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意在从媒介学的角度对当前的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评、读解,考察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媒介批评的方法。《媒介批评》已出版十辑,其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大众媒体从业者提供针对当代媒介的评论性言论和交流近期新学术资讯平台的办刊方针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在媒介批评与研究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媒介批评》(第十一辑)的“核心话题”是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简称“B站”)研究,几篇文章从传播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角度,探究“B站”这一当下热门的青年亚文化网络聚集地,内容涉及B站跨年晚会、鬼畜视频、民间话语、民族乐器热等。除核心话题外本辑仍保留传统栏目:“偶像评论”对棉花俱乐部和哈莱姆爵士乐做了介绍和研究,对当下热门的“流量明星”问题进行探讨,对中日韩偶像团体养成产业进行比较和分析;“实证研究”讨论了互联网“用户气泡”问题、上海非物质文化传播问题、以G20元首外交为例的政治传播问题;“图像与视觉文化”从名画《维纳斯与丘比特的寓言》展开,分析了欺骗的隐喻和拟人观念的变迁;“新媒介学理”聚焦微信,研究了公众号内容的产生以及透视了老年人的微信交往;“疫情之下”专题聚焦疫情时期的在线教育等。此外,还有“影像批评”“一种描述”等栏目。内容丰富,论说精彩。 目录 核心话题: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研究 哔哩哔哩:从“圈地自萌”到“青年文化乐园”——Z世代青年网络文化发展启示 隔膜和破壁——B站跨年晚会的“家庭剧”式分析 论B站中的民间话语 鬼畜狂欢:B站鬼畜视频话语形态分析 偶像评论 化外之音:棉花俱乐部和哈莱姆爵士乐(1927-1931) 流量人生 梦想的生意:中日韩偶像团体养成产业比较 实证研究 “用户气泡”:社交网络使用中用户的异质性生产——基于k—means聚类的实证分析 基于报道文本的上海市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证研究 认同理论视角下的政治传播研究——以中国在二十国集团的元首外交为例(2015-2019) 图像与视觉文化 “欺骗”的隐喻和拟人观念的变迁——《维纳斯与丘比特的寓言》研究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交织——梅洛-庞蒂艺术美学中的“深度”问题研究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中的人文主题 新媒介学理 “顾爷”微信公众号软文广告的内容生产分析 城市“老漂族”微信使用与人际交往透视 谁是作者:人工智能时代著作权的认定与保护一种描述 《人类世》:生态政治的审美再现 边缘与游离:非虚构写作者的职业身份认同研究 疫情之下 疫情下在线教育的仪式价值解构与重构 载体和内容:从疫情期间“报纸停刊”谈开去 影像批评 影戏观的嬗变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出场学派”——从《影戏杂志》(1921-1922)到《电影杂志》(1924-1925) “第三电影”、《燃火时刻》与拉丁美洲的纪录影像实践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