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化的时期,生产能力及其要素也正处于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关键变革时期,也就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掌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竞争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立足科技创新,深度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回应理论界和社会大众的现实关切,廓清了理论迷雾,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重要参考。 目录 序章 新质生产力系统 一、突出特性: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 二、要素特质:新型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 三、结构承载: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其四大特性 四、功能取向: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高质量发展 五、政策建议: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关系 第一章 创新发展与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 三、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观 四、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五、安全发展也是一种发展理念 第二章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性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方向 三、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的路径 四、以新基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战略 一、对工业化的基本认识 二、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三、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第四章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推进“新四化”同步实现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以高质量国民经济循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第五章 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一、统筹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二、坚持供需双向协调发力 三、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 导语 1.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系统解读新质生产力。 2.从内涵、意义到路径,深度把握和认识新质生产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本书从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性、要素特质、结构承载、功能取向、和政策取向等方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和路径,帮助企业和政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把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动权,构建新优势。 3.高度契合国家会议精神,给出落地的指导建议。 本书立足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比如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建设、新基建、新型工业化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给出了解读思路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