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把描写长江的历代诗赋按内容分成五辑,只是着眼于其最重要的主题倾向,并希望读者因此获得眉目清晰的阅读印象。其实五辑作品的内容互相交叉,彼此渗融,很难截然区分。 作者简介 莫砺锋,江苏无锡人,1949年生,研究生学历,1984年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新闻出版署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唐宋诗学、宋代理学与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学术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文学史沉思拾零》等。其他著作有《浮生琐忆》《莫砺锋诗话》《漫话东坡》《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宁钝斋杂著》《诗意人生》等。主编教材有《中国文学史·宋代卷》。编译有《神女之探寻》。 目录 绪言 第一辑 一泻千里,东奔入海 大江赋 明·薛章宪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长江二首 唐·杜甫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楚江怀古 唐·马戴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苏轼 过扬子江 宋·杨万里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 宋·杨万里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九日渡江 明·李东阳 江上 清·王士稹 夜月渡江 清·沈德潜 第二辑 五湖九派,气象万千 三峡 南朝宋·盛弘之 巫山赋 宋·苏辙 洞庭赋 宋·夏侯嘉正 泛彭蠡赋 明·李梦阳 石钟山记 宋·苏轼 金山赋 明·盛恩 入彭蠡湖口 南朝宋·谢灵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朝齐·谢朓 登黄鹤矶南朝 宋.鲍照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登高 唐·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汉江临泛 唐·王维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晚泊牛渚 唐·刘禹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真州绝句 清·王士稹 巫山一段云 五代·李珣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宋·苏轼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张孝祥 锦堂春·燕子矶 清·归庄 二郎神·登燕子矶秋眺 清·朱一是 第三辑 人文景观,流光溢彩 屈原宅赋 宋·晁公迦 八阵图赋 元·杨维桢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滕王阁记 唐·王勃 阅江楼记 明·宋濂 禹庙 唐·杜甫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楚城 宋·陆游 黄鹤楼 唐·崔颢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宿甘露僧舍 宋·曾公亮 金山寺 宋·王令 题落星寺 宋·黄庭坚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韩元吉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 清·徐之瑞 第四辑 江声万里,歌咏千秋 涉江赋 明·赵东曦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朝齐·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南朝齐·谢朓 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朝梁·范云 晚出新亭 南朝陈·阴铿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长干行 唐·李白 夔州歌十绝句(其七) 唐·杜甫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晚次鄂州 唐·卢纶 题金陵渡 唐·张祜 润州听暮角 唐·李涉 虞美人 南唐·李煜 八声甘州 宋·柳永 桂枝香宋·王安石 离亭燕 宋·张昇 游金山寺 宋·苏轼 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 宋·陆游 卜算子 宋·李之仪 相见欢 宋·朱敦儒 水龙吟·登建康赏尘争 宋·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烛影摇红·京口渡江怀古,用耒边词韵 清·赵吉士 第五辑 大战长江,与天同休 江赋(节录) 晋·郭璞 长江赋 宋·李觏 长江天堑赋 明·郑棠 一江赋 明·祝允明 滟灏堆赋 宋·薛绂 荆门赋 明·刘彦呙 赤壁赋 宋·苏轼 后赤壁赋 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扬子江 宋·文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