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介绍的是从文言文写作向白话文写作转型是写作课程的根本变革。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以清末以来学堂章程、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写作教材、学生范文为依据,从育人价值、教材内容、写作教学等方面勾勒出写作课程的百年演变及阶段特征,弥补中小学写作课程史研究的不足,为当下写作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1)学堂章程时期(1902-1911)。写作课程追求臣民价值取向,写作教材以文言文为主,写作教学以文言文写作为主导,白话文写作已经萌芽。(2)课程纲要时期(1912-1927)。1920年国语科设立,标志着白话文写作课程得以正式确立。这时期追求国民价值取向,写作教材是言文兼备,国语设科以后,白话文写作教学快速发展。(3)课程标准时期(1928-1949)。标准语体文导向的写作课程逐渐形成,追求公民价值取向。写作教材以标准语体文为基础,语体文写作教学获得新的进展。(4)新中国教学大纲时期(1949-1999)。写作课程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于普通话来编写写作教材,逐渐形成阅读本位的教学模式,出现写作教学依附与阅读教学的状况。 导语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勾勒出写作课程的百年演变及阶段特征,为当下中小学语文老师、语文阅读研究者等扩展研究视野。 全书介绍的是从文言文写作向白话文写作转型是写作课程的根本变革。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以清末以来学堂章程、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写作教材、学生范文为依据,从育人价值、教材内容、写作教学等方面勾勒出写作课程的百年演变及阶段特征,弥补中小学写作课程史研究的不足,为当下写作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