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球的故事(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美)房龙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地球的故事》是著名通俗历史学家、科普作家房龙的经典作品,该书讲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以及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聚焦于茫茫宇宙中独行的地球,我们随着房龙的讲述体验了一场恢弘而精彩的环球旅行,从多姿多彩的欧洲到古老神秘的亚洲,从高山之巅到海底深渊,从历史到未来……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写作”,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诙谐,寓教于乐,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房龙(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地球上的人类 第二章 地理学的定义 第三章 地球的特点 第四章 地图:山高水长 第五章 地球上的四季 第六章 大陆:在水一方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 第八章 希腊: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 第九章 意大利:海陆两栖占地利 第十章 西班牙:非洲和欧洲的战场 第十一章 法国:一应俱全 第十二章 德国:蜗行牛步 第十三章 荷兰:沼泽变帝国 第十四章 英国:岛小人稠 第十五章 俄罗斯:非亚非欧 第十六章 亚洲的发现 第十七章 亚洲与世界 第十八章 中亚高原 第十九章 西亚高原 第二十章 阿拉伯:无所适从 第二十一章 印度:天人合一 第二十二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二十四章 澳大利亚:天之养子 第二十五章 非洲大陆:莫衷一是 第二十六章 美洲大陆:天之骄子 第二十七章 新大陆 序言 前言 10年前,你给我寄了封 信,今天,我才给你回信。 你在信中写道: 我们学校很重视地理课 。我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及 其国界,各种各样的大城市 及人口数量,我还学了所有 大山的名称以及它们有多高 ,每年输出多少煤。可是对 于这些,我学得快,忘得也 一样快。请你给我们写一本 有点用处的新地理书,好不 好?把所有的大山、大城市 、大洋都画到地图上,然后 只要告诉我们:住在这些地 方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 会在那里,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在做什么一把人感兴趣 的故事都写进地理书里。这 样我们才能都记得住…… 而我与往常一样,一接 到你的要求就急于效劳。我 现在转过身来,说:“我亲 爱的,给你,这就是你要的 书!”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导语 《地球的故事》不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是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本通俗读物,将世界各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语言生动,趣味盎然。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房龙,旨在普及地理知识,讲述地理故事,唤起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书译者张白桦有丰富的科普、少儿读物翻译经验,译文准确简洁,通俗流畅,富有趣味,适合青少年阅读。 这本书力图展示,为了获得与自身有限的能力相当的舒适、饱足和幸福,人类是怎样去适应环境,反过来又是如何重塑自然来满足自我的。 精彩页 很久以来,人们对这个定义深信不疑: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暗色物体,悬于宇宙之中。就让我们从这个定义谈起吧。 地球不是“球体”,也不是球形的,而是与圆球体最接近的、两极略平的“椭球体”。怎么找“两极”呢?你拿一根织毛衣的针穿过一个苹果或者橘子的中心,把它竖在自己面前,针穿出的地方便是“两极”啦。地球的两极,一个在深海之渊(北极),另一个在高山之巅(南极)。 也许你物理老师实验室里的一个装置就可以给你展示,一粒微尘自转的时候,两极也自然变扁。问问你的老师就行,省得你亲自跑到子午圈去量了。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行星。“行星”这个词是从希腊人那里继承来的。希腊人观察到(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观察到),有些星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行,有些星星却纹丝不动。所以,他们把前者称为“行星”或者“流浪星”,把后者称为“恒星”。因为没有望远镜,他们无法跟踪到它们的运行情况。至于“星星”一词,我们无法考证它的词源,不过可能跟梵文的一个词根有关,而这个词根又跟动词“点缀”有关。倘若真的是这样,那星星就是“点缀”整个太空的小火苗,这个描述太美丽、太贴切了。 地球围着太阳转,从太阳那里汲取光和热。鉴于太阳的体积是太阳系内全部行星体积总和的700多倍,太阳表面的温度也高达6000℃左右,所以,地球向邻居借用这么一点舒适,完全不必感到不安,毕竟这么点光和热,对太阳而言完全微不足道。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一小块平坦干燥的碟状陆地,周围被汪洋大海团团围绕,像小孩子手中断了线的气球似的高悬天际。少数更开明的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是首批敢于违逆教士的教义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斩钉截铁地认定该理论有误。经过几个世纪艰难而执着的思考,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地球并非纹丝不动地悬在空中,确切地说,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反,它围绕着一个比它的体积大得多的星球——就是那个被唤作太阳的星球在宇宙间漂流,飞行的速度还挺快。 与此同时,这些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还指出,其余那些以所谓“纹丝不动的星星”作为背景,好像是围绕着我们旋转发光的小星体,其实它们也是行星,是我们的伙伴,也是太阳母亲的孩子,也遵循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法则,譬如固定的作息时间,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万一出现偏差,便会毁于一旦,等等。 在罗马帝国濒临覆灭的200年间,知识分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假说,视其为无须辩驳、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在5世纪初,教会的势力日益强大,再宣传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那可就性命难保了。可是我们对他们不必苛责,因为基督教最早的皈依者大多出身于鲜有机会接触新学说的阶层。不仅如此,他们还坚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届时耶稣即将为了他的子民重返受难地,对人的善恶做出末日审判。所有的人都将亲证耶稣在荣光中的回归。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这样推理没有错。这样一来(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地球必然是扁的。否则耶稣就得现两次身了,一次去西半球,一次去东半球。这样荒谬绝伦、亵渎神灵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P9-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