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谶纬天学与汉代文学(精) |
分类 | |
作者 | 王洪军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祥瑞与灾异是汉代思想与学术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东汉以降,流波日广,最终在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汉代谶纬由思想而政治,由民间到庙堂,全面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在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了谶纬产生的政治、思想、文化根源,并结识了谶纬中蕴含的有益于文学理论生成以及书写的积极因素与特有价值。 目录 序 第一章 谶纬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起源 一、从“家为巫史”到“群巫之长”:彰显中国政治主体的神秘性 二、官出于史,史由巫出:三代官僚体制渗透着巫觋文化的胎记 三、祭祀:三代政治文明的主体意识与社会生活方式 四、儒学与谶纬同源的文化传播和继承特点 第二章 谶纬在汉代的接受和传播 一、五行胜生:秦汉政治体制确立的学术假说与思想依据 二、受命之符的政治寻绎:汉代谶纬产生的动因 三、附同与乖忤:儒家士人的精神接纳及学术反驳 第三章 “经天验地”:谶纬诗学理论的生成及意义 一、历数:汉代政治思想体系及知识体系的核心 二、“天道”:谶纬诗学建立及阐释的标准 第四章 星土分野: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来源及理论内涵 一、分野说的产生及其理论实践 二、天文分星与礼乐文化的紧密结合 三、天文分星的地域风俗与《诗》学表现 四、天文分野的文学意义 第五章 汉代经学阐释的经纬差异及诗学意义 一、纬书七经命名及其理论阐释的神秘化 二、臆度与漫说:七纬释词的简单化与随意性 三、元气与阴阳:谶纬诗学阐释的理论核心 第六章 谶纬祥瑞意象的生成及其文学表现 一、何以昆仑?昆仑意象产生的文献检讨 二、凤凰出场:图腾与政治愿景的双重建构 三、于嗟麟兮:麒麟文化表象及其文学意蕴 第七章 玄鸟生商的经典化过程及典型化意义 一、卵生神话的文化记忆及其历史书写 二、“阴阳男女之偶”:“厥初生民”的哲思与生命范式 三、“玄鸟致贻”:由民俗到礼俗高谋祈子象征仪式的建构 四、经典礼仪与文学意象的构成及其审美蕴含 后记 序言 拿到王洪军教授《谶纬 天学与汉代文学》这部厚重 的书稿,遂产生诸多复杂的 感受。近四十年来,随着中 国学术的多元化展开,许多 原本冷僻的研究领域亦均被 学界所关注,并逐渐向深度 掘进,诸如谶纬、道教及八 股等,目前都有一批研究精 深的专家在潜心钻研并出版 了相关的重要成果。由于个 人的兴趣与学养,我一向对 这些领域采取敬而远之的态 度,因为我认为决定中国文 人人生际遇与文学思想本质 的,乃是政治制度的变迁与 学术风气的流行,故而更关 注儒家与道家思想如何对历 代政治产生影响,并向文学 领域渗透。像谶纬之说、道 教符箓及八股制艺之类的古 代现象,对于中国古代社会 当然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但 又认为它们在当今社会已销 声匿迹,而且研究起来难度 甚大,假如为此耗费大量时 间精力,觉得对个人颇不合 算。于是,当年王洪军教授 选择此一论题时,便有了本 书后记中我那句奉劝他的话 :“不是没有人发现谶纬与 文学的问题,是人家根本不 愿意碰这样的题目。”这是 我当时的学术判断,也是我 自己的心里话。尽管我对研 究此类学问的专家充满敬意 并会认真汲取其研究所得, 但自己却不愿投身其中,生 怕陷进去不能自拔,耽误了 自身的研究计划。还有另外 一个原因使我始终未能涉足 这些领域,就是我本人往往 将学术研究与个人兴趣结合 起来。我研究元明易代之际 的文学,是因为我敬仰像倪 瓒那样处乱世而不改变其儒 者操守的品格;研究阳明心 学,是因为他能够遵从内在 的自我良知而不为环境所改 变;研究晚明文学,是因为 李卓吾、袁中郎等人能够独 抒性灵而崇尚真我等等。凡 是不能与我个人的兴趣相契 合的研究对象,往往会有一 种隔膜感而不愿介入。 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 增长和学术研究的深人,深 感自己当年的所谓“判断”不 过是皮毛之见而已。中国古 代思想的主干是儒、道二家 ,文学观念也主要以此为支 柱。如果说这些是显性的树 干,形成这些树干的根须却 深藏于隐性之地下。倘若要 弄清这些思想观念的生成原 因和立体结构,实在离不开 大量隐性文化要素的深入研 究。比如我在研究《文心雕 龙》时,认为其思想的主干 显然是“征圣”和“宗经”,尤 其是对于建立在此种思想基 础上的师圣体经观念,从而 构成了刘勰论文的主要思想 基础。为此,刘勰还专门写 了一篇《正纬》,似乎要与 谶纬拉开距离。但他在《原 道》中为文章寻找源头时, 又指出其与谶纬之学密切相 关。无论是其天文、地文与 人文的整体逻辑架构,还是 对于文明源头的概括,所谓 “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 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 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 亦神理而已”,其中既有《 易传》的影响,同时又与谶 纬的象数理论密不可分。这 样的观念作为一种隐性的要 素,在《文心雕龙》里时时 能遇到。如果对此缺乏应有 的了解,研究这部文论经典 便会遇到不少困难。由此我 逐渐认识到,历史研究离不 开知识的考古,要弄清一种 思想观念的来龙去脉,也离 不开各种相关文化要素的系 统考察。更何况,谶纬在汉 代绝非隐性的历史要素,而 是对于政治、学术及诗文观 念影响巨大的显性文化。由 此,当看到洪军教授的这部 书稿时,与当初立项时的感 受便大为不同。除了自身的 学术认知略有进益之外,主 要还是被书稿所取得的研究 心得及独特的论述方式所吸 引。通观全部书稿,感觉到 收获大约有以下几点: 首先,书稿认为,应从 王权来源角度,即巫与王之 关系,来说明三代以来政权 的神秘性。三代以来的文化 继承与思想传播基本上是由 瞽史所完成。在早期文化形 态中,巫与史、巫与儒、史 与儒乃是密切相关的,社会 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中所蕴 含的神验性成分,不可避免 地成为当时政治的核心内容 及思想的重要内涵。“哲学 的突破”时代之到来,释放 了理性和人性,诸子百家争 鸣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繁荣 。在战国时代,阴阳家的理 论主张曾一度广为流行,并 对秦汉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武帝隆儒,与儒学颇有 渊源的方术之士、阴阳之学 等等,遂采取依附于儒学的 方式,在章句浩繁的极端学 术思潮牵引下,潜移默化地 渗透到儒学体系之中,成为 区别于传统儒学的汉人新儒 学,其中以公羊学派及董仲 舒为主要代表。汉代的谶纬 之学至此获得了适宜发展的 政治与学术空间,逐渐演变 成为影响一代政治的重要的 思想学术。将春秋战国的思 想争鸣与汉代的谶纬之学以 及对政治的深刻影响进行打 通式的论述,对于中国早期 思想源流的梳理具有较为重 要的贡献。 其次,书稿从天文、天 命的角度阐释“天地之心”此 一经学理论命题的生成。古 人根据“天事恒象”观念建立 起以天文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天道循环、四时更替等自 然法则进入思想领域后,遂 演绎出政治家或士人的政治 观、历史观。此类带有主观 意识色彩的社会政治经验附 会于汉代政治思想,致使谶 纬之学逐渐显露,最终建立 起了以天学为中心的数术知 识体系,构成谶纬诗学的核 心价值理念。此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