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造辉煌(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共和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明武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创造辉煌》。讲述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故事,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创造辉煌》。

目录

一、发现油田

 燃化部组织找油会战

 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勘探事宜

 钻成日产千吨高产油井

 康世恩定名任丘油田

二、勘探会战

 谷牧批准大会战报告

 石油大军开进冀中

 领导狠抓思想政治工作

 会战人员劳动热情高涨

 姬永兴带动技术创新

 郭志忠解决后勤问题

 全国上下大力支援会战

三、建设高潮

 钻探第一口硫化氢气井

 霸县潜山带喜报频传

 探明河间油气储量丰富

 发现白洋淀多个高产井

 抢探抢打第三系结硕果

四、生产开发

 石化部批准开发方案

 任丘油田跨进新时代

 建成第一条输油大动脉

 建成第一座大型联合站

 妥善解决原油北输问题

试读章节

1972年5月,新成立的燃化部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一场渤海湾石油大会战。

顿时,正在几千里之外参加江汉油田会战的万名石油职工奉调北上,加入华北石油勘探队伍。

于是,寂静的华北大地上再次掀起了找油热潮。

其实,在华北找油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晋朝。

《文献通考》曾经记载:“晋光照元年(公元三○六年)六月,范阳地燃……”

这里的“范阳”,即今河北省定兴县。“地燃”是燃烧的天然气苗,并已被作为燃料。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从地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预测,在中国东部辽阔的平原下,埋藏着“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就是指石油。

1945年,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认为平原区有石油储存的可能,并建议在唐山、矩野等处先进行钻探。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当时我们从国民党手里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1949年全国石油产量不过12万吨,其中有5万吨还是人造石油,天然石油不过7力吨。

发展国家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处处都需要石油。

而石油从哪里来呢?过去,长期靠进口“洋油”,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倾销洋油的市场;现在解放了,中国人民还能靠洋油过日子吗?显然不能。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许多地质学家都向人民政府建议,应该加强石油地质勘探。

1955年初,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会上决定在华北平原开展石油勘探工作。

与此同时,地质部也将原普查委员会的任务,从一般的矿产普查改为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为此,地质部还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

在此次会上,与会人员一致决定,由普查委员会组成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普查大队。

其中,华北平原石油普查大队的组成,主要以地质部华北地质局物探局226队为基础。226队的工作范围东至渤海,南至北纬35度,西至太行山麓,北至冀东山地。

1956年,石油部西安地质调查处成立了华北钻探大队,并在南宫县明化镇打了华北平原的第一口基准井华l井。

接着,又在固安牛驼镇打了冀中坳陷上的第一口探井固1井。

1963年,地质部第一石油普查大队京津区队,在钻凤1井时,在埋深为735至1153米的沙河街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这是冀中最先见到油气显示的探井。

同年,石油部制订了在华北进行综合性区域勘探规划,决定以大庆勘探队伍为主,组织华北会战,并提出“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的勘探方针。

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批示中指出:

这是继大庆油田大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战。

同时,中央同意把原华北石油勘探处扩组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  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成立以后,这个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1964年7月,黄骅坳陷港l井奥陶系获工业油流,这是华北第一口古生界出油井。

1965年9月,地质部第一石油普查大队3203队在任丘地区所钻的冀参4井,在沙河街组获得良好的油气显示,证实下第三系具有生油能力。

1969年3月,为了大规模地开展冀中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迅速拿下冀中坳陷,中央同意在霸县成立冀中石油勘探指挥部。

指挥部按照“区域甩开,重点突破,快速找到大油田”的原则,决定抓住冀中坳陷中的隆起带和深坳陷边缘的断阶带进行勘探。

随后,雄1井、岔1井、宁1井等相继投入钻探。但却没能发现像样的油田。

不久,由于大批勘探力量挥师北上参加辽河石油会战,冀中石油勘探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找油道路上的几次曲折,并没有使在华北勘探的同志失去信心。

燃化部决定组织渤海湾油田大会战,加快华北石油勘探工作进度。

1972年冬,受胜利油田沾11井奥陶系石灰岩层中喷出高产油流的启示,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所属钻井二部的32103钻井队,跨过津浦线,踏上了冀中平原,成为20世纪70年代重上冀中,扎根勘探的第一个大型钻井队。

从此,冀中平原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P2-5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6: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