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毕业创作访谈与比较研究”科研项目的成果总结。书中聚焦2021年“琢器·源——工艺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全面收录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展现优秀作品的创意、创作过程,结合对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和毕业生的深入访谈,从多个角度探讨工艺美术教学的传承和创新,总结并归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该书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以及工艺美术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实践支撑,同时也为其他院校师生开展毕业创作教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教师访谈】 齐喆:“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 魏华:从“玉米”到“爆米花” 庞国华:要做一个总设计师 韦潞:从“原点”出发寻找灵感 王琪:毕业设计不能孤立来看 苏若山:最重要的是投入 金生花:陶艺是不可能骗人的 金松辉:还是要先了解自己 杜沁芬:先生活,后艺术 方昕:想办法让作品“活起来” 王新宏:价值观和专业技能是核心 【学生访谈】 陈彩虹:熏烧、偶发性与《造静》 关钰萍:《迹》是历史遗迹,也是生活痕迹 陆婉淇:用陶瓷刻写《今朝旧事》 彭剑豪:《植忆》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沈泽豪:以岩彩彰显东方之美 周文尧:探索泥土材料的可能性 2021 年毕业展部分学生作品集锦 【附录】 项目研究成果 源·琢器——2021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 2021 届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参展及获奖信息 项目过程记录 展览现场 后记 序言 “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创作访谈与比较研究”项目是 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由 胡宇老师主持, 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 一个关于探索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项 目。本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 通过研究团队对工艺美 术学院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的深 入访谈, 总结和分析相关信息与数据, 并跟踪走访毕 业生后续的专业与职业发展, 围绕专业课程建设和人 才培养方案进行多维度比较研究, 归纳和总结相关研 究成果, 为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学 改革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材料和支持。本研究项目 旨在思考和探索工艺美术学院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升工艺美术相关专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结合,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提升一流学科与专 业的建设水平。 本项目于2021 年4 月起实施, 目前已访谈11 位 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和6位优秀学生代表, 通过录音与视 频素材, 项目成员系统梳理出师生对于本专业课程教 学、专业学习、学科建设等问题不同角度的看法。整理 出的访谈文字约60000 字, 文本已由受访者、项目主 持和指导团队审核完成; 收录的现场录音及视频照片 约60GB, 记录了43 件学生作品的创作信息。通过分析 与研究2021 年相关访谈资料,提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要素,以推动教学改革与反思, 优化相关专业课程, 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探索人才培育的改革和创新性 方法,为后续教学改革留下宝贵资料。 新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符合当下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同时也要立足工艺美术人才 本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实际, 进一步提升工艺美 术人才的专业能力。通过访谈与比较研究, 本项目旨 在对工艺美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 在教学理 念、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上提供先进思路,从体制、机 制、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 创造有利于工艺美术相关 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导语 《琢器·源》是一部深入探索2021年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设计的访谈录和作品集。这本书不仅全面记录了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的创作历程,更探索了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与设计研究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