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旨在系统阐述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给读者提供一个有关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规律性的基本知识架构。第一、二版累计印刷13次。第三版力求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规律总结、科学发展观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以及中国财税改革规划内容。 目录 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1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2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3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2章外部效应 2.1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3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的矫正措施第3章公共物品或服务 3.1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3.2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3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4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5混合物品或服务 第4章公共选择 4.1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2投票结果的性和循环性 4.3投票交易 4.4政治行为的分析第5章公共支出 5.1公共支出的结构 5.2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 5.3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 5.4公共支出模型: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 第6章公共预算:决策及其经济分析 6.1几个相关概念 6.2公共预算决策程序 6.3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机会成本分析 6.4公共预算决策的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第7章公共收入 7.1公共收入的原则 7.2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7.3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7.4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第8章税收原则 8.1税收原则的演变:一个简要的考察 8.2税收与公平 8.3税收与效率 第9章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9.1税种的分类 9.2税制结构的设计 9.3对所得的课税 9.4对财产的课税 9.5对流转的课税 0章税收效应 10.1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10.2税收与消费者行为 10.3税收与劳动投入 10.4税收与私人储蓄 10.5税收与私人投资 1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1.1转嫁与归宿:含义和形式 11.2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1.3税收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2章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12.1公债的运用原则:理论观点的演进 12.2公债的种类 12.3公债的发行 12.4公债的应债来源 12.5公债的还本付息 12.6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3章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13.1从预算平衡论到功能财政论 13.2GDP的决定 13.3财政乘数与GDP的均衡水平 13.4自决的财政政策 13.5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4章多级间财政 14.1间责任的划分 14.2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4.3间的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