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效陪伴
分类
作者 (美)约翰·达菲//托马斯·费伦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养育孩子,许多父母有一种错误倾向——表面上陪在孩子身边,实际上是“隐性失陪”。父母要么玩手机、追电视剧,要么做着自己的工作……当孩子想与父母沟通互动时,父母也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即使双方近在咫尺,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在乎。
这样的陪伴是无效陪伴。时间长了孩子很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不爱交流等问题。双方也亲情淡漠、缺乏信任、难以沟通,成了两个世界的人。最终,亲子之间消极甚至破坏性的关系开始了。
有效陪伴不是空间上的共处和时间上的堆积,而是心与心的互通、行与行的互动,也就是“情绪同频,关注同在,共同成长”——时时刻刻体会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需求,参与孩子的活动,看到孩子的改变,收获和记录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父母的用心和参与度,是衡量陪伴是否有效的标准。这种用心和参与度,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真切的爱,从而真正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比上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方式,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无效陪伴及其危害,什么是有效陪伴以及如何有效陪伴,结构简单,逻辑清晰。
作者还大量引用自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实践案例,并提供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更适合普通读者和家庭作为教育参考书。
本书为父母和孩子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相处之道,是一部系统指导父母改变教育方式的革命性著作。
作者简介
约翰·达菲,著名实验宏观经济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经济学系教授。他于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匹兹堡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莫纳什大学、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等学术机构任职或访学,多年来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Economic Journal)、《博弈与经济行为》(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版)中“实验宏观经济学”词条的撰写人,并参与了《实验经济学手册》(第2卷)、《计算经济学手册》(第2、4卷)等书的编写,是当前实验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领军学者之一。
目录
概述
什么是真正的有效陪伴
激进的乐观主义
足够好的少年
我眼中的青少年
能力和韧性
试试这个冥想练习
第一部分 小小少年的狂野世界
数据太多,过滤太少
这里不是堪萨斯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社会安全感的缺失
脱离父母,告别昨天
青春期叛逆的本质
与孩子谈谈性
亲密:不仅仅是勾搭
身体形象:更衣室霸凌
如何对待同性恋问题
第二部分 细数无效管教的损招
无效管教1:说教
鲍勃的故事
无效管教2:“替孩子过日子”
无效管教3:管头管脚
内幕消息
无效管教4:窥探
无效管教5:小瞧了孩子
小心措辞:不要嘲笑97磅重的体弱少年
无效管教6:视而不见
何时寻求帮助
无效管教7:评头论足
你的育儿剧没有观众
无效管教8:抑制孩子成长
无效管教9:溺爱
无效管教10:过度放纵
“酷父母”:自由式家庭
无效管教11:贿赂
无效管教12: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爸爸们面临的挑战
无效管教13:等待
第三部分 细品有效陪伴的妙招
有效陪伴1:父母的自负心理战
别扯到你自己身上
愿望清单
情绪管理的榜样:原谅我,爸爸
挖掘你的直觉
有效陪伴2:争取加分项
给“情感账户”充值
简单致谢
欢笑的多重好处
走出舒适区,陪孩子参加音乐会
有效陪伴3:沟通和互动
有效陪伴和无效管教:音乐的力量
亲子互动的其他方式
充分利用每一刻
亲子和友谊
转移能量
重启沟通
让父母少跟我啰唆
有效陪伴4:呵护时刻
远离手机
你会给孩子发短信吗
向上看
有效陪伴5:心态平静,后果明确
纪律处分
惩罚、奖励、后果
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范文
何时说不:听从直觉
有效陪伴6:顿悟时刻
喜爱和赞赏
每日冥想
找到强项所在的角落
支持孩子的兴趣
与青少年对话
培养自控能力
如何教养“怪孩子”
转向你的孩子
有效陪伴7:改变自己
榜样的力量
你是孩子的榜样吗
有效陪伴8:拒绝无效陪伴,父母担纲顾问
被震撼到了
有效陪伴效果佳
有效陪伴可以不完美
结语
作者小传
致读者
序言
“去你的,爸爸!”这个
小小少年胆大气粗,眼睛里
充满了怒火。
“乔什,我告诉过你,别
这么跟我说话。现在我们要
和达菲博士谈谈你的成绩。
你在数学课上表现怎么样?
你妈妈说,她给老师发了邮
件。她似乎很焦虑。”
“很好,我做得很棒!”
“是吗?你的老师似乎不
这么认为。”
乔什嘲弄和模仿式地回
应说:“是吗?你的老师似
乎不这么认为。”
乔什的爸爸杰克对我说
:“看,达菲博士,这就是
我的下场。我提前下班,为
了他坐火车过来,结果就是
这样。这孩子总是这样!”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心
理医生,我委婉地请杰克离
开房间,想单独和乔什谈谈
。希望父子俩暂时分开,能
让事情平息下来。
“去你的!”爸爸离开的
时候,乔什还冲着他嚷嚷。
我热爱我的工作。
“你对爸爸太刻薄了,你
不觉得吗?”
“天啊,在我抛弃他之前
,他早就把我踢出局了。我
对天发誓。”
在我抛弃他之前,他早
就把我踢出局了。哇!我知
道乔什说的是实话。当我问
他具体是什么意思时,他咆
哮道:“一想到这些事儿就
闹心。他对我所做的一切评
头论足,就因为他有一次抓
到我吸大麻,大概三个月前
。从那之后,他对我就不再
有说有笑了。以我上次的成
绩单为例,除了《现代欧洲
》,我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是
优秀和良好,但《现代欧洲
》是他唯一想谈的课程。糟
透了,伙计。他好像很讨厌
我。他曾经是个不错的人!
他以前很冷静。而现在,我
只想溜进屋里躲开他。”
这段对话发生在几年前
,那天乔什给我上了一课。
坦率地说,从那以后,他的
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我
知道他很真诚,也很痛苦,
他巧妙地把这种痛苦伪装成
了愤怒。他怀念那些“父慈
子孝”的日子。他怀念他们
过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在
他眼前,在很短的一段时间
内,他的爸爸开始了“无效
管教”,越来越心胸狭窄,
爱评头论足,而且脾气暴躁
。爸爸失去了儿子的信任,
儿子也失去了爸爸的关爱。
心碎了一地。就像爸爸对乔
什的行为感到困惑一样,乔
什也对爸爸的变化表示不解
。爸爸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
生气了?为什么爸爸总是那
么严肃?持续不断的“严刑
逼供”是怎么回事?我们以
前的快乐都去哪儿了?
所以,有时候乔什实际
上放弃了挣扎,接受了已经
改变的事实,由于某些原因
,爸爸对他来说不再像以前
那样“有效”了。爸爸也对自
己的“无效管教”听之任之。
随着父子之爱和信任慢慢被
侵蚀,他们之间的心墙也慢
慢竖立起来。随着每一次无
效互动,这堵墙变得越来越
高、越来越坚固。很快,这
段曾经充满关爱的关系充斥
着愤怒、严厉和疏远。父子
冲突完全定义并吞噬了亲子
关系。大家可能对乔什和爸
爸之间的家庭冲突场景司空
见惯。如果是这样,相信我
,事情不一定非得这样。
在那次与杰克父子进行
过谈话之后,我一次又一次
地目睹了类似的家庭冲突。
总的来说,我已经意识到,
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可救药”
,而是父母往往“先发制人”
。我们带着评判、恐惧和自
负攻击孩子。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都在进行“无效管教”
,而我们的孩子也只是以牙
还牙而已。
说明:为了保密,序言
中所有人的身份信息都已做
了更改。
导语
从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到《福克斯新闻》和《今日秀》,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在极力推荐约翰·达菲博士的这部力作。
通过本书,你可以与孩子享受一种建立在真正有效陪伴、明确期望、冷静沟通基础上的健康和令人满意的新型亲子关系。
在许多“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管头管脚却赞赏不足的当下,达菲博士的分步指导法是抚养青少年的一种革命性创新。
后记
我希望你现在就觉得,
作为一个十几岁孩子的父母
,你的职责更加明确了。你
现在有了一张有效陪伴的蓝
图,知道自己能做些事情培
养孩子的能力和自尊。你知
道如何加强自己与孩子间的
关系,这样就能抵御孩子在
青春期可能遇到的任何风暴
。最重要的是,你现在可以
带着敬畏和惊奇的心情去感
受你那不可思议的孩子,你
那了不起的少年。
我最喜欢杰出心理学家
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说过的一句话:“只
有在个体差异被欣赏、爱被
公开展示、错误被用来学习
、沟通很开放、规则很灵活
、责任就是树立榜样、诚实
地付诸实践的氛围中,价值
感才能蓬勃发展。”
这看起来很简单,不是
吗?萨提亚博士的话强调了
欣赏、沟通、学习、树立榜
样等元素对价值感的意义,
其实这些都是有效陪伴的表
现。我们将其运用到育儿工
作中,得出的结论是:父母
的有效陪伴可以让孩子感觉
自己有能力、有价值。
我对你的祝愿是:在孩
子十几岁的时候,和他们建
立一种温暖、有爱、令人愉
悦、妙趣横生的关系。我希
望你们一起面对的挑战很少
,却收获颇丰。我希望你能
体验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爱
带来的快乐,即使是在最黑
暗的时候也无妨。我希望你
花在管教和冲突上的时间湮
没在了家人的谈笑风生中。
我希望你每天花点儿时间感
激孩子出现在你的生命中,
并用惊奇的眼光看待他们。
拥抱快乐。放下恐惧。
做一个有效陪伴的家长
书评(媒体评论)
“达菲的育儿建议源于激
进的乐观主义,这是一种实
用主义精神,本质上是把恐
惧和控制的需要转变成希望
和积极的结果。达菲推荐大
家随时做好准备,以开放的
态度面对改变的可能性。”
——《出版人周刊》
“在本书中,达菲将父母
的自我反思练习与他自己在
职业生涯中为青少年和父母
提供咨询的智慧之言结合在
一起……并为青少年独特的
心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科克斯书评》
精彩页
什么是真正的有效陪伴
青少年时期貌似和孩童时期大不相同,不是吗?童年时期的许多细腻、温和、圆润等特征已经被更具棱角的身体线条、肌肉、身高和发型所取代。在青春期前期,孩子的个性似乎更尖锐。十几年来,他们一直笑容可掬,可如今,眉宇间承载着一股沉重、深沉和阴郁。你害怕孤独或沮丧降临到他们身上。他们的外貌变化,只是冰山一角,不是吗?他们要做与众不同之事,他们变得自负,喜怒无常,难以捉摸,让人担忧。他们肯定没以前那么快乐了。他们与你的关系也没以前那么和谐了。到底发生了什么?相比之下,到目前为止,你们在一起的生活几乎是幸福的,充满了乐趣和笑声、学习和分享。而分享的部分,现在似乎真的缺失了。他们似乎真的不想和你说话,也不想与你分享。他们貌似在疏远你、回避你。他们的卧室是一个保险库,里面装满了你不再知道的秘密和谜底。你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为失去一个非常活跃的人而悲伤,而这个人,你能听到他打呼噜、打电话,或者大步走向楼上的浴室。你会感到无力和恐惧。你听过,也读过,对青春期的恐惧会贯穿孩子的生活。但你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幸免于此,结果还是如期遭遇。然而你内心深处知道事情不一定非得这样。
如果你产生了共鸣,那就对了。纵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同样的情况在你与你父母的关系中发生,也在他们与他们父母的关系中发生,你这么想,那也对了。不一定非得这样。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看到了家庭的变化。在我的工作中,我很幸运地目睹了青少年及其父母以健康的方式重新建立联系,为各方面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是的,抚养青少年的差事,有时会困难重重,但我知道,如果以截然不同的正确方式感知这些年的历程,你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再次邂逅欢乐的时光。
但我发现,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总体上对青少年抱有偏见。每个星期,我都会和前来寻求帮助的父母交谈,他们经常挤眉弄眼地解释自己的困境:“嗯,你懂的,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人们的假设是:一旦孩子跨入青春期,他们就变得对立、挑衅、难相处、不值得信任、不怀好意。人们将这一切都归罪于他们的年龄。实际上,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比其他任何群体都严重。总的来说,这些偏见是不正确的。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他自己的背景故事和环境细节,这些都成就了他现在的独特个性。但是,没有一个青少年是坏孩子,他们都不是坏家伙。我们知道,在内心深处,即使是孩子最消极的行为,也暗示着某种东西,而不是与生俱来的邪恶。
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一些父母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看到一些父母很少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积极的尊重。我常常在想,父母们是否还记得自己也曾是十几岁的孩子,也曾穿梭于跟现在的自己一样疲惫不堪的父母和其他不信任自己的成年人周围。我们现在都已经为人父母,不能这么快就忘记过往。 现在,我不确定的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有必要紧紧抓住青春期的恐惧呢?难道这是一种文化吗?每个人对青少年都有恐惧感,所以,青春期恐惧已经成为一种育儿文化,我们也许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慰藉。当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该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口,比如,“嗯,就像书里说的,她处于青春疯狂期,我能怎么办呢?”不管怎样,我认为,如果我们改变观念,把我们的青少年视为与众不同的个体,那么,管教他们就不会那么令人生畏,而是会变得更加愉快。大家一起共勉吧!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