校本课程剪裁计划》的启示
校本课程开发:辩护与批评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
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后记
新课程与教学研究
总序
第一章 课程的概念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阐释
第二节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课程改革
第一节 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节 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特点
第三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第二节 适应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要求的新课程与教学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第四章 课堂教学研究
第一节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
第二节 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
第三节 传统课堂教学缺陷的矫正
第四节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
第五节 课堂的生态学分析
第六节 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
第五章 新课程实施前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甘肃、宁夏国家新课程实验区小学现行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第二节 甘肃、宁夏国家新课程实验区初中现行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第三节 甘肃、宁夏国家新课程实验区中小学现行语文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第四节 宁夏国家新课程实验区中小学现行数学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第六章 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
第一节 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
第二节 新课程实验中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第三节 新课程实施引起课堂教学的变化
第四节 新课程引起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变化
第七章 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探讨
第一节 新课程实验中的学生两极分化问题探讨
第二节 新课程实施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节 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
第八章 综合理科课程改革
第一节 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建议
第二节 关于综合性科学(理科)课程的思考
第九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价值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
第四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
第十章 综合课程理论研究
第一节 试析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培养目标
第二节 综合课程的再认识:关系、形态、目的和结构
第三节 论综合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
第四节 当前综合课程设计的难点与策略
第五节 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综合课程理论流派探析
第十一章 活动课程理论研究
第一节 新型活动课程的特点
第二节 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
第三节 活动课程目标简论
第四节 活动课程的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
第十二章 讨论式教学
第一节 讨论式教学的优点
第二节 组织小组讨论的策略
第三节 课程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
第十三章 探究式教学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课程改革背景
第二节 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
第三节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附录
附录一 改革课程的纵向结构
附录二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的构建与课程结构优化的新模式
附录三 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和需要
附录四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
后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总序
第一章 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20世纪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未来展望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教学计划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第二节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足迹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
第四节 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第五节 历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世纪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节 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资料
第三节 专家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四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五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特点
第四章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基础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二节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思想基础发展趋势综合评价
第五章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
第一节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三节 法国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四节 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五节 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六节 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第六章 论文选编
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法国当前高中课程改革述评
20世纪末瑞典义务教育课程革新理念与举措
意大利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附件:课程教材改革大事概览
后记
一、明确的创新取向与创造目标意识
这主要是从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设计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创造性教学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不纯粹以知识为取向,也不纯粹以一般能力的发展为取向;而是以综合、高层次的兼有知识、一般能力、认知情感、创新精神的创造f生为价值取向,由于其综合性及所达到的境界,或许我们可以质疑甚至指责其他思想与价值取向,却没有理由对它进行质疑与指责。以创新为取向,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为师生都具有明确的创造目标意识,具体要求二点:(1)师生都有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双基教学目标、一般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创造性目标。这些目标在教师教案中应有明确的规定。各种目标的制定都要考虑教材的特点,内在逻辑以及学生的特点,做到有机、有序、合理、自然。(2)教师要有创造性教学原则与方法,这既是创造性教学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需要,更是衡量教师是否具备明确的创造目标意识的重要指标。一句话,缺乏运用创造性原则和方法的自觉性,创造性教学目标就无法依托,无法落实。
二、改变课堂气氛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要素
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学风。对此,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讲。“微笑”表示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我喜欢你”的表现;“点头”表示赞许与接纳,使学生倍增勇气,积极思考,“专心听他讲”是指通过集中精神倾听不同意见来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与尊重。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观点,形成既充满竟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
课堂上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过放任,也不过于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向,要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
3.要转变教师态度
(1)要始终把发展学习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核心。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不是成功的教育活动。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活动,才成积淀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知识转化为智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2)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在思考、提问、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学生,应提供“无批判性气氛”,准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决定,同时,对学生的看法要暂缓评价与批判。当需要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估时,应由师生共同进行,即给予学生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机会。可以这样问学生:“这是不是新的,与众不同的意见?”“这个意见是不是比原来的意见更好?”等。
(3)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这包括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实验结论等敢于质疑并另辟新径去思考,解答,也包括课外对自然、社会所做的进一步探究。其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做中学”,即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创造力,培养敢于尝试的勇气。要求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同时还要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机会和条件。
(4)教师要允许和接纳学生的学习错误。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去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有问题或失败时,不要动辄责备或惩罚,以避免增强学生的挫折感,降低学习兴趣和自信,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 P34-35
愿广大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书系总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在逐步深入,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阶段,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审定了各出版社编写出版的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01年9月,新课程首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秋季,各省在每个地级市确定一个省级实验区(以县为单位)开始新课程实验,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2002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
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
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和适应性——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新课程的实施,既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和新的课程评价观的突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挑战: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要求教师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开发、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技能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向教师提出了挑战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等。
六、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所发生的变化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求中小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和追逐前沿学术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难以预测,十分复杂,也不可能找到惟一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以往的历次改革更深入、更彻底,因此难度也更大。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使他们认识本次课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理解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育观念,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开展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书系》旨在促使广大教师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增强课程改革的信心,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书系介绍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以下专题:教师专业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课程研究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校本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思维训练与学科教学;国内外课程流派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发展性课程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等等。
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愿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书系编委会
二00二年十月
我国的教师和教师教育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
本书系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
我们要感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的各位专家,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获益很多,为我们进行本书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性资源。
我们要感谢给予全书支持的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重庆、四川、河北、山西、山东、湖北、黑龙江、吉林等省(市)教育厅(委)的领导。
我们要感谢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教育部西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山东教育学院、重庆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贵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全体同仁。
我们要感谢内蒙古乌海市教研室、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课改实验区、山东省青岛市国家课改实验区、高密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北碚区课改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课改实验区、瓯海中学、宁夏灵武市国家课改实验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国家课改实验区、兰州市七里河区课改实验区、青海湟中县国家课改实验区、新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国家课改实验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课改实验区、福建省厦门市课改实验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课改实验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课改实验区、贵州省贵阳市课改实验区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对我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我们将失去最雄厚的基石。
我们要感谢收入本书系的所有论文的原始作者,他们的努力丰富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本书系中直接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感谢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感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使得我们的观点与经验能够与广大教师分享;感谢出版社领导以学术品位为重,以教师教育为先的前沿出版精神;感谢书系的责任编辑们,他们对书系文稿做出了大量、专业的编辑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我们要感谢侯亮先生提供的各种鼓励和支持,他为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他的力量推动了我们的工作。
书系编委会
200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