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经国济世,还是发家致富,抑或是每个家庭每个人买米买面的小事及买房买车的大事,都离不开经济学。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消费、投资、理财、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等,都可以说是经济活动,都有相应的经济规律包含其中。
所以说,经济学并不是枯燥高深的学问,它也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所以,尽管你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只要你也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也留意房产信息,也在意工资、奖金和福利,也参与炒股、买基金,也有储蓄和投资,也参与消费,那么,你就一定要学习一下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读完本书,你虽然不能成为经济学家,但是你却能从中学到如何储蓄、如何投资等理财方法,学到如何规划生活和人生,从而让自己即使不能富可敌国,也至少可以衣食无忧,可以拥有证明自己能力的财富人生!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对冲基金:让你在金融海啸中赚大钱
当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像乌云一样笼罩世界,许多投资者都陷入债务的泥潭,经济全面萧条,人们都为经济状况而焦虑的时刻,2009年4月13日,金融杂志Alpha上报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著名对冲基金投资者索罗斯总共大赚了27.5亿英镑,位居基金经理年度赚钱排行榜第4名。
在绝大多数人都因财富莫名其妙地蒸发而愁眉不展,无数企业因亏损而倒闭的时候,对冲基金到底有什么不同,竟然能够在经济全面萧条的背景下赚取巨额的利润呢?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
对冲基金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也被称为套利基金。20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的投资界,投资经理们的操作宗旨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来赚取利润,采用这样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今天的对冲基金已演变成一种新的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以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为基础,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以赚取利润。
由于对冲基金可以用“卖空”获得的现金去进行“买空”,因此,它能够操控交易额比自有资本大得多的交易。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操作得当,有时它甚至可以操控比自有资本大100倍的交易,换句话说,假如它控制的资本上升1%或者它的负债下降1%,那么,它的资本就会增加100%。所以说,对冲基金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非常高的收益回报。
然而,对冲基金投资模式承担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一旦投资者估计错误、预期与市场变化相反,那么对冲基金的资本就很容易耗尽,最低限度有可能使它丧失买卖能力。
总的来说,对冲基金能够让人“一口吃成大胖子”,同时也可以让亿万富翁一夕变成穷光蛋。 对冲基金一般采用合伙人制的组织结构。以资金入伙的基金投资者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基金的运作管理;以资金和技能人伙的基金管理者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出于对对冲基金高度隐蔽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考虑,通常对冲基金的合伙人人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数不宜过多,比如,在美国,一般控制在100人以内,而要求每个合伙人的出资额至少100万美元;在日本,要求对冲基金的合伙人控制在50人以内。此外,为了规避政府法律对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对冲基金往往多采用私募的形式。
关于对冲基金投资,乔治·索罗斯和朱里安·罗伯逊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都曾创造过高达40%一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乔治·索罗斯非常擅长在经济危机的逆市中赚钱。1969年,他成立了量子基金。在1992年被人称为“黑色星期三”的对冲基金操作项目中,他疯狂地沽空英镑,最终击溃了英伦银行,并在这一役中取得了多达1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1990年,英国加入了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ERM(ERM是一套用于统一欧洲货币体系进程中的过渡时期的固定汇率的货币机制)。英国虽然被迫加入了ERM,但是他们非常不喜欢这套制度。一方面,ERM并未像法律上声称的那样各个国家都是平等的,加人国家都向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看齐;另一方面,英国进入欧洲汇率机制的汇价基础相对较高,而当时英国正处在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因此,英国政府对ERM的支持率越来越低,甚至传出了“英国会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消息,尽管政府官员们极力否认,但是人们似乎很难相信。
1992年9月,《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文章指出,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索罗斯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马上机敏地意识到英国当局极有可能采取使英镑贬值的政策来应对本国日益高涨的泡沫经济;而德国马克也将不再支持英镑。于是,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以5%的保证金方式借贷了大量的英镑,用以购买德国马克。在英镑未贬值、汇率未跌之前用英镑买马克暂时存储,等到英镑汇率暴跌后,只需要用一部分马克即可还掉当初借贷的英镑,而剩下的马克就是纯利润。
在此次行动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英镑贬值前借贷了超过60亿美元的英镑,并将这些英镑全部用来购买马克,英镑贬值后,他将其中一部分马克用以还贷,而剩下的马克总值达15亿美元之多。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索罗斯净赚15亿美元,而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却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英镑的汇率在1个月内竟然下挫了20%。
由此可见,对冲基金对世界市场蹂躏程度让人惊叹。正是考虑到对冲基金这条金融大鳄的巨大危害性,在G20伦敦金融峰会上,各国达成了打击对冲基金以及避税天堂等投机势力的共识,并且考虑把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围。由此看来,对冲基金这条金融大鳄能够兴风作浪的日子不能长久下去了。P8-10
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会不会有下降的可能,能降多少,人们应该怎样应对楼市?
为什么大米、鸡蛋、猪肉又涨价了,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学扩招是好事,还是坏事?毕业生为什么“没就业先失业”?
人民币升值了,中国的老百姓该悲伤还是该高兴?
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怎么会越来越大?
老百姓为什么说“生不起”病,看病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宜?
……
从这些人们茶余饭后谈到的话题,到各大报刊、网站、电视台上说的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股票市场行情、石油价格波动,再到一个人怎样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规划好自己的一生……可以说,经济学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自己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企图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告诉世人,人类社会90%的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分析。
今天,经济学已经不再是那些高居庙堂的经济学家们玩的游戏,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说几年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的残酷性和现实性,不觉得经济学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那么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懂得一些经济学、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适当把握市场规律,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在什么工作岗位上,经济学都可以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当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时。经济学作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无疑能够培养你的智慧,尤其是关于选择的智慧,帮助你生活得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一向以高深著称的经济学充斥着生硬的术语、复杂的数学模型、抽象的理论推理等,这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让很多经济学著作变成了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
在这种情况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经济学的途径。书中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为骨架,以生活中鲜活事例为血肉,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理论等融入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以及各种有趣的故事当中,从理财、福利、职场、财富等方面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基本原理和热门话题。这样,读者就能在轻松快乐中了解那些生涩、抽象、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从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学会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疑问,给自己规划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经济学大门的钥匙,让读者在轻松快乐中有所收获和领悟,就是本书的目的。
编著者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