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从财政制度发展的角度切入“大分流”这一重大问题,选取英国内战后的十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中国的太平天国时期三个关键时段进行深度的比较历史分析,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探讨三个国家如何借助克服财政危机,从而实现了(或未能实现)财政制度的转型。全书融合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丰富的一手史料和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对政治学、近代史和日本史研究都具有启发性。 内容推荐 现代财政国家的出现给政治经济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政府集中管理税收,将其作为资本从市场调动长期金融资源,极大增强了国家能力,显著提高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效率。 本书聚焦现代财政国家的制度建设路径,细致比较、分析中英日三个国家在制度发展关键期(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明治维新时的日本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中国)的具体历史过程。各国当政者面对既有公共财政系统的崩溃,积极找寻解决财政亏损问题的方案,并在税收办法、信用体系等方面展开多种尝试。最终,英国和日本从其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成功开发出公共财政工具,确立了现代财政国家制度,为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却未能成功。作者以宏阔的视野、新颖的框架、扎实的史料回应了“大分流”的问题,对清政府未能实现财政转型的解释极富洞察力。 目录 序言 导言 现代财政国家 国家与市场发展 现代财政国家的重要性 如何解释现代财政国家的兴起 第1章现代财政国家兴起中的信用危机 财政困难的制度背景 崩溃和不确定性 克服外生信用危机而产生的因果机制 第2章英国之路径,1642-1752 财政集中化之路 信用危机与现代财政国家的兴起 第3章明治日本财政的迅速集中化,1868-1880 信用危机的根源 王政复古后的不确定性与废藩置县 信用危机对制度发展的影响 第4章日本现代财政国家的诞生,1880-1895 信用危机与财政集中化 松方紧缩的政治经济学 第5章经济动荡和中国纸币发行的失败,1851-1864 货币问题与国家纸币 改(银)票为(铜)钞 第6章中国分散型财政的延续,1864-1911 分散型财政运作的延续 厘金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个反事实的推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和文凯写了一部雄心勃勃的大作,这应该成为那些关心制度、比较历史分析、政府和政治经济的学者和学生的推荐阅读书……本书兼具创造性与严谨性,研究扎实、结论令人信服,无疑取得了重大成功。 ——《政治观点》(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历史学者如果能熬过抽象理论的导论,将会发现这是一部富有启发性的著作,其启发性并非仅仅停留在用社会科学的抽象概念和比较方法来表明对特殊历史事件的诠释能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历史学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和文凯关心为何英国和日本成功地建立了现代财政国家,而中国则失败了。这种比较研究的思路打开了新的路径,既研究了历史深层的发展动力,又研究了社会结构,是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著,每个经济财政史图书馆都应该收藏。 ——《商业史评论》(Business History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