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雪亭禅师学养深厚,知识广博,对于佛学、儒学、道学、哲学,都能信手拈来,融汇贯通。 2.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研究儒学者讳言阳明近禅,研究佛学者不涉及儒家,本书会通三教,通过文本分析和理论阐释,详细说明了阳明心学与佛学的因缘。 3.面向大众,贴近时代。每一讲都能联系人生与社会实际,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4.书稿真实还原了讲座时的场景,语言生动活泼,饱含情感,穿插着大量丰富有趣的故事,讲演者答疑解惑,与听众互动频繁,所有这些都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从佛学的角度解读阳明心学的讲演集,共分为七讲,前两次是三人会讲,其他五次由雪亭主讲。作者认为,阳明心学萃取儒释道精华,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应当以阳明心学为切入点。雪亭禅师通过平实、浅近的语言,生动、深刻、具体地讲解了王阳明的生平与核心观念——“心外无物”“四句教”“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并通过文本分析和理论辨析,指出阳明心学以禅学为理论来源之一,二者可以相互贯通。 在此基础上,雪亭禅师研判当代人的心理状况。他认为,由于文化缺失、信仰缺失,很多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表现为抑郁,亢奋,人格分裂;而要治疗亚健康,阳明心学是一剂良药。作者分享了自己与同仁学习阳明心学的过程和成果,富有启发性,可供借鉴。 目录 第一讲 阳明心学三人谈 一、阳明心学兴起的原因 二、“格物致知”详解 三、“四句教”的真精神 四、“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 五、后天教育对良知的作用 六、现代人的“知行合一” 七、王阳明与“真三不朽” 八、“此心光明”与“看破生死” 第二讲 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的践行 一、格物致知 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三、寻找良知 四、“龙场悟道”,悟的什么 五、“事上磨”,还需要有智慧 六、“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 七、三立可以成为人生目标 八、答疑解惑 第三讲 阳明心学精华直取 一、心学何以如此热 二、从“此心光明”看王阳明的生死观 三、心学的理论节点 四、“四句教”的本质是禅心 五、“心外无物”与“万法唯心” 第四讲 阳明心学是时代心理良药 一、应时而兴的阳明心学 二、立志成贤圣 三、“格物致知”是自我认识的金钥匙 四、真三不朽 五、知行关系的历史探索 六、“知行合一”的内涵和价值 七、“致良知”与“四句教” 八、答疑解惑 第五讲 阳明心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很好抓手 一、三立是人学 二、“格物”与“明心见性” 三、“岩中花树”与“心物一元” 四、“致良知”与“本自具足” 五、“四句教”与心体 六、“知行合一”与“心行一致” 七、死亡是换件衣服 第六讲 阳明心学萃取儒释道精华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 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与看破生死 三、“格物致知”与“参悟自性” 四、“知行合一”与“解行相应” 五、“致良知”与佛心的净化 六、成功必须事上磨 七、答疑解惑 第七讲 禅解阳明心学 一、生死观 二、格物是参悟的过程 三、心学的实践论 四、致良知的道德起点 五、圣贤皆从困苦而出 六、答疑解惑 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洗心禅寺首座开讲,从佛学角度解读阳明心学,对治当代人的精神亚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