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在旧书店等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晓剑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浸淫书店多年,与书、书店有不解之缘。走访全国各地古旧书店,与旧书店主闲聊,将其所见、所感与所思,逛且淘宝的经历与感悟,以及各色的古旧书店,多样的经营风格,琳琅满目的好书好物,来来往往的趣人趣事,都一一呈现出来。集这些零散的记忆,浓郁、醇厚的书香氛围,诚挚、朴素的人际关系,惊艳般的意外之喜……旧书店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旧时光,恰恰相反,是一个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文化场所,不仅能让更多人与好书相遇、被书香浸润,更能塑造文化地标、装点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 作者简介 朱晓剑,专栏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成都市作协会员,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顾问。2009年获得阿拉善SEE协会生态写作入围奖。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在《今晚报》《天津日报》《深圳商报》等数十家报纸开设专栏。著有《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书店病人》《美酒成都堪送老》等书十余部。 目录 卷一 书店行脚 一流的旧书店:淘书斋 卖旧书也要有创意的缥缃书局 付刚:干这行,腿杆要长 毛边书局简史 林文书局:成都旧书业的翘楚 消逝的全蜀艺文史书局 最普通的新旧书店 成都有家聚知斋 逛书海拾林书屋 金盾路上的晓晓书屋 西安南路的淘宝书屋 厂北路的旧书店群 逸读书坊及其他 到旧书店里歇歇脚 在温江,邂逅沐雨斋 簇桥的哼哼哈哈书店 简阳有家思宋斋古旧书店 三道堰的小镇雅集 卷二 漫游记 我与布衣书局的书缘 在西昌,逛蒋二旧书店 尚书吧二记 苏州遇见文学山房 石家庄籍古斋 在望城逛阿勇旧书店 新化逛矮子书店 长沙书游记 在芜湖遇见书店风景 琥珀书店的岁月静好 扎根厦门的小渔岛书店 大学路相遇洪都旧书店 逛郑州书店 卷三 逛书摊 迷恋旧书摊 猎书小记 昆明旧书市一瞥 跟着书吃淘书去 青白江花鸟市场淘书 跟着韦泱淘书去 跟由国庆去淘书 津门淘书小记 包头得书录 湘江边的旧书摊 卷四 猎书记 手边的题赠本 路边的诗集 路遇毛姆 早市的魅力与狂欢 邂逅米兰·昆德拉 相遇洛尔迦 人民南路上的房龙 清水河上遇昌耀 淘书的“在场主义” 相遇《巴蜀旧影》修改版 “茶禅一味”的境界 淘书偶得 偶遇的乐趣 赶场淘书记之玛塞城 赶场淘书记之送仙桥 过了“淘书也疯狂”的年纪 淘书的微妙之趣 书友聚会 心水读物越来越少 就地过年的“余粮” 仅得一册书 在书时光中变老 卷五 书海寻醉 陪吉井忍逛旧书店 爱书人的读与藏 嗜书瘾君子 如果没有书店 向一家旧书店致敬 逛逛旧书店治头疼 想起了叶灵凤 签名本的情趣 张洪沅的旧藏 冷摊偶拾 点亮书店之光的人 后记 序言 这几年我没有少往旧书 店跑,不管是成都本地的, 还是其他城市的旧书店,总 是期望去逛一逛。跟我这些 年的阅读兴趣有关,感觉常 常需要淘旧书才能发现更多 有意思的内容。当然,新书 有新书的价值,新书与旧书 ,各有各的妙处。 每次逛旧书店,虽然收 获不一,但热情不减。这种 逛,更多的是一种淘书的享 受。淘旧书,不像逛新书店 那样,直接冲到书架前,看 见中意的书买下即可。这与 网上购书多少有些相似,但 网购的趣味却是大打折扣, 简而言之,缺少发现的愉悦 ,没有淘书的乐趣。 传统的旧书店,虽然看 上去毫不起眼,尤其是书店 里的旧书堆放得杂乱无章, 即便是上架的书,也没有明 确的分类,店家似乎把收到 的书随意地放在不同的书架 之上,但在爱书人的眼里, 那是一种参差之美。 总之,这时候就需要花 时间去挑选中意的书,至于 到底有多大的收获,常常是 未知数。如果遇见一册久觅 不遇的书,自然是惊喜万分 。像这样的惊喜,唯有在旧 书店里才能遇到,因为新书 可以从多个渠道购买得到。 如今的旧书店已经进入 2.0版本,不仅店面亮堂, 且图书分类清晰,如此寻书 也方便了许多。不仅如此, 有的旧书店还会准备茶水, 淘书淘累了,不妨坐下来吃 茶闲话,与店主聊聊旧书, 也是难得的雅事。 有经验的店主无论图书 版本或各种资讯信息,常常 如数家珍,也有的店主沉默 不语,一切请自便。当然也 不乏夸夸其谈的店主,猛地 一看,似乎精通旧书行业, 但多半只是图利,至于旧书 的各方面内容,并没有特别 清晰的认知。 总之,在如今的旧书店 里,相遇的各种可能性皆有 。 关于旧书行当,除了旧 书店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 旧书摊。在成都,我就是旧 书摊的常客。有时候去逛旧 书摊,也不一定要淘书,只 是为了和书友相遇,看看书 市上又有了怎样的故事流传 。一年总要去几十场,如此 淘书之旅,犹如流动的阅读 盛宴。 在不同城市与旧书店相 遇,都会有故事,因此每一 次的走访都值得期待。当然 ,到陌生城市逛旧书店,倘 若有三两当地书友同行,更 是一大幸事。 恰有书友同行,才能对 一个城市的旧书市场有个快 速且全面的了解,仅仅依靠 网络上的旧书店信息,未必 准确,这种近距离的走访才 可以看到各个城市的读书精 神。 这部《我在旧书店等你 》是我多年逛旧书店的成果 。对旧书店的关注,始于阿 滢兄主编的《中国旧书店》 (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 出版)。在这本书里,我写 了一组成都的旧书店。如今 ,这些旧书店大多依然是旧 书业的中坚力量,只有全蜀 艺文史书局悄然歇业。 有一次,我从成都武成 大街路过时,特意留意了这 家书店,虽然书店招牌还在 ,但门楣上却落满了灰尘, 想来已是歇业许久了。 旧书业中的旧书店、旧 书摊,在今天依然经营不易 ,不只是生存环境的问题, 还面临着旧书来源越来越稀 少的情况,从而带动了旧书 价格的上涨。 比如,以前我逛旧书店 时,会遇到一些机构或单位 的档案资料,现在这类资料 多数已被化为纸浆,为我们 了解当下的社会现状增加了 许多困难。 再比如,不少城市针对 实体书店推出了各种扶持计 划,不管是扶持资金,还是 政府购买服务,一直很难兼 顾到旧书店、旧书摊。倘若 看看日本的神保町旧书店街 的发展,也许旧书店会获得 更多启示。 藏书家韦力先生说过: 常逛旧书店,才是爱书人。 那么,就让我带着你们 一起去逛逛旧书店吧。 我在旧书店等你。 朱晓剑 2022年10月8日 导语 二手书店,并非是二手生活。 感受过旧书独有的味道,你就会被它吸引,念念不忘。 不逛旧书店,将永失捡漏的机会。 淘书就是在遇与不遇之间,其中微妙也就有了故事。 淘书未必在乎是否淘到珍本秘籍,而是在于淘书的过程,享受与书相亲相近的美好时光。 旧书店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旧时光,恰恰相反,是一个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文化场所。 后记 旧书店在近几年发展迅 猛,并成为书香社会重要的 组成部分。但是,社会对旧 书店的关注还是很不够的。 可能与旧书店的社会形象有 关吧。 比如说,我们时常会看 到不少读者到新书店打卡, 却很少见到他(她)们与旧 书店合影。说起旧书,可能 给人“来路不明”的感觉。事 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在今天,旧书店所承载 的功能也在逐渐多元化,它 们不只是贩卖旧书的场所, 也是文化的“抢救站”。不少 图书因为进入旧书店的视野 ,从此改变了书籍本身的命 运,避免了可能化为纸浆的 危险。旧书有了新读者,也 发挥了新的作用。或用文艺 点的说法,“焕发了新生命” 。 旧书看上去有些破破烂 烂,封面不大整洁,因此, 对于一些读者来说,留下不 佳印象也是自然的。但旧书 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在古旧书中,一本稀缺 版本,哪怕是残本,也会受 到重视的。但这样的情况对 于今天的二手书来说,似乎 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 这是因为,今天我们看 到的二手书数量众多,价格 低廉。但如果以时间长度来 计算,即便是二手书,倘若 有阅读价值、版本价值,若 干年之后,也是珍贵的书册 ,价格也会上涨的。 毫无疑问,一本书的出 版也好,流通也好,最好的 处理方式是交给读者、交给 书店。如果是一本好书的话 ,自然会流通下去。否则, 在旧书店里也难以寻觅,注 定会消失的。 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 旧书店,或许会发现,它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可或 缺,甚至有爱书人说:“旧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听上去有些夸张,却道出了 旧书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旧书店就像餐饮店、咖 啡店、茶馆一样,满足了一 座城市的不同需求。淘书数 十年,你会发现爱书人对旧 书店的爱,始终是满怀着希 望,因为在旧书店里,在书 海徜徉,偶然发现的心水读 物,都能带给爱书人以愉悦 的心情。对此,我深有体会 。 在成都,旧书店的数量 不在少数,放眼全国,也是 颇具特色。我在跟旧书店打 交道的同时,也收获多多。 每次淘书之后,我均会写下 长长短短的文字,记录旧书 店的生存状态。确实,与旧 书店的频繁往来,更多的是 与店主的信息交流,从中可 以看出店主的兴趣和喜好, 以及他们对旧书的态度,也 是挺有意义的事。 当我们感叹“老字号”有 着悠久的历史时,每个旧书 店、旧书摊的历史却是短暂 的,短的数年,长的也不过 数十年。但不管世事如何沧 桑,总是有旧书店、旧书摊 在持续接力,完成文化的传 递。这种文化传承,其实是 由一群人持续坚持的。在文 化的历史长河里,书店所扮 演角色大致如此,书店人对 此一直都有比较清醒的认知 。尤其是旧书店,担当的责 任在今天或许更为重大,当 我们想要寻找古书旧籍时, 只能选择去旧书店碰碰运气 ,因为各地图书馆并不会收 藏所有类型的图书。 故而,在这部《我在旧 书店等你》中,我对旧书店 、旧书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如今,关注书店的人群越 来越多,这是好事。就我而 言,在这些年关注书店的过 程中,既跟书店人打交道, 也和读者交流,这是不断成 长的过程,而且书店自身的 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化, 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 多年的淘书经历,让我 的书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在 这里,应该感谢那么多的旧 书店、旧书摊,正是因为与 书相遇,才留下了这许多故 事。 期待,在旧书店遇见更 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2023年6月28日 精彩页 一流的旧书店:淘书斋 成都的旧书业有多少书店传奇,真是不可胜数。 有位做线装本的老兄,靠偶然的几册线装书囤了第一桶金,随后在旧书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已年过八旬的蒋德森老先生在国内旧书业界被称为“书王”,他不仅熟稔成都旧书业的发展史,而且私人线装书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老先生经营的淘书斋,30年来一直是众多淘书者的快乐源泉。 在成都的旧书业,淘书斋是一个神话。 流传最多的一个段子是,在一些图书拍卖会上,蒋老师啃着馒头举牌买书,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派头,一大堆旧书不管好歹,先拿下再说。他的库房里有多少宝贝,那可真是一个未知数。 我接触淘书斋的时间比较晚,那时还是一家小书店,在四川大学旁的文化路上,逛过几回,也顺便买了几册书。后来,书店搬到四川大学校园里,再后来,转到草堂的旧书市场,如此搬家,在书业也是常事。书店总要跟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做适度的调整,如此才能有立足之地。 有时懒得去书店选购,干脆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直接下单,有时间再去书店取书,如此购书模式也方便。记得淘过扬之水的《脂麻通鉴》和谷林的《书边杂写》,因为直接在网上预订,有好几次抢先下手淘到如意的书,真是快意。 有一天,遇到朋友心岱说,刚去书店看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却被你预订了,真是有一些“恨意”。但这样的淘书机会还是少之又少。 大概在2005年前后,因为混迹“天涯读书”,结识了不少书友,也带他们去淘书斋淘书——此时的四川书市还在梨花街,而淘书斋就在它的四楼。印象中带沈胜衣去过,也带茶文化专家周重林去观书,在那里还遇到过有“大侠”之称的胡洪侠在淘书。这等偶遇,不是很多,却看得出读书人对淘书斋的喜爱。 后来,淘书斋在罗马假日广场、文殊坊、四川书市和送仙桥古玩城等开有分店,一时无两,真是一种盛况空前的事情(也是旧书店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但喜爱旧书的人只是那么固执的一小群,旧书店依然小众,这样的开店法,是否能赢利,是否能生存,还真是一个疑问。后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实体书店经营得越来越不容易,好几家分店相继关门,只保留了送仙桥和玛塞城的两家店。 淘书斋有一副对联,极有意思:读书好潜移默化务虚求实成学问,好书读养性修真取义成仁是栋梁。横批:淘书斋淘。如此可见,淘书斋对旧书店的功能概括得真是齐全。 虽然有不少爱书人对淘书斋颇有“微词”,书价也比其他地方高一点儿,但仔细想来,这几年的旧书价格每年都有上涨的趋势。即便是普通版本的书,也是如此。而淘书斋的书价却是相对公道的。 蒋老师曾经说:“古旧书店本身还要有特点:那就是“拾遗补缺’,外面没有的书,在这里有可能找到;外面能够找到的,在这里应该便宜点。古旧书店没有排班站队的,再没有这个特点就开不下去了。” 罗马假日广场的旧书店越来越少。当玛塞城收藏品市场悄然兴起的时候,淘书斋和几家旧书店搬到了这里,在淘书斋旁边是一家旧书修复的铺面。只要有空闲时间,蒋老师都会来旧书店坐一坐,理一理旧书。 我去逛过的次数不算多,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每次去淘书,等到9点旧书市场散场,这里的几家旧书店还没有开门,故而失去了闲逛的机缘(旧书店一般都在10点左右开门)。 在淘书斋刚搬过来的时候,几家旧书店计划做一次旧书论坛或旧书展,想请蒋老师坐镇指挥。可蒋老师说“年纪大了”,不再操办具体事情,“还是由你们年轻人来举办比较好,有什么需要我参加的,我来就是了”。 活动筹措了数月之久,玛塞城所在的市场方最初答应给予经费支持,却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举办成,真是可惜。 2019年,舒凡在湖南醴陵组织了一次旧书展。全国各地的旧书摊去了近百家,成都几乎是组团去参展。蒋老师也带着许多书,坐火车去参展。那次活动,我见到了蒋老师,全国各地的书友知道蒋老师来参加旧书展,纷纷前来拜访。这时候,我才知道蒋老师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