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研究社会变迁的学术专著,收入“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术文库”。该文库是202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建设项目——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博士点建设项目的子项目。 牛是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的牲畜,玉米则原产于美洲,在国家的推动下二者在内蒙古一个半农半牧村落——白村相遇。本书以国家建构作为分析框架,通过考察白村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史,尤其是以牛与玉米的变化为主的生计变迁和农牧关系的变迁,分析了国家于不同历史时期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对地方社会文化空间的建构及其机制。 作者简介 王艳雪,云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曾任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后,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在《社会发展研究》《社会建设》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冲突与解放:领土空间的建构(1947年前) 第一节 牛——游牧之畜 第二节 玉米——舶来之物 第三节 半农半牧生计方式形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与改造:观念空间的建构(1947-1957年) 第一节 土地政策与农牧关系 第二节 玉米与牛的改造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计划与控制:集体空间的建构(1958-1977年) 第一节 体制控制 第二节 铁杆庄稼 第三节 “各司其职”的牛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改革与开放:市场空间的建构(1978-2004年)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 作为主粮的玉米 第三节 作为副业的牛业 第四节 基层治理之困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给予与投资: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2005年至今) 第一节 国家“礼物”与玉米“海洋” 第二节 国家“礼物”与牛的世界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变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牛与玉米:国家建构的资源 第二节 给予与“礼物”:一种治理术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国家推动的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