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综合管廊工程属于系统性工程,其本身具有土建施工工法较多、附属工程专业较多、入廊管线权属单位较多、周边地块开发影响较多等特征。本书对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从工程总承包的视角对综合管廊主体工程设计、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实施要点、综合管廊主要施工方法、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工程、管线入廊与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意见,对软土地区的城市综合管廊建造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书可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培训及工程开发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孙建海,男,1982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本科,同济大学硕士,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注册造价工程师(安装),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注册安全工程师。 现任职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院副总工程师,总承包部经理,从事供水工程、海水淡化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工作(EPC)。 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领军人才,上海市工程建设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特聘专家,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安装协会特聘专家,中国施工行业管理协会BIM大赛评审专家,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市建筑施工业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市政公路行业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市安装行业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市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政行业QC小组优秀推进者。 曾负责上海金海水厂一期工程、上海化工区水厂技改项目、上海长江原水厂技改项目、松江综合管廊一期工程、句容市长江引水暨城区水厂、下蜀水厂工程等。主持的项目多次荣获上海市及全国建设奖项。发表论文12篇,规范1本(第一作者),申请专利11项。 目录 第1章 综合管廊建设现状 1.1 综合管廊相关政策 1.2 综合管廊发展概况 第2章 项目建设概况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模式选择 2.2.1 综合管廊建设的“三大项目属性” 2.2.2 “三大项目属性”导致综合管廊推进受阻 2.2.3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助力综合管廊发展 2.2.4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现实意义 2.3 项目选址及现状评价 2.4 项目区域规划 2.4.1 项目建设范围 2.4.2 入廊管线选择 2.4.3 相关建设要求 2.4.4 相关因素分析 2.5 项目建设条件 2.5.1 气象 2.5.2 河道水文 2.5.3 地形地貌 2.5.4 工程地质 2.5.5 场地地震效应 第3章 综合管廊主体工程设计 3.1 总体设计 3.1.1 平面布置设计 3.1.2 标准断面设计 3.1.3 纵断面设计 3.1.4 功能性节点设计 3.2 地基基础与围护工程设计 3.2.1 地基处理工程 3.2.2 基坑围护工程 3.2.3 基坑降水工程 3.2.4 基坑监测 3.3 结构设计 3.3.1 结构设计要点 3.3.2 防水工程设计 3.4 建筑设计 3.4.1 地下空间设计 3.4.2 通风口设计 3.4.3 吊装口和逃生口设计 3.4.4 检修人员出入口设计 3.5 BIM设计 3.5.1 BIM设计概述 3.5.2 BIM设计价值 3.5.3 BIM设计工具 3.5.4 BIM设计模型分类和编码 3.5.5 BIM设计应用点 第4章 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实施要点 4.1 海绵城市概述 4.1.1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内容 4.1.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4.2 海绵城市理念下综合管廊工程 4.2.1 雨水入廊现实意义 4.2.2 雨水入廊基本原则 4.3 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实践 4.3.1 海绵管廊整体规划 4.3.2 海绵管廊排水方式 4.3.3 初期雨水舱设计 4.3.4 雨水调蓄舱设计 4.3.5 局部节点设计 第5章 综合管廊主要施工方法 5.1 综合管廊的建设特征 5.2 地基基础与围护工程 5.2.1 水泥搅拌桩 5.2.2 拉森钢板桩 5.2.3 型钢水泥搅拌桩(SMW桩) 5.2.4 钻孔灌注桩 5.2.5 高压旋喷桩 5.3 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工程 5.3.1 明挖现浇法 5.3.2 预制装配法 5.3.3 沉井顶管法 5.4 综合管廊防水工程 5.4.1 防水设计原则 5.4.2 防水等级选择 5.4.3 综合管廊防水工程 5.5 综合管廊渗漏治理 5.5.1 渗漏治理技术措施简介 5.5.2 综合管廊渗漏治理 第6章 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工程 6.1 监控与报警系统 6.2 消防系统 6.3 排水系统 6.4 通风系统 6.5 电气系统 6.6 支架系统 6.7 标识系统 第7章 管线入廊与施工质量验收 7.1 管线入廊 7.2 施工质量验收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