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从“同时代人”与“旁观者”的视角出发,建构一幅以广东为核心的现代诗歌图像,展示广东的诗歌实绩,并从地方路径出发勘探现代诗的变化轨迹,打破一体化线性的诗歌史叙述模式,更为立体、细致地勾勒现代诗的复杂面貌,本书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笔下常带激情,不是冷静的旁观者的叙述,是一本有相当质量的诗评集。 内容推荐 本书从地方路径出发,对广东当代诗歌及其诗论展开观察与细描,兼及广东地域之外的重要诗歌现象与诗人诗作;其书写多为沉潜入内的文本细读,试图勾勒伏藏于字里行间的诗心文脉,捕捉姿态各异的抒情声音,并将文本始终置放于当代诗歌的整体发展态势之中,期冀寻绎其如何自我嬗变、扩充的重要经验,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理解中国新诗的复杂面向。 目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批评 漂泊的诗神,或浮起的橡实:当代海外诗歌的漂流诗学 从时间的方向看:论第三代诗歌的时间诗学 意象与节奏:论《野草》的诗体构成 “大海捞针”的力与美:东荡子诗歌阅读笔记 “新”与朝向未来的传统:对新时代诗歌的一点思考 黄礼孩诗歌论 南方有嘉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新诗观察 消费时代的抒情:论杨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抒情诗 新世纪中国女性诗歌嬗变的几种向度 抒情的秘术及其风度:冯娜诗歌论 南方诗歌的另类符号:世兵诗歌论 逝水边的尤利西斯:黄金明《时间与河流》的时间书写与抒情方式分析 从不懈怠的敏感:郑小琼诗歌的过去与现在 带一把可变的钥匙:林馥娜诗歌小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