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书精选了他的散文和随笔,从在文化奥林区斯山上、观山赏影、烟火人间、学术文论代表作等几个部分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是一本了解柳鸣九的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上山下(柳鸣九散文随笔选集)/盗火者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柳鸣九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柳鸣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书精选了他的散文和随笔,从在文化奥林区斯山上、观山赏影、烟火人间、学术文论代表作等几个部分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是一本了解柳鸣九的好书。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在中国,致力于研究、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并有突出业绩的人士,多如满天繁星,当然,其中更对跨学科文化有广泛兴趣,更对社会现实有人文关切,并常发而为文,产生了社会影响,形成了学者散文此一特定文化景观的才人,其数量相对会较小一点,即使如此,为数亦很可观。以这一景观为编选对象,本应是一项巨型的文化积累工程,然而,在物质功利主义大为膨胀的条件下,人文出版殊为不易,加以版权壁垒的限定更增加了难度。幸有中央编译出版社,特别是韩继海先生出于无私的人文热情,大力予以支持,得以出版目前的十种,权作为抛砖引玉,以对社会人文积累略作奉献,以其待更有希望的来日。 目录 “盗火者文丛”序 1.在文化奥林区斯山上 卢浮宫希腊雕塑纪胜 巴黎圣母院,历史的见证 在“思想者”的庭院里 ——访罗丹雕塑博物馆 沿着巴尔扎克走过的路 ——在沙希巴尔扎克故居 “于格洛采地”上的“加尔文” ——阿兰·罗伯-葛利叶印象 与萨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起的时候 我扭见到的“不朽者”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印象 “铃兰空地”上的哲人 ——访米歇尔·图尔尼埃 塞利纳的“城堡”与“圆桌骑士” ——在塞利纳故居 2.观山赏影 在首都文化界纪念雨果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开幕词 一颗早慧失落的流星 ——拉迪盖的两部小说 阿波利奈尔的坐标在哪里? ——《烧酒集》及其他 不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超越于死亡之上 ——马尔罗:《王家大道》 人文学殿堂、居高位的“小偷” ——让·惹内的《小偷日记》 忧悉的情调与浪子的灵魂 ——萨冈的小说三种 自传文学中的探索 ——玛格丽特·杜拉斯:《悠悠此情》 一部可望获经典地位的作品 ——玛格丽特·杜拉斯:《长别离》 卢梭风致的精灵 ——勒·克莱齐奥:《梦多》及其他 莫狄阿诺的魅力 ——《寻我记》、《魔图》、《夜巡》及其他 3.烟火人间 梁宗岱的药酒 “兄弟我……” ——北大校庆感言 记忆中的冯至先生 在“六长老”半世纪译著业绩回顾座谈会上的致词 永远的老师 一个厨师的人生追求 ——父亲的故事 我的法共老房东 西出阳关一故人 围绕“博士”的若干回忆 ——闻成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后有感 小蛮女记趣 忆“小霸王” 4.学术文论代表作一篇 从“荒诞”到“反抗” ——《加缪全集》总序 5.附录 柳鸣九学术小传 柳鸣九著作与译作主要书目 试读章节 巴黎圣母院,历史的见证 在巴黎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这样度过我的一天:先是在圣米歇尔广场上的吉贝尔书店的三层楼里流连大半个上午;然后,沿塞纳河而行,在河岸旁的一家餐馆里吃一顿午饭;饭后,漫步在河畔一个接着一个的旧书摊前,这里琳琅满目的旧书和画片,总叫人情不自禁要为它们破费;结果,我总是提着旧书商给我的塑料包,跨过塞纳河桥,来到与旧书摊隔河相望的“巴黎圣母院”①。 巴黎十月的阳光还使人有点燥热,我总在圣母院前的广场左侧树阴下找一张椅子坐下休息,慢慢呷完一小罐橘子汁,仔细审视巴黎圣母院这奇妙的建筑物,观看广场上的情景,思绪随着这一切漫无目的地飘荡。我觉得,此时此地此种方式,似乎最适于体味巴黎的古意。 如果说吉贝尔书店和IEI书摊展现出了法兰西文化源远流长的图景的话,那么,眼前这幢建筑本身就是法兰西历史的实物,甚至可以说,就是法兰西历史的象征。 请你不要相信《巴黎四日游》之类导游书和百科全书之类工具书上的彩色照片,也请你不要相信那美丽的明信片,巴黎圣母院的色彩实际上远不如它们所表现的那样鲜艳、光亮。它起初一定光辉夺目,用乳黄色的砖石砌成,衬映着绿色的树丛,该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可是,在它身旁的塞纳河水不断流走了历史的过程里,它那身衣袍也褪了颜色,时间、风雨、灰尘……又在原来的乳黄色之上蒙上了一层灰黑,于是,我所看到的是:它又旧又暗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满脸积垢的老人在为时间作证。 的确是古老的象征,它奠基于法兰西最古老的土地——法兰西岛。这是塞纳河上的一个岛屿,最初的巴黎就是起源于此,因此,此岛又被称为“城区”。塞纳河原是围绕这“城区”的“第一道城壕”,塞纳河的堤岸就是它的“第一道城墙”。巴黎圣母院位于这个岛的后端,从鸟瞰图上可以看到,法兰西岛的尾巴伸在塞纳河里,微向右偏,就像一只大船歪斜的后舵。 20个世纪以来,巴黎圣母院的这块地方就是人们向神祈求祷告的场所,这似乎是法兰西一块永恒的圣地,人们就在这里寄托自己的信仰,向神提出自己的请求,在神的面前寻求灵魂的平静,虽然,神的名字、神的形象以及神的箴言,由于人世的变化,在这里也经历了“沧海桑田”。 古代法兰西这块土地,原称高卢,直到公元2世纪末奴隶制的罗马帝国入侵,它还处于氏族公社解体的阶段,在此之前的法兰西岛,也许还是一个荒芜不毛、人迹不到的地方,这块土地的“灵性”。 P15-16 序言 鲁迅曾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之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荣誉。 在此称谓中,其行为性质之有益、目的理想之崇高与行为方式之尴尬、之被侧目而视,虽成强烈的反差,但其所具有的悲怆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以平常心观之,而不加拔高与崇高化的话,那么,应该说,这种悲怆性与其说是完全来自这种工作与事业本身的内在价值,不如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侧目而视的时代环境与条件所造成的,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说到“火”,“火”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远远并非“革命之火”、“斗争之火”、“造反之火”,并非我们曾亲身感受过其炽热度、其灼伤度、其毁灭性的那种“火”,而是人类从野蛮状况走向文明状况的第一个标志、第一个牵动力。对于人类而言,它首先意味着光亮,意味着温暖,意味着熟食;它代表了文明,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工艺,代表了科学,代表了光明,代表了思想意识的飞跃,代表了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与确确实实的社会进步。 以此观之,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条件下,这“火”,概而言之,就是科学与民主,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就是新观念、新思维、新视角、新方式、新方法。在泱泱古国里,这些东西有多少根基,有多少存货,我们无法妄论,但至少可以说是不够用的,于是,就有一个引进的需要。而引进者不过就是古丝绸遭上的贩运者、驼队,就是在大江阻隔下的摆渡者而已。鲁迅所指不外如此,并无惊天动地之意,只不过由于中国社会积习甚深,惯性甚大,反倒常常容易引起“侧目而视”,甚至阻力重重,引进者、摆渡者反倒成为“盗者”。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不论引进的通路是否崎岖,不论摆渡的航道是否曲折,这条道路上倒是络绎不绝的,完全堵塞的时日毕竟有限。在这条道路上前者呼,后者应,行者不绝于途,即使也有彻底被杜绝、被根除的时期,但“春风吹又生”,后继者仍踽踽前行不止。于是,一个世纪下来,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景观,盗火者景观、摆渡者景观,这一景观就像古丝绸道上的行者与驼队的景观,值得后人念想,值得后世留存,哪怕只是若干浮光掠影、“断简残篇”。 这便是编选“盗火者文丛”的初衷与立意。 上个世纪,在中国,致力于研究、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并有突出业绩的人士,多如满天繁星,当然,其中更对跨学科文化有广泛兴趣,更对社会现实有人文关切,并常发而为文,产生了社会影响,形成了学者散文此一特定文化景观的才人,其数量相对会较小一点,即使如此,为数亦很可观。以这一景观为编选对象,本应是一项巨型的文化积累工程,然而,在物质功利主义大为膨胀的条件下,人文出版殊为不易,加以版权壁垒的限定更增加了难度。幸有中央编译出版社,特别是韩继海先生出于无私的人文热情,大力予以支持,得以出版目前的十种,权作为抛砖引玉,以对社会人文积累略作奉献,以其待更有希望的来日。 最后,对各集作者与作者家属的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柳鸣九 2004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