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方休:一名东线机枪手的回忆录:1943-1945年》编辑推荐
※东线机枪手的真实讲述,普通幸存者的个体见闻
本书从一名普通的德国东线机枪手的角度出发,描述的是士兵眼中的战争。这本引人入胜的日记以平静的声音讲述了一连串的恐怖故事,没有夸夸其谈,也没有对政治信仰的审视,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地狱并活着讲述他的经历。
※朴实但深具震撼力的刻画,难得的非虚构之作
汉斯原本可以在农场里过完他平凡的一生,却迫于形势投身战争。被战争剥夺平静生活的汉斯无疑是不幸的,可他又幸运地活了下来。在汉斯的眼里,继续坚持还是撤退从不是选择,而是作为一名普通人的本能。
※关注被遗忘的普通士兵群体,填补被遗漏的细节
关于东线研究的书籍和资料大多以指挥官的立场为基准,但普通士兵的挣扎、恐惧和疲倦,以及他们的出身或是各种生活细节却很少有人关注。本书内容为普通士兵的经历,更多关注士兵的日常活动,读者可以轻松地想象出主人公经历的整个场景,深入了解德国机枪手的前线生活。
《东线无线报务员回忆录:1940年—1945年》编辑推荐
战争给德国人带去了什么?
这是一份二战中一名无线电报务员的经历自叙,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讲述者在经历了这么多痛苦之后,但他的语言仍然不失冷静和条理,既不呼天抢地刻意卖惨,也不颠倒黑白歪曲夸大——他只是在向世人展示,时局如何裹挟着德国人卷入战争,而战争又如何颠覆了平民的生活,他从军后曾见识过哪些激烈的战斗,经历过怎样艰难的岁月,又怀揣过何等沉重的思念和悲伤。
作者的经历起伏跌宕,但他叙述语气细腻平和,像低沉大提琴音般,从中溢出浓浓的情感,有他对故土家乡的热爱,有对同胞的深情厚谊,更有对战争的深切憎恶。
小小冰人的翻译,更加原汁原味地体现了战局的紧迫感和人物间的张力。这位高产的军事圈翻译达人,特别偏好这类小人物传记,他总是能洞察原著作者的细微情绪,然后化作更贴切的译制语言展现给中文读者。
该书另有英文版本(Radio Operator on the Eastern Front: An Illustrated Memoir, 1940–1949),也得到了大量好评。
《东线炼狱: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1941年—1942年)》编辑推荐
本书以作者的真实记录,呈现了二战中德国反坦克兵在东线战场上的日常生活与惨痛经历,作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它深刻剖析了当时的挑战与困境,同时展现了普通士兵被卷入战争浪潮的无奈、痛苦与坚韧。通过作者的记录,读者得以深入了解二战中德国军队战场的真实情况,感受那个时代的挣扎和牺牲,必将成为的历史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