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和土地利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将杜能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的分布。核心内容包括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均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该理论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学的创始,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城市房地产的研究上。
前言
第一章 城市土地经济学:引论和述评
第二节 引言
第二节 1900年以前的土地价值理论
第三节 1900年以后的城市土地价值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定义
第二章 住户的均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个人均衡的图示解
第三节 个人均衡的数学解
第三章 农业地租函数和城市厂商的竞价曲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农业地租和土地利用的简单模型
第三节 厂商均衡
第四节 城市厂商竞价曲线的推导
第五节 用竞价曲线表示的城市厂商均衡
第四章 居民的竞价曲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用图解法推导竞价
第三节 竞价曲线的数学推导
第四节 用竞价曲线表示的个人均衡
第五节 居民、城市厂商的竞价曲线和农业竞租曲线: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五章 市场均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简单博弈解
第三节 土地使用者的空间序列以及边际和均衡价格-区位对
第四节 斜率排列顺序不变的竞价曲线的一般化博弈均衡解
第五节 斜率排列顺序不固定的竞价曲线的博弈均衡解
第六节 市场结清:考虑数量的解法
第七节 地块的形状
第六章 模型应用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摩擦成本最小化假设
第三节 收入、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第四节 分区
第五节 理论及应用模型的经验验证
第六节 城市形状
附录A 联立方程解
附录B 个人地块的形状
附录C 收入和距离与土地支出的回归分析
附录D 古典的消费者均衡
附录E 温戈:《交通和城市土地》
附录F 对第二章的注释
附录G 对第三章的注释
附录H 对第四章的注释
附录I 对第五章的注释
主题词及作者索引
(一)
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朗索于1954年、1956年和196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建筑学学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作为教授和系主任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工作,1962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做访问教授,1963~1965年,任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阿朗索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校;1976年又回到哈佛,任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被命名为理查德·萨尔顿斯塔尔人口政策教授,1983~1984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除了学术工作外,阿朗索还是众多机构,包括美国商务部、农业部、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行动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和顾问。阿朗索曾于1993年10月来中国北京参加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在那一届的区域科学国际研讨班上授课。1999年2月11日,威廉·阿朗索去世,享年66岁。
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von Thunen)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之分布。他的学术兴趣还包括人口统计变化动态,尤其是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人口问题,比如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和健康,欧洲的区域-城市人口迁移模式,美国社会种族统计调查等。为激励区域科学同仁以阿朗索的精神承担创新性工作,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于1999年11月设立威廉·阿朗索纪念奖。
(二)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出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其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