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骨外固定发展史及现状,再生控制理论,应用力学、外固定器构型与功能特点,以及钢针布局,并发症分类防治等基本内容。第六章至第二十六章,分别按治疗病种介绍病因、病理、治疗要点,构型选择,操作步骤、术后管理和并发症防治等应用技术,以及讨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如骨外固定在肘关节畸形、腕关节畸形、指骨畸形,髋关节畸形、膝关节畸形、踝关节畸形、足踝畸形的骨外固定应用技术;在治疗外伤性骨不连、先天性性假关节、感染性骨不连(慢性骨髓炎)、感染性骨缺损、成骨不全等疑难骨病时的骨外固定治疗技术;骨外固定技术矫治肢体短缩畸形时进行肢体延长时的应用技术与风险管控;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如四肢复杂骨折、毁损性肢体损伤,断肢再植与肢体延长,严重骨盆骨折等。本书既可作为骨科临床医生的参考书和医疗适宜技术的普及教材,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作为有兴趣的同道作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参考资料,还可作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医疗顾问”。 目录 第一章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1 第一节前Ilizarov时代/2 第二节Ilizarov技术时代/2 第三节骨外固定器在中国的发展/5 第四节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发展与创新/6 第二章再生控制论/13 第一节张应力法则的启示/14 第二节力学生物学与进展/20 第三节再生控制论的构思与形成/24 第四节静态平衡/29 第五节加压固定/30 第六节往复式应力模式/30 第七节势能平衡/31 第八节仿生固定模式/33 第九节创伤控制/35 第十节疗效控制/38 第十一节小结/39 第三章骨外固定在矫形外科应用的一般原则/41 第一节下肢矫形外科的诊疗分类与评估/42 第二节下肢畸形评估与矫正原则/46 第三节微创连孔截骨器系统/63 第四节下肢残缺畸形术前检查与疗效/81 评估/72 第五节矫形外科与骨外固定——Ilizarov 技术/75 第六节常用外固定器矫形原则/78 第四章肢体短缩畸形与延长概述 第一节肢体短缩畸形的病因与分类/82 第二节Ilizarov延长器的发展/90 第三节技术应用/92 第四节影响延长段新生骨矿化的因素/98 第五节肢体延长术并发症分类及防治/101 第五章骨外固定矫治上肢短缩畸形/109 第一节单侧肱骨延长术/110 第二节双侧肱骨延长术/112 第三节前臂延长术/113 第六章骨外固定矫治下肢短缩畸形/117 第一节小腿延长术/118 第二节大腿延长术/131 第三节双下肢延长术的背景/141 第四节双下肢延长术/144 第七章骨外固定矫治肘内外翻畸形/155 第一节病因、分类及诊断/156 第二节治疗要点/157 第三节外固定器选择/160 第四节手术操作步骤/161 第五节术后管理及并发症防治/162 第八章骨外固定矫治上尺桡关节融合/167 第一节病因病理和诊断分型/168 第二节治疗要点/169 第三节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治疗概况/170 第四节临床应用/171 第五节操作步骤/172 第六节术后管理及并发症防治/175 第九章骨外固定矫治腕关节畸形/179 第一节病因病理/180 第二节畸形分类/180 第三节治疗要点/181 第四节构型选择/182 第五节应用技术/183 第六节术后管理/186 第七节并发症防治/187 第十章骨外固定在手部功能重建中的应用/189 第一节病因病理及分类/190 第二节治疗要点/191 第三节构型选择/192 第四节操作步骤/193 第五节术后管理/195 第六节并发症防治/196 第十一章头盆环在脊柱侧凸矫治中的应用/197 第一节病因、诊断及分型/198 第二节治疗要点/204 第三节构型选择/206 第四节操作步骤/209 第五节术后管理/211 第六节并发症防治/213 第七节病例介绍/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