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材茂行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录》深入挖掘浙江大学办学历史中的廉洁基因,充分发挥求是廉洁文化的自律、教化、育人功能,用一代代浙大人的清廉故事引导师生崇尚廉洁、见贤思齐、正心修身,不断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本书收录的浙大人的廉洁故事中,有未枉费一钱、未枉用一人的老校长;有潜心研究、不计名利的学科奠基人;有禁奢崇俭、清风传家的院士、教授;有医者仁心、一心济世的医生。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身上都共同闪耀着“清廉”本色。他们不仅因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令人敬佩,更因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而璀璨夺目,充分展现了浙大人的优良作风、清正师风、清朗学风、清新医风和清廉家风。 目录 马寅初:顶天立地只为公 两袖清风志报国 马一浮:高蹈独善的当世颜渊 邵裴子:克勤克俭的教育家 竺可桢:清正廉洁的求是之师 舒鸿:正直清廉 光荣首哨 夏衍:戏前幕后 清流依旧 余文光:心怀国家 大医精诚 王国松:诚朴一生报国志 求是之魂砥中流 陈立:克尽厥职 光明磊落 姜亮夫:淡泊勤廉的人文大师 蔡邦华:廉洁从教 师表千秋 贝时璋:学问试看胜于我者 境遇要比不如我者 费巩:指陈利害 明切事情 李浩培:明法致公 高山景行 王淦昌、程开甲:一心为国、两袖清风的传承 王季午:严谨求实、清廉俭朴的浙大医学奠基者 刘天香:国色天香赤子心 平生广披慈母爱 夏鼐:朴实清廉的“执铲人” 厉矞华:儿童健康事业的祥云 钱礼:不为良相为良医 朱祖祥:求真求善求美 曾国熙:学界泰斗 师德楷模 杨士林: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王启东:克己奉公、家风清正的求是楷模 侯虞钧:洁己从公的学科奠基人们 何志均:情系家国 惠风和畅 陈宜张: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陶祥洛:无欲无求 苍生大医 西迁路上的浙大数学人:以清廉铸大学之魂 朱自强:平常心守清贫业 满腔爱育清白人 曹楚南:传清廉以克己 化腐朽为传奇川 沈之荃:荃蕙有奇性 馨香道为人 沈家骢:清风随行 不忘初心 沈善洪:光明磊落 执守本心 唐孝威: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岑可法:胸怀祖国 清水人生 林俊德:廉洁为公 以身许国 鲁端:医者仁心 渡人渡己 序言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 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 能腐、不想腐(“三不腐”)的 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 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 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 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 革命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重 大政治任务。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着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 代新人的光荣使命。落实全 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推进 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的 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健 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重要保证。 浙江大学认真贯彻落实 党中央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 决策部署,始终站在勇于自 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 纯洁性的高度,以永远在路 上的坚定执着,把加强廉洁 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 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多形式、多途径推动廉洁文 化建设走深走实。《材茂行 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 录》深入挖掘浙江大学办学 历史中的廉洁基因,充分发 挥求是廉洁文化的自律、教 化、育人功能,用一代代浙 大人的清廉故事引导师生崇 尚廉洁、见贤思齐、正心修 身,不断夯实清正廉洁的思 想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 想防线。 本书收录的浙大人的廉 洁故事中,有未枉费一钱、 未枉用一人的老校长;有潜 心研究、不计名利的学科奠 基人;有禁奢崇俭、清风传 家的院士、教授;有医者仁 心、一心济世的医生。虽然 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身 上都共同闪耀着“清廉”本色 。他们不仅因教书育人、严 谨治学的学者风范令人敬佩 ,更因克己奉公、清廉自守 的精神境界而璀璨夺目,充 分展现了浙大人的优良作风 、清正师风、清朗学风、清 新医风和清廉家风。 清廉若水,源远流长。 一代代灿若星辰的浙大人, 以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廉洁风 范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勇 毅前行。新时期,在各个领 域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浙 大人将进一步传承求是廉洁 精神,涵养清廉之风,高质 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全力 打造清廉校园,为建设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在前列 保驾护航。 导语 本书以清正廉洁为主题,深入挖掘学校和各院系办学历史中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的个人和集体的廉洁事迹,汇集选录了浙江大学建校125年来涌现出的廉洁故事,全面展示浙大人如何廉洁办学、廉洁从教、廉洁从医、廉洁从业、廉洁修身,充分弘扬浙大人的优良作风、清正师风、清朗学风、清新医风和清廉家风。 精彩页 廉洁故事 马寅初的一生两袖清风,克己奉公,从不仗势欺人、任人唯亲。即使遭受蒋介石统治集团的迫害和压制,他仍然光明磊落,多次揭露政府勾结烟商、从中牟取暴利的丑行,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殚精竭虑、奔走呼吁。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拒绝人情诱惑,反对以公谋私,保持一贯清廉节俭的作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却颇为大方,积极捐款,为世人所称赞。 凛然正气,顶天立地只为公 1927年春天,马寅初到浙江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省财政委员会主席之职。 在浙江任职期间,马寅初发现有许多人染上了抽鸦片烟的恶习。他认为吸食鸦片,既危害人民的健康,又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使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为此他力主禁烟。在省政府的一次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了禁烟的主张和计划,并奔走呼号,多次演讲著文,大力宣传鸦片对国计民生的极大危害,向社会呼吁彻底禁烟,揭露当时政府要员勾结烟商、从中牟取暴利的丑行。 马寅初强硬的禁烟手段挡了蒋介石统治集团发国难财的路,此事传到蒋介石那里,他大骂马寅初是“嵊县强盗”。马寅初听说后,只说:“他说我是‘嵊县强盗’,只说对了一半,我不是‘强盗’,是‘强道’。我就是要强行道出他们祸国殃民的行径。” 此后,马寅初曾遭受过很长一段时间来自蒋介石统治集团的迫害。即便如此,马寅初做人做事依旧光明磊落,克己奉公。 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他接受任命之后,上门来的亲友络绎不绝,都想在委员会中谋得一官半职。 因此,马寅初决定在就任茶话会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在会上严肃地指出:“新社会和旧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共产党历来坚持按组织原则和人事制度办事,反对把私人关系凌驾在组织原则之上。”他表示:“过去凡给我写信要求调整安排工作的同学、亲友,恕我直言,都不能办。特此说明,希望大家谅解。” 茶话会后,他还对那些亲友一一做了回复,认真地解释和说服,也取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养廉唯俭,行为世范为国虑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马寅初被任命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当时,马寅初的家仍在杭州,主任陈云便给他安排了住所;在向周恩来总理请示后,将马寅初的级别待遇评为行政三级,属于正部级中的最高档次,同好几位副总理平级,按这个级别,配有小汽车及司机,警卫员,公务员(服务员)两位,秘书两位,厨师两位。马寅初得知给自己定了这么高的待遇,当面跟陈云表示自己并不敢当,但因是周总理的意思,最后接受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从不理所应当地享受,还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节俭作风。 他曾专门召集家人亲戚开家庭会议,讲了一番新政权新气象的道理:“不能像旧中国那样,一人当官,裙带一串,家人沾光。现在对于所有的私人请托,一概不能办理,希望大家谅解。我自己出门也尽量简从,减少公费开支。”从此,马寅初的“家庭会议”精神就传承了下来。 据马寅初生前的保姆马凤仙回忆: 他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真的很穷。他家用的家具等东西是公家的,值钱的衣服就是一件呢大衣和一顶礼帽,出去穿一下,回来就叫我给他放好。有一次外出,马夫人要给他添件像样的衣服,马先生坚决不肯。我们也劝他不能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平时不吃酒,不抽烟,连茶叶也是有客人来时喝一点。 国家暂时困难时,马先生和其他高级干部家庭一样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星期吃一顿大米饭,难得吃上肉。马先生说:“毛主席都不肯吃肉,我更不能搞特殊化,全国人民更苦啊!” 马寅初平日里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是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颇为大方,常把自己节省积攒下来的钱捐献给灾区和用于修建学校,一出手就是几百元。1950年1月5日,国家经济困难,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马寅初不仅率先认购了150份公债,还在杭州大街上拉开嗓门喊:“……政府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具有重大意义,我希望各位父老兄弟姐妹都能节衣缩食,踊跃认购……” 拳拳忠心,一身报国有万死 马寅初的一生,像是漂泊在大海上的帆船,狂风骤雨袭来,惊天骇浪翻滚,但他顽强地不愿被雨击败,不愿被浪倾覆。是爱国的信念,是爱国的力量,使他不顾一切,劈波斩浪也要等来祖国的繁荣辉煌。 1914年底,马寅初于美国博士毕业后,怀着富国强民的理想回到了祖国。这年秋天,马寅初拒绝了所有邀请入阁的说客,郑重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出国留学不是为了回来谋求高官显爵,而是要学以致用,做富国强民的事业。”他宣称“一不做官,二不发财”,从此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