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紧跟立法和司法实践,反映法律和法学发展的新动向。在内容设置上,本教材将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密切的法律如合同法、公司法、商标法和法的变化为重点,将作者近年来从事的科研工作和法律实践工作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本教材在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更强调教材的实践应用。
本书可作为靠前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会计、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对法律感兴趣的相关人士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编经济法教程(修订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王宾容,范小华,张颖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教材紧跟立法和司法实践,反映法律和法学发展的新动向。在内容设置上,本教材将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密切的法律如合同法、公司法、商标法和法的变化为重点,将作者近年来从事的科研工作和法律实践工作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本教材在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更强调教材的实践应用。 本书可作为靠前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会计、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对法律感兴趣的相关人士参考、阅读。 目录 作者序 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法的概念和特征 1 1.1.2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 1.1.3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3 1.2 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 5 1.2.1 经济法的地位 5 1.2.2 经济法的作用 6 1.3 经济法的渊源 7 1.3.1 经济法渊源的概念 7 1.3.2 经济法的渊源的种类 7 1.4 经济法律关系 10 1.4.1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10 1.4.2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0 1.4.3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12 第2章 企业法律制度 14 2.1 概述 14 2.1.1 企业的概念 14 2.1.2 企业的分类 14 2.1.3 有关企业的立法 16 2.1.4 企业法人制度 16 2.2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19 2.2.1 概述 19 2.2.2 合伙企业的设立 21 2.2.3 合伙企业财产 23 2.2.4 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 24 2.2.5 合伙企业与第三人 26 2.2.6 入伙、退伙 28 2.2.7 合伙企业的解散、清算 30 2.3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31 2.3.1 概述 31 2.3.2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31 2.3.3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32 2.3.4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34 2.4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35 2.4.1 概述 35 2.4.2 外商投资企业的分类 36 2.4.3 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 38 2.4.4 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 40 2.4.5 组织机构 42 2.4.6 利益分配 44 2.4.7 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与清算 45 第3章 公司法 49 3.1 概述 49 3.1.1 公司概述 49 3.1.2 公司法概述 54 3.2 公司的设立 56 3.2.1 公司设立的原则 56 3.2.2 公司设立的方式 57 3.2.3 公司设立的条件 57 3.3 公司的组织机构 60 3.3.1 公司产权关系分析——股东权与公司法人权利的相互独立和制衡 60 3.3.2 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61 3.3.3 公司董事、监事、不错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65 3.4 公司的股权转让、股份发行与转让和公司债券 67 3.4.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67 3.4.2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69 3.4.3 公司债券 71 3.5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72 3.5.1 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 72 3.5.2 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 73 3.6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75 3.6.1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75 3.6.2 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减 76 3.7 公司解散和清算 76 3.7.1 公司的解散 76 3.7.2 公司的清算 78 第4章 破产法律制度 82 4.1 破产法概述 82 4.1.1 破产的概念和特征 82 4.1.2 破产法的概念和特征 83 4.1.3 破产法的立法宗旨 84 4.1.4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85 4.1.5 破产原因 87 4.1.6 我国破产法的历史沿革 87 4.2 破产申请与受理 88 4.2.1 破产申请 88 4.2.2 破产申请的受理 89 4.3 管理人制度 92 4.3.1 管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92 4.3.2 管理人的选任 93 4.4 债务人财产 95 4.4.1 债务人财产的概念和范围 95 4.4.2 债务人财产的追回和收回 96 4.4.3 他人对债务人财产的取回权 97 4.4.4 债权人的破产抵销权 98 4.5 破产债权 99 4.5.1 破产债权的申报 99 4.5.2 破产债权的确认 101 4.6 债权人会议 102 4.6.1 债权人会议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102 4.6.2 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和召开 102 4.6.3 债权人会议的职权 103 4.6.4 债权人会议的决议 103 4.6.5 债权人委员会 104 4.7 重整制度 106 4.7.1 重整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106 4.7.2 重整的申请和受理 106 4.7.3 重整期间 107 4.7.4 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 109 4.7.5 重整计划的执行 112 4.8 和解制度 113 4.8.1 和解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13 4.8.2 和解的程序 113 4.8.3 和解协议的无效和执行不能 114 4.8.4 法庭外和解 115 4.9 破产清算 115 4.9.1 破产宣告 116 4.9.2 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 117 4.9.3 破产程序的终结 119 4.10 法律责任 120 4.10.1 民事责任 120 4.10.2 行政责任 120 4.10.3 司法责任 120 4.10.4 刑事责任 121 第5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124 5.1 产品与产品质量法 124 5.1.1 产品与产品质量 124 5.1.2 产品质量法 125 5.2 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125 5.2.1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关 125 5.2.2 产品质量标准 126 5.2.3 产品质量的认证 128 5.2.4 国家优质产品的质量管理 129 5.2.5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与社会监督 130 5.3 产品质量义务 132 5.3.1 对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要求 132 5.3.2 对产品的标识要求 132 5.3.3 生产者的其他产品质量义务 132 5.3.4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33 5.4 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 133 5.4.1 民事赔偿责任 133 5.4.2 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35 第6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137 6.1 概述 137 6.1.1 消费者权益的概念 137 6.1.2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 137 6.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137 6.1.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138 6.2 消费者的权利 138 6.2.1 保障安全权 138 6.2.2 知悉真情权 138 6.2.3 自主选择权 138 6.2.4 公平交易权 139 6.2.5 依法求偿权 139 6.2.6 依法结社权 139 6.2.7 求知获教权 139 6.2.8 维护尊严权 139 6.2.9 监督批评权 139 6.3 经营者的义务 140 6.3.1 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履行义务 140 6.3.2 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140 6.3.3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140 6.3.4 不作虚假宣传 140 6.3.5 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 141 6.3.6 出具相应的凭据和单证 141 6.3.7 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141 6.3.8 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 141 6.3.9 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 141 6.4 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141 6.4.1 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41 6.4.2 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42 6.5 争议的解决 143 6.5.1 解决争议的途径 143 6.5.2 承担民事责任主体的确定 144 6.6 法律责任 145 6.6.1 民事责任 145 6.6.2 行政责任 147 6.6.3 刑事责任 147 第7章 法律制度 150 7.1 概述 150 7.1.1 的概念和权特征 151 7.1.2 我国权立法状况 152 7.2 权的主体和客体 153 7.2.1 权的主体 153 7.2.2 权的客体 154 7.3 授予权的条件 154 7.3.1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条件 154 7.3.2 授予外观设计的条件 156 7.4 的申请和申请的审查、批准 156 7.4.1 申请的原则 156 7.4.2 涉外申请 158 7.4.3 涉及国家秘密的申请 158 7.4.4 的申请、审查和批准 159 7.5 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61 7.5.1 权人的权利 161 7.5.2 权人的义务 162 7.6 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162 7.6.1 权的期限 162 7.6.2 权的终止 163 7.6.3 权无效 163 7.7 的实施 163 7.7.1 实施的概念 163 7.7.2 权人实施 164 7.7.3 许可他人实施 164 7.7.4 依照国家的需要指定实施 165 7.7.5 强制许可 165 7.8 权的保护 166 7.8.1 权的保护 166 7.8.2 违反法的法律责任 168 第8章 商标法律制度 172 8.1 概述 172 8.1.1 商标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172 8.1.2 商标法的立法 173 8.2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173 8.2.1 商标权的主体 173 8.2.2 商标权的客体 174 8.2.3 商标的构成要件 175 8.3 商标注册 177 8.3.1 商标注册的概念 177 8.3.2 我国商标注册的原则 177 8.3.3 商标注册的申请 179 8.3.4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180 8.4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181 8.4.1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和续展 181 8.4.2 注册商标的转让 181 8.4.3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182 8.5 商标权的消灭 183 8.5.1 商标权消灭的概念 183 8.5.2 注册商标的注销 183 8.5.3 注册商标的撤销 184 8.6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185 8.6.1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概念 185 8.6.2 商标侵权行为 185 8.6.3 正当使用行为 187 8.6.4 商标侵权的处理 187 8.7 驰名商标 189 8.7.1 驰名商标的概念 189 8.7.2 驰名商标的认定 189 8.7.3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190 第9章 竞争法律制度 194 9.1 竞争法概述 194 9.1.1 竞争法的概念 194 9.1.2 竞争法的特征 194 9.1.3 竞争法的原则 195 9.2 反垄断法律制度 196 9.2.1 反垄断法的概念 196 9.2.2 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 196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