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列子》又名《冲虚经》,为战国前期思想家列御寇所撰.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目前有名的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包括天瑞篇、黄帝篇、周穆王篇、仲尼篇、汤问篇、力命篇、杨朱篇和说符篇,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言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辑录而成的。该书共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可谓是异彩纷呈。此外,书中大量的关于古代养生与气功的论述,颇值得后人研究。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一般被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精华》一书,选录了《墨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有名篇章,内容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以及典例阐幽五个部分,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墨子的思想。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