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战国末期,社会趋向大一统,出于统一文字的要求,人们创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周易: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派兴盛,儒家借助爻辞发扬儒家哲学,形成《易传》。
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四代,统治阶级对民众的号令。
诗经:春秋时代流行的文学形式,用诗载歌载舞,用诗记录生活与大事。
三礼:分为《仪礼》《周礼》《礼记》,西周至汉代编写,记载先秦时期中国隆重的礼乐文化。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为阐释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而作。
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历代儒生首要研习之书。
战国策:汉代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录战国时期策士的言论与影响。
史记、汉书:分别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和史学上的名篇。
诸子: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纷纷著说立言,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
辞赋:源于战国,兴于汉,楚辞汉赋,铺陈文采,句式整齐,气势宏大。
诗:汉乐府、晋诗、唐诗、宋诗,诗一路经过演变,烙下时代的印记。
文:春秋时期有外交辞令,战国时期有游说之文,汉代有赋文,直至宋代,古文成为正宗文体,明清则八股文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