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搭建了研究选择性(行政)执法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对我国法院司法实务中与选择性执法相关的裁判文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美国法院有关选择性执法的经典判例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本书还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选择性执法存在的动因,并分别从立法规制与司法审查两个角度分析了规制选择性执法的具体途径。 目录 第一章 选择性(行政)执法概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概念边界 一、行政执法的不同概念界定 二、本书对行政执法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选择性(行政)执法的概念边界 一、选择性执法的概念建构 二、选择性执法中的几组理论概念 三、选择性执法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第二章 本土实践:我国法院判例中的选择性执法问题 第一节 我国法院判例中选择性执法的概念认知 一、法院对选择性执法的概念认知 二、原告对选择性执法的概念认知 三、被告对选择性执法的概念认知与回应 第二节 我国法院判例中选择性执法的证据问题 一、原告提出证明选择性执法的证据 二、被告提出的选择性执法抗辩证据 三、法院对选择性执法的证据认定 第三节 我国法院判例中选择性执法的裁判理由 一、相关的数据统计 二、法院否定存在选择性执法的判例 三、法院肯定选择性执法存在的判例 第三章 域外实践:美国法院对选择性执法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美国选择性执法司法认定标准概述 一、美国选择性执法案件的主要特点 二、关国选择性执法司法认定标准概况 三、美国选择性执法司法认定标准的演进简史 四、选择性执法案件中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 第二节 选择性执法司法认定标准中的歧视效果争议 一、相同情形证明的争议 二、证据开示标准的争议 三、间接证据证明力争议 第三节 选择性执法司法认定标准中的歧视意图争议 一、歧义意图是否属必证要件的一般争议 二、歧视意图要件在平等保护类案件中的确立 三、降低歧义意图证明难度的尝试 四、歧视意图要件在选择性执法案件中的适用 第四节 选择陛执法司法认定标准中的不合理群分标准争议 一、不同群分标准下美国法院的审查强度 二、可疑或准可疑群分标准范围过窄的争议 三、群分标准下个人权利的保护 第四章 一般规制途径:选择性执法的动因与应对 第一节 政策型选择性执法及其动因 第二节 成本型选择性执法及其动因 一、直接执法成本的约束 二、间接执法成本的约束 第三节 回应型选择性执法及其动因 第四节 选择性执法的一般规制途径 第五章 具体规制途径1:选择性执法的立法规制之道 第一节 现行立法中选择性执法的立法现状 一、选择性执法相关立法表述的梳理 二、选择性执法相关立法表述的重塑 第二节 现行立法中选择性执法的程序规制 一、行政执法相关程序立法的现状 二、行政执法程序立法中对选择性执法的规制 三、选择性执法程序立法规制的完善 第三节 现行立法中选择性执法的违法性认定依据 一、羁束型选择性执法的违法性认定依据 二、裁量型选择性执法违法性的认定依据 第六章 具体规制途径2:选择性执法的司法审查思路 第一节 选择性执法中的“相同行政违法行为” 一、行政违法行为成立要件的判断 二、行政违法行为情节要件的判断 第二节 选择性执法中的“不同行政处理方式” 一、纯羁束性授权下的选择性执法 二、纯裁量性授权下的选择性执法 三、混合性授权下的选择性执法 第三节 选择性执法的分区域司法审查思路 一、形式合法与实质合法的界分 二、选择性执法的分区域司法审查 附录:法院回应选择性执法问题的裁判文书汇总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