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对制度主义相关的种种理论与方法论作出了兼具创新性与系统性的批判,其中也包括近年来影响力渐增的“新”制度理论。作者将制度主义的发展划分为探索与再发现、发散与分隔、趋同与融合三大阶段,论述制度如何结合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并由此塑造政治行为,反对关于新制度主义的分裂说,具体说明了制度主义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所共有的概念内核;选取了丰富的案例,考察了制度是如何设计而成的,又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也探讨了制度怎样赋予权力、构建政策方案。本书以宏阔的视野,有力地阐述了制度为什么是我们理解政治行为及其结果的核心命题。 目录 1为什么要研究制度? 制度是什么,制度主义解释又是什么? 本书贡献 本书结构 2制度主义的三大阶段 作为理论的制度主义 第一阶段:探索与再发现(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第二阶段:发散与分隔(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第三阶段:趋同与融合(21世纪初至今) 小结 3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 制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怎样了解它们呢? 制度如何发挥它的效用? 规则:正式且书面 惯例:非正式且有示范 叙事话语:半正式且留存于口头 多种约束模式是如何共同起效(与否)的 小结 4权力与能动性 行动者、制度与背景环境 看待权力的不同视角怎样影响着制度主义 通过调控管制所施加的权力 通过惯例习俗所体现的权力 通过故事讲述而见效的权力 什么是制度主义对能动性的概念化? 5制度的变化 变化:制度主义的一大困境 绘制第三阶段中制度变化的理论图式 理解变化:制度、行动者与环境 小结 6制度的多样性 什么使制度相似? 什么令制度相异? 时间与空间的内在动态 小结 7制度的设计 理解设计的适用范畴 就地取材的设计工作 制度设计的悖论 践行基本的设计原则 小结 8结论 制度主义的发展轨迹 规则、惯例与叙事话语 权力与能动性 制度的变化 制度的多样性 制度的设计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