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 本教材做到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的修订涵盖了近期新的立法修正案十一及近期新的司法解释。2.本教材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案例教学,每章导入原创案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操性。3. 本教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关于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对警官职业教育法治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内容推荐 本教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体现司法警官职业教育属性为参照,结合近期新的司法改革趋势,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及其基本精神,与时俱进,吸收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内容以及刑法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是一部特色鲜明、规范简明、实用性强的刑法教材,全书共十六章:刑法概述、刑法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正当行为、刑罚概述、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消灭制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每章设计“知识逻辑图”栏目,提纲挈领概括性归纳了每章内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方便记忆与理解知识内容。每一章开头都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以增加实用性。每一章结尾都加上引例分析和思考题,便于开展课堂讨论。还设计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扫码即测即评(客观题训练),便于学生自我评测学习效果,以及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目录 第一章 刑法概述1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任务//3 第二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4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11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述//13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14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6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8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25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27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30 第四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35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37 第二节 犯罪构成//40 第五章 犯罪客体45 第一节 犯罪客体//47 第二节 犯罪对象//50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55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57 第二节 危害行为//60 第三节 危害结果//64 第四节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66 第五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69 第七章 犯罪主体73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75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76 第三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79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特殊主体)//84 第五节 单位犯罪//89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99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101 第二节 犯罪故意//102 第三节 犯罪过失//107 第四节 犯罪主观方面的其他问题//111 第五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115 第九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125 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127 第二节 犯罪既遂//128 第三节 犯罪预备//130 第四节 犯罪未遂//131 第五节 犯罪中止//134 第十章 共同犯罪141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143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147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150 第十一章 罪数157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159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160 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166 第十二章 正当行为173 第一节 正当防卫//175 第二节 紧急避险//179 第三节 其他正当行为//182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189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191 第二节 刑罚的种类//192 第三节 非刑罚处罚措施//208 第十四章 刑罚的裁量219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221 第二节 累犯//224 第三节 自首、坦白与立功//228 第四节 数罪并罚//236 第五节 缓刑//240 第十五章 刑罚执行制度251 第一节 刑罚执行的概述//253 第二节 减刑//254 第三节 假释//258 第十六章 刑罚的消灭制度265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267 第二节 追诉时效//268 第三节 赦免//270 参考文献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