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区别于其他社会学著作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以社会机制为切入点,在中观尺度解释分析社会学的原理,一反近几十年来社会学研究所被诟病的过“大”或过“小”的问题。社会学理论如过于宏观则难以与现实事件关联,若过于微观琐碎则难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杠杆作用。本书所选用的社会机制的方法正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尺度,既“小”到解释方式是透明的,又“大”到足够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一个“杠杆”。 ☆☆除了新颖的理论角度外,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鲜明的写作风格:简洁、有力、明晰。不同于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本书十分短小精悍,作者目标明确,直指主旨,以极强的逻辑性迅速推进,干脆利落,犹如一场“午后暴雨”。
推荐语 社会机制在当代社会学中的地位,恰如默顿“中层理论”之于上一代的社会学。《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一书高屋建瓴地阐明了一种以社会机制来定义的社会学。这本书简明扼要、例证丰富、风格直率,对于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同仁亦具有很好的导读价值。 ——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社会学和战略学教授
《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一书让我们能够理解个人行为引致社会现象这一过程的动力机制,为真正的分析社会学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必由之路。 ——彼得·比尔曼(Peter Bear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 内容推荐 本书分别从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社会机制和解释理论, 行动和互动,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化, 论因果模型, 定量研究、基于主体模型和社会理论等6个方面入手, 用简朴的语言、日常的生活案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可解释的独特体系, 是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目录 1/1 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2/1.1解释 3/1.2解析和抽象 4/1.3准确和清晰 5/1.4行动 7/1.5社会学的分析传统 10/1.6本书纲要
12/2 社会机制和解释理论 13/2.1社会学理论化的分类 16/2.2覆盖律解释 22/2.3统计学解释 25/2.4机制性解释 32/2.5差别和相似 34/2.6本章回顾
36/3 行动和互动 40/3.1DBO理论 45/3.2社会互动 48/3.3社会互动和有关行为模式 50/3.4由信念调节的社会互动 55/3.5由期望调节的社会互动 58/3.6由机会调节的社会互动 60/3.7机制之串联 62/3.8机制的类型 64/3.9理性选择理论化过程中的工具主义 70/3.10结语
72/4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75/4.1个体与社会: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81/4.2个体与社会之间关联的复杂性 82/4.3期望、信念与行动的社会模式 94/4.4社会结果和群体联系 105/4.5结论与讨论
108/5 论因果模型 108/5.1社会学中的因果模型传统 112/5.2社会学理论与因果模型 115/5.3预测准度意味着一切吗? 117/5.4因果模型、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果 121/5.5概要与结论
123/6 定量研究、基于主体的建模和社会理论 127/6.1定量研究与基于主体的建模 129/6.2社会互动和青年失业率 133/6.3摆脱失业状态:统计估算 142/6.4一个简单的基于主体的失业模型 147/6.5经实证校准的基于主体的失业率模型 154/6.6总结
156/ 7 尾声
166/ 参考文献
189/ 索引
208/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