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将法国文物建筑相关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历程等研究资料,分析了广州沙面建筑群早期建筑的建设背景和时代特征,忠实记录B类文物建筑的现场踏勘、修缮设计、活化利用、开放展示的全过程,分为:上篇 保养维护(西风东渐、百年溯源、保养维护)、下篇:室内装修(刨根问底、重焕容光、活化再生)。通过系统梳理、较完整地整合成一份关于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和室内改造的综合性研究记录,为新时代文物的活化提供路径参考。适用于文物建筑修缮同行及兴趣读者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建筑群之法国兵营旧址坐落于沙面大街10号。该处建筑的建设肇始于19世纪90年代,是沙面法租界最早建设的一批建筑之一,距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2001年,“法国兵营旧址”作为广州沙面建筑群中49栋文物建筑之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处文物建筑位于沙面原法租界内,毗邻沙面露德圣母堂,最早由巴黎外方传教会拍得并作为其附属建筑使用。租界时期,建筑几经易手,主要是为外国人提供活动场所的商住建筑。新中国的曙光洒落,建筑褪去了租界色彩,转型成为国企办公地,见证了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等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岁月流转间,其建筑结构和布局也不断调整,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2007年,为迎接亚运会的到来,对建筑进行了文物保养维护与装修,并将现代设施设备引入建筑,先后作为酒店及母婴会所使用。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历史影像中的它常常静默地伫立在露德圣母堂旁,成为一抹淡雅的背景。 时光荏苒,2023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幸承租该建筑,实施了保养维护与装修工程。在其保护活化利用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如下原则: 加大文物开放力度,将百年历史的文物建筑由原来封闭运营的母婴会所修复活化为岭南城市文化交流展示和规划设计的创新场所,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价值,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触媒;坚持修旧如故,修复用“减法”,拆除之前不当的加建改建,去伪存真,恢复100年前的建筑风貌,优选限度地保护历史上的房间布局,功能活化以不改变房屋的历史布局为前提;坚持真实性原则,与岭南传统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岭南柴窑陶瓷、水泥花阶砖、外墙抹灰等,在细节 目录 第1章 沙面法租界 第2章 百年建筑 第3章 建筑艺术 第4章 保养维护 第5章 空间艺术 第6章 室内装修 第7章 活化再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