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的智囊机构“秋丸机关”聘请有泽广巳等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建议,他们在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了日美在经济抗战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但为何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日本对美开战?本书在被误认为已遭烧毁的秘密报告中,细致追索“正确的信息”与“不合理的决策”之间的关联过程,试图描画当时日本的精英们所深陷的“遗憾的困境”。 本书援引经济学的理论,着眼于“秋丸机关”完成的报告,剖析历史事件中的决策形成过程,这有助于从日本领导层内部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事件结果产生的必然性。 原著于2019年获第20届读卖·吉野作造奖。 目录 第一章 “满洲国”与秋丸机关 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陆军省战争经济研究班(秋丸机关)的创立;在“满洲国”工作时的秋丸次朗;秋丸次朗对 国家实力的认识;“陆军版满铁调查部”——秋丸机关;有泽广巳的加入;秋丸机关的组建 第二章 新体制运动的影响 关于新体制运动;有泽广巳与新经济体制;秋丸机关的苦心;新体制运动受挫带来的影响 第三章 秋丸机关的活动 用“班报”考察秋丸机关的研究;秋丸机关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秋丸机关的研究方法;日本组的报告;研究的延迟;秋丸 机关的“中期报告” 第四章 报告中写了什么?人们如何看待这份报告? 1941年上半年的国际形势;报告文本的完成时间;关于报告内容的记忆的差异;报告文本的“发现”; 《英美合作经济抗 战力调查》的内容; 《德国经济抗战力调查》更加重要;这些报告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秋丸机关的报告的内容不是秘 密;人们如何看待这份报告?(1)关于普遍观点的疑点;人们如何看待这份报告?(2)关于异议的疑点;“面向陆军领 导层的报告会”是什么样的? 北进还是南进?“阻止北进”的措辞;不是避免“对英美开战”而是避免“对英美苏开战” 第五章 为什么决定开战? 岩畔大佐与新庄大佐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陆军省战备课的评估;总力战研究所的演练活动;众所周知的“正确信息”; 为 什么选择高风险选项?(1)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选择高风险选项?(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固化 的舆论和苦恼的领导人;寄希望于“国际形势变化”的决策;正因为看不清结局,才去发起战争 第六章 “正确的战略”是什么? 秋丸机关的“战略”发挥过作用吗?日本与德国的错位;陆军与海军的战略不一致;根本性的问题:(1)日本船舶的减少 ;根本性的问题:(2)美国的造船能力异常强大;怎样避免“日英美开战”?经济学家应该怎样做? 第七章 从战时走向战争结束 回收“一部分”报告文本和资料的可能性;佐尔格事件的影响;大本营内的秋丸次朗和秋丸机关的“武村机关”化;秋丸机关 的解散;秋丸次朗后来的生活;武村忠雄后来的生活;有泽广巳后来的生活 后记 译后记 序言 我的书《经济学家眼中的日美开战——破解秋丸机 关“传说中的报告”之谜》在中国翻译出版了,一想到 中国的读者朋友阅读本书的样子,我就非常高兴。 本 书的副标题中出现的“秋丸机关”,指的是经济调查机 构“陆军省战争经济研究班”。它设立于太平洋战争爆 发之前,日本陆军牵头邀集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加入了该 机构。本书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机构的研究 内容。“根据秋丸机关等机构开展的调查,人们知道日 美之间存在巨大的国力差距,为什么在获得了此类正确 信息之后,日本还要去打一场败算极高的对美战争呢? ”我是抱着这个问题写这本书的。 我在本书开篇部分 中写道,在发生九一八事变和爆发日中战争的大背景下 ,日本与英美关系逐渐恶化。日中两国本应维护友好关 系、共同发展,但却不幸地走向了战争。日中战争大幅 消耗了日本的经济力量,尽管如此,日本仍于1941年12 月向英美宣战,注定大败。因此,在日本一直有人批评 当时的领导人“愚蠢”“非理性”。 但是,当时领导 日本的政治家、军人和官僚是毕业于一流高等教育机构 、有海外生活经验的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并不是特别愚 蠢和非理性的人。以秋丸机关为代表的机构所做的事情 证明,日本的军部为了获得正确的信息曾做过很多努力 。本书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从现代社会科学角度,探索 了日本的领导层为什么选择对英美开战的问题。 这件 事表明,即使拥有正确的信息,也未必能做出好的判断 。在现代世界,与其相似的实际案例并不罕见。从这个 意义上说,本书既是一本历史类书籍,又是一本讨论现 代问题的书。希望本书能有幸为中国读者做出好的判断 提供参考。 2018年本书出版后,承蒙多方认可,于 2019年荣获第20届读卖·吉野作造奖。在本书写 作期间还未发现的资料,如第3章中的《经研报告第一 期?经济战的本质(中期报告草案)》、第4章中的《英 美合作经济抗战力战略点解析表》等,后来陆续被发掘 出来。以这些新资料为基础的新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将这些成果整理出来,继续向中国 读者介绍。 最后,向翻译此书的周颖昕女士,以及出 版中文版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深表谢意。 牧野邦昭 2021年12月 前言 1941年,日本为什么挑起了一场没有 胜算的对美之战呢?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对 于“日本对美开战”这一问题,最为端正的态度就是把 “决定对英美宣战”当成一个极端非理性的决策案例看 待。然而,当时的精英阶层、日本的领导层(尤其是军 人)并不是特别“愚蠢”和“非理性”。 政治学者丸 山真男曾说过这样的话。 我觉得海军和陆军都是很有 理性的,因为军方集中了一大批聪明人。那些观点怪异 的学者、狂热的右翼,还有那些想搭便车的学者更不可 靠。而海军与陆军具备那种类似直觉的东西。这是不为 他人所知的秘密。当时的有泽,因人民阵线事件处于保 释状态,而军方竟然敢起用保释中的他,这是多么大胆 的举动啊。 以上这段话中的“有泽” 指的是东京大学 教授有泽广巳,他曾在战争结束后,深度参与制定日本 经济和能源政策的工作。 有泽加入过一个通称“秋丸 机关”的机构,其全称是陆军省战争经济研究班,存在 于1940—1942年。在有泽离世后的1989年,关于有泽的 回忆录和悼念文集陆续出版。上文丸山说的那段话,是 他在阅读完这些出版物后发出的感慨。 1987年,晚年 的有泽在接受采访时,曾经回忆起秋丸机关。他说:“ 大东亚战争即将开始时,我受军部的秋丸次朗大佐(其 实当时是中佐)的委托,对日本的作战能力进行评估,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日本与英美进行比较。”采访时的对 话如下(提问者为曾任经济企划事务次官的矢野智雄) 。 矢野:先生那时还处在“因1938年的第二次人民阵 线事件被捕”的官司之中吧。 有泽:是正在打官司。 我是被告方,已被抓起来过。委托方告诉我:“你不要 为了迎合我们写文章。”他们让我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需要写迎合军部的内容,写真东西。当时是那样对 我说的。 日本陆军给人以“非理性”和“轻视信息” 的印象。但事实上,在开战前有众多的一流经济学家被 秋丸机关动员起来,调查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主 要国家的经济抗战力。当时因涉嫌违反《治安维持法》 被捕、还处于保释状态的有泽,就是动员对象之一。军 方对他的要求是“不要迎合,就写真实的想法”。 尽 管陆军如此想获得正确的信息,但在1941年12月,日本 还是宣布与英美开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到底是为什 么呢? 有泽多次说道,因为秋丸机关的报告内容是“ 违反国策”的东西,所以相关的一切都被烧毁了。但在 有泽去世后的1991年,报告文本中的一册被发现,那上 面清楚地记录着当时对英美巨大的经济抗战力所做的评 估。据此,人们普遍认为,秋丸机关的“经济学家指出 了对美开战是鲁莽的,但陆军无视这一判断,最终决定 开战”。 然而,到底是陆军这一组织从根本上来说就 是非理性的,具有轻视信息的倾向,所以对于不合心意 的信息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