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村落环境自然而有机,在经历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后,它依然持续发展,朝着羌族人民各种舒适和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发展。然而受“5·12”汶川地震、异地搬迁工程、退耕还林等影响和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在城市化建设、生活物质丰富的前提下,大量羌族传统村落被遗弃,保留较完整的有羌族人生活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已经不多了。为了保护和留存即将失去的羌族古人的营造技艺,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学者们对羌族文化、建筑、器物等颇有研究,但其中还缺乏从气候角度探析羌族传统村落环境成形的研究成果。
《场所微气候影响的羌族传统村落环境及建筑形式》基于场所微气候的各个气候因素,分别剖析羌族传统村落环境和传统建筑形式,揭示羌族古人营造它们的形式,系统归纳出羌族古人营造村落的一些思想、采用的技艺,从而展现出其聚居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了能够科学地研究这一主题,《场所微气候影响的羌族传统村落环境及建筑形式》应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图底关系法等。
《场所微气候影响的羌族传统村落环境及建筑形式》的研究思路将从四个方面深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