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疫证治例》五卷,清代朱增籍撰,成书于光绪十七年(1891),刊于光绪十八年。朱增籍,字兰台,约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湖南湘乡(今属湘潭)人。初习儒,后从王平石学医,精研张仲景《伤寒》《金匮》,颇见六经要旨。因疫病流行,溯厥病由,悟出沴入口鼻,直干气道,与伤寒始异终同,出入不外乎六经之理。治疗上也多遵从六经分证,辨疫证为太阳疫、阳明疫、少阳疫、太阴疫、少阴疫、厥阴疫,并自创芦根方。《疫证治例》五卷全面体现了朱氏的治疫经验。卷一至卷三载疫病论、邪留中道治例以及六经证治例,逐条分析疫证,并附方药。卷四、卷五载临床验案,书末载备录方和备急方。全书共载验案61则,方154首。该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理论、验方、验案详实的治疫专著,对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尤其是疫病防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卷一 疫病论 卷二 邪留中道治例 太阳证治例 阳明证治例 少阳证治例 卷三 太阴证治例 少阴证治例 蹶阴证治例 附瘟病治例 卷四 诊邪蕴蒸肌表服芦根方表解而人腑之邪不随之而解通其里余邪复还表而解一则 诊邪与正气混合游行上下服芦根方微汗疹出病似小愈加托里药乃得大汗全解一则 诊邪缠绵日久欲出不能服芦根方表气通汗出发疹渐解一则 表气通里气随通下血块一则 里气通下黑水而表气随通一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