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系统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上册(第1~8章):第1章简要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的发展历程;第2章介绍干涉测量和综合孔径的基本原理及傅里叶变换原理;第3章分析干涉仪响应和测量方程,讨论互相关函数和互功率谱的关系;第4章介绍坐标系统和一些重要参数,构建了统一的阵列定标框架;第5章介绍综合孔径阵列的天线构型和观测仪器;第6章介绍接收系统响应;第7章介绍模拟接收机设计及其主要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8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相关器。 本书全面丰富地介绍了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技术,其分析方法具有一般性,适合作为射电天文、天体测量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适合作为射电望远镜设计制造、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干涉测量的原理、方法,可靠分析干涉测量数据的参考书。 目录 (上册) 1 介绍与历史回顾 1.1 射电干涉的应用 1.2 基本术语与定义 1.2.1 宇宙信号 1.2.2 射电源的位置和命名法 1.2.3 宇宙信号接收 1.3 射电干涉测量的发展 1.3.1 综合孔径技术的发展 1.3.2 迈克耳孙干涉仪 1.3.3 早期的二元射电干涉仪 1.3.4 海面反射干涉仪 1.3.5 相位切换干涉仪 1.3.6 光学认证与定标源 1.3.7 角宽度的早期测量 1.3.8 早期巡天干涉仪及米尔斯(Mills)十字阵 1.3.9 厘米波太阳成像 1.3.10 强度廓线测量 1.3.11 谱线干涉测量技术 1.3.12 地球自转综合孔径成像 1.3.13 综合孔径天线阵的发展 1.3.14 甚长基线干涉仪 1.3.15 天基VLBI 1.4 量子效应 附录1.1 射电天文接收机的灵敏度(辐射计方程)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2 干涉与综合孔径成像导论 2.1 平面模型分析 2.2 带宽影响 2.3 一维孔径综合 2.3.1 干涉仪响应的卷积过程 2.3.2 卷积定理和空间频率 2.3.3 一维综合实例 2.4 二维综合孔径 2.4.1 投影切片定理 2.4.2 三维成像 附录2.1 傅里叶变换实用入门 附录2.1.1 有用的傅里叶变换对 附录2.1.2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附录2.1.3 二维傅里叶变换 附录2.1.4 傅里叶级数 附录2.1.5 截断函数 参考文献 3 干涉仪系统响应分析 3.1 强度分布和可见度函数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 3.1.1 一般情况 3.1.2 东西向线性阵列 3.2 互相关和维纳-欣钦定理 3.3 接收机系统的基本响应 3.3.1 天线 3.3.2 滤波器 3.3.3 相关器 3.3.4 入射波响应 附录3.1 类噪声信号的数学表征 附录3.1.1 解析信号 附录3.1.2 截断函数 参考文献 4 几何关系、极化和干涉测量方程 4.1 天线间距坐标和轨迹 …… 5 天线与阵列 6 接收系统响应 7 系统设计 8 数字信号处理 (下册) 9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10 定标与成像 11 高级成像技术 12 天体和大地测量的干涉仪技术 13 传播效应:中性介质 14 传播效应:电离介质 15 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空间相干和散射 16 射频干扰 17 有关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