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报人孙犁(重读孙犁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侯军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孙犁是我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资深报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围绕孙犁先生的报人身份展开研究。全书分为读者·记者、编者·作者、学者·报人、我与孙犁四辑,展现了孙犁先生步入报人之路的身影足迹。
作者简介
侯军,资深报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艺术评论家,书法家及茶文化专家。现已出版各类专著20余部,内容涉及艺术美学、舆论社会学、人物传纪、散文随笔、文化访谈等方面,著有《青鸟赋》《收藏记忆》《东方既白》《读画随笔》等。自2013年起,连续策划主办了“集印为诗·侯军陈浩李贺忠书法篆刻展”“诗意丹青·田耕朱德玲侯军悦斯诗文书画跨界展”等系列展览,在全国已巡展12次,遍布大江南北近十座城市,在各界引发热议,获得广泛好评。
目录
第一辑 读者·记者
痴迷的《大公报》读者
《第一次当记者》
——给孙犁先生提个“意见”
战地记者
——品读孙犁早期的“激扬文字”
沉浸式的战地体验
——重读孙犁《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孙犁的“唐官屯之战”
同口镇的“纸上炎凉”
——一桩“客里空”公案的始末
“渐变式新闻特写”
——重读孙犁的《津门小集》
“我当记者”
——在孙犁自述中的“记者生涯”
第二辑 编者·作者
孙犁的“编辑部”
回望“冀中一日”
“人在稿存”
“六朝元老”
“见习编辑”
“像写情书那样写退稿信”
“一字之师”与“一字之失”
编辑五题
——重读孙犁编辑论著的札记
(一)对待来稿要“像对待远方兄弟的来信”
(二)“对稿件严肃认真,就是尊重作者”
(三)编辑改稿,要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
(四)披沙沥金,一视同仁
(五)慧眼识珠,婉拒“殊荣”
晚年孙犁与报纸副刊
孙犁与“大地”
——晚年孙犁与报纸副刊(续一)
孙犁与“东风”
——晚年孙犁与报纸副刊(续二)
孙犁与“花地”
——晚年孙犁与报纸副刊(续三)
孙犁与“夜光杯”
——晚年孙犁与报纸副刊(续四)
第三辑 学者·报人
一本新闻专著的“传奇”
孙犁的“策划文案”
孙犁的“时评”
“要说实话”
敬畏文字
——重读孙犁先生《谈校对工作》
“标题是一种艺术”
文章“以简练朴实为美”
文言的“活用”
孙犁点评黑板报
“建组”之道
孙犁主导的副刊转型
苦心经营工人作者队伍
——再谈孙犁主导的副刊转型
孙犁组建的“学生军”
——三谈孙犁主导的副刊转型
“离政治远一点”
——四谈孙犁主导的副刊转型
孙犁的党性原则
——兼以披露两份特殊的孙犁手稿
第四辑 我与孙犁
孙犁作品中的阳刚之美
——读孙犁的早期报告文学
浅论孙犁的报告文学创作
报人孙犁及其新闻理论的再发现
——兼评失而复得的新闻专著《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
大道低回独步文山
——作家孙犁访谈录
(一)作家不能只读文学书
(二)作家孙犁与记者孙犁
(三)“我是一个办报的人”
(四)为文乃寂寞之道
(五)问候岭南众知音
孙犁缘是副刊人
——写在“孙犁副刊编辑奖”获奖者征文收官之际
遥祭文星
——怀念孙犁先生
孙犁先生“归队”记
——关于“报人孙犁”的片段回忆
芸斋的来信
——怀念孙犁先生
孙犁的“签名本”
孙犁问候黄秋耘
孙犁与张根生
孙犁的笔名
附:父亲与侯军的一段忘年交
后记
序言

孙犁先生是一代文学巨
匠,毕生淡泊名利,寂寞自
守,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
蹊,其作品凭借鲜明的风格
和深湛的功力,铸就了一座
文学丰碑,受到众多读者的
喜爱,让人想到苏轼在《答
谢民师书》一文中援引的欧
阳修的说法:“文章如精金
美玉,市有定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今年是孙犁先生一百一十周
年诞辰,侯军先生的新著《
报人孙犁》,便是一部呈奉
给这个日子的致敬之作。作
者自称,它是“作为我这个
曾沐浴过孙老恩惠的晚辈,
对孙犁先生献上的一份薄礼
”。这部专著情感饱满,观
点鲜明,资料丰富翔实,论
述细密透辟,堪称是一部内
容充实、新意迭出之作。
我与侯军先生一样,对
孙犁先生的人品文品景仰之
至,以故蒙他信赖,引为同
道,嘱为这部著作属文作序
。尽管自忖力有不逮,但作
者盛情拳拳,却之不恭,只
好答应勉力而为。此外潜意
识里尚有一种期待,也不妨
说是一种私念,是想借此进
一步加深对孙犁先生的认识
理解。以此缘故,我有幸在
该书付梓之前,读过大部分
篇章,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所感所思,自以为或与作
者的初衷相去不远,故不揣
简陋,叙写如下,聊且作为
与侯军先生的交流。

对一个真正的大作家,
应该而且能够从不同方向进
行研究探讨。孙犁先生的道
德文章,让人想到《礼记·
中庸》的一句话:“溥博如
天,渊泉如渊。”这样一种
广储厚积,也为多角度的开
掘阐释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孙犁先生辞世二十年来
,已有不少研究专著面世,
但大都是聚焦于其作品的内
容题材、思想内涵和艺术特
色上,基本上属于艺术和美
学方面的阐发。而这部《报
人孙犁》,则是别具只眼,
选取了一个颇为新颖的研究
角度。
这个独特的切入点,就
是围绕研究对象的报人身份
而展开,敷陈发掘,寻幽探
微,条分缕析。这也正是作
者曾经在某篇文章中述及的
目标:“在‘作家孙犁研究’的
主干道旁边,再开出一条‘
报人孙犁研究’的新线路”。
纵观孙犁先生一生,其
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
以报人的职业安身立命的。
从抗战时期加入晋察冀通讯
社、《冀中导报》开始,他
就有了这个身份,解放后进
城到《天津日报》工作,并
在此岗位上离休。因此,用
“报人孙犁”来概括其生平,
可以说是准确精当。这也是
孙犁先生在作品中,以及与
友人的信函和交谈中,多次
为自己所做的定位。
这个视角,与大多数的
孙犁研究者的立足点相比,
便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一些与众不同的感受和憬
悟,从这个角度更容易产生
,更有助于对研究对象获得
一种全面、清晰和深入的把
握。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本
身就是一位资深报人,未及
弱冠之年就进入报社,数十
年间,先后做过记者、编辑
和报社领导,熟悉报纸工作
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流程
。这样,他谈论起报纸运作
的方方面面,就没有隔膜之
感,更能够切中肯綮。还有
格外重要的一点,作者曾经
供职的报纸,正是《天津日
报》,因此得以成为孙犁先
生的年轻同事,早在20世纪
八九十年代,就亲炙警欬,
面聆教诲。后来他虽然远赴
南国工作,但与孙犁先生的
联系一直不曾断绝,日常书
翰往还,年节探望问候,成
为一对情感贴近、灵魂契合
的忘年深交。
这些因素的凑泊,让人
联想到佛家所谓因缘际会,
注定会作用于这部著作的构
撰,让人有理由对它寄寓某
种期待,而它也的确没有让
人失望。目光每于常人忽略
处有所发见,于常论未及处
有所拓展,是我初览书稿之
后的一个突出感觉。说它填
补了一个空白,开辟了一处
新境,并不是夸张矫饰。

这部专著共分为四辑。
前面三辑中的数十篇文章,
分别归列在“读者·记者”“编
者·作者”和“学者·报人”的标
题之下。这三组六个称呼,
是作者为孙犁先生的身份所
做定义的集合。
细分起来看,这三对身
份,既是按照研究对象生平
的时间顺序,加以敷陈展开
,也是依据其职业与知识构
成,进行探幽析微,显现出
的是一种全方位、多层级的
打量和把握。
“读者·记者”一辑,展现
了孙犁先生步人报人之路的
身影足迹。青年时代的他,
是一位痴迷于《大公报》副
刊的读者,并由此爱上了文
学,“由读而投”,写文章投
稿。敌寇入侵,抗战爆发,
他投身保家卫国的民族抵抗
运动,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写下了许多报道,记录了血
与火的晋察冀战场,讴歌了
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和英勇
牺牲。《战地记者——品读
孙犁早期的“激扬文字”》《
“我当记者”——在孙犁自述
中的“记者生涯”》等篇目,
生动地记载了这一段生涯。
可以说,孙犁先生的文学之
路,是从新闻写作开始的。
而这一段生活经历,也成为
他后来脍炙人口的《荷花淀
》《风云初记》等文学名篇
的题材来源。
……
作者自述,这部《报人
孙犁》书稿已经酝酿了三十
多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
,他年方二十出头,就曾与
孙犁先生就这个选题交流,
得到了老人的认可和指点。
后来因
导语
本书在介绍孙犁先生的记者、编辑经历的同时,也分析了其不同时期新闻作品的特点,对作为编辑的孙犁先生的职业操守和卓越造诣,给予了充分的介绍。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研究孙犁先生的论文及怀念孙犁的散文。更为可贵的是,书中还首次披露了孙犁先生在1985年4月、5月,向党组织所写的“检查”和“思想总结”的手稿,十分珍贵。本书情感饱满,观点鲜明,资料丰富翔实,论述细密透辟,堪称是一部内容充实、新意迭出之作,丰富了孙犁研究。
后记
校读完全部书稿,我摘
下老花镜,长舒了一口气。
手抚书卷,在心中自语:“
孙老啊,三十多年前与您说
过的选题,我今天终于完成
了……”
这么说,并非虚言——书
中收录的最早的文章,发表
于1988年,那是我提出并
付诸实施“记者孙犁”研究的
起始点;而最晚写成的文章
,已经到了2023年。两者
的时间跨度有三十五年。一
部书稿在心里压了三十多个
春秋,不用我说,各位读者
自可体会其中况味。而一旦
这积蓄已久的压力被释放出
来,我内心的那种轻松和欣
慰,真是难以言说。
至于本书从选题萌生到
酝酿成型,从“记者孙犁”到
“报人孙犁”的逐步深化,从
数次与孙老“叼陪鲤坐”解惑
释疑,到孙老去后,我身滞
岭南,“孤踪独往”……所有
这些过往,我在本书的零篇
散页中都已写过,在这里就
无需赘言了。如今,蓦然回
望来时路,百感交集却无言
:一卷书成堪告慰,满头乌
发已皤然!
关于本书,还有两点需
要说明:
其一,本书副标题为“重
读孙犁随笔”,“重读”的重
点并非孙犁那些名闻遐迩的
文学名篇,事实上,我还在
有意绕开这条平坦笔直的“
大道”,选取的是平时很少
被人关注、也罕有论者研究
的报人文字、新闻作品,力
求从办报的角度来解读孙犁
先生。这绝非轻视孙犁先生
的文学成就,恰恰相反,我
只是希望用“报人孙犁”的研
究,来完善和补充以往单纯
研究“作家孙犁”的缺憾,使
孙犁先生的形象更加真实,
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此外
,副题中特意标明“随笔”二
字,意在表明我所采用的是
随笔写法,既不同于学术著
作,又不同于传记散文,但
于这两者,均有借鉴。书中
凡提出论点,皆言必有据,
凡引述原文,皆注明出处,
以求符合学术规范。而行文
则不拘一格,轻松灵动,行
其当行,止其当止,力避一
般论文之板滞。这当然只是
我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追求
,做得如何,不能自评,只
能交给读者来评判了。
其二,“报人孙犁”这个
题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
酿、演进、逐渐丰富的过程
。这在我写于各个时期的文
字中,都有所显现。变化也
许只是一个提法、一个细节
、一个例证、一个侧面,融
在某篇文章中并不起眼,串
联起来方可看出端倪。这一
特点,在本书的第四辑“我
与孙犁”中,表现得最为明
显。这一辑原本只想作为“
附录”,后来之所以决定单
列一辑,就是考虑到要让读
者对此过程一目了然,才不
惜篇幅,赘于卷末。不过,
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三
十多年间的文字,本来都是
单篇发散于各地媒体的,一
旦聚散成辑,难免重复叠加
。这是令人厌烦的,也是十
分无奈的。既要保存原貌,
以存依次演进之脉络,又要
避免文字的重复,这在我实
在是个两难选择。我所采取
的办法,只能是删繁就简,
把一些明显重复的段落,尽
量压缩,并在文末予以注明
,而个别文章只好忍痛割爱
了。
促使我加速完成本书的
直接动因,是2022年由《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中
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中国
副刊》,联袂举办的“孙犁
副刊编辑奖”获奖者征文。
承蒙两家主办方的青睐,委
托我在征文结束时写一篇“
收官之作”——而我在秉笔
为文之际,忽然感到一丝愧
疚:我想到了埋藏心底三十
余年的夙愿,想到了当年多
次与孙犁先生商讨交流过的
论题——光阴荏苒,时不我
待,何不借此征文的契机,
一鼓作气,完成这部早已酝
酿成熟的书稿呢?
动力产生于一念之间,
征文一结束,我就开笔了—
—恰好这段时间,新冠疫情
加剧,社交活动停摆,正好
给了我一个绝朋息倡、掩卷
闭门的空隙,每日里埋头书
海,殚精竭虑;心无旁骛,
倾心为文。其间,还曾举家
南行,避疫深圳,奔波于闭
环转运,隔离于封禁户牖,
而我的书稿却每日皆有进境
。读者或可从篇末标注的写
作时间、地点中,窥得我那
一段携文辗转的行踪。如今
,书稿既成,我首先要感谢
副刊同人们的勉励和鞭策,
没有那次征文活动的强刺激
,这部书稿或许至今还沉埋
于胸腹之中呢!
2022年初秋时节,我曾
专程去了一趟天津,拜访了
孙犁研究专家刘宗武和孙犁
的外孙女张璇——本想也去
拜访对我一路支持的孙晓玲
大姐的,但她那几天刚好身
体不适,就让张璇代为接待
了。张璇把当年常常替我“
鸿雁传书”的“小胖子”张帆
也叫来见面,真是善解人意
,让我从面前这个大小伙子
身上,恍惚回到当年比邻而
居的岁月,顿悟逝水如斯的
无情。我把准备开笔写作《
报人孙犁》的心思,分别向
刘和张做了详尽的说明,他
们都表示赞赏并愿意提供支
持——后来的诸多事实证明
,他们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
,且不乏雪中送炭之举,令
我在感动之余,更觉吾道不
孤。然而,令我深感意外的
是,新年伊始,刘宗武先生
染疴仙逝。我连说一句感谢
的机会都失去了,只能写下
一篇悼文,题为《不忍送别
》……
这部书稿与天津人民出
版社结缘,是由书友黄沛先
生牵的线,先是推介给王康
女士,王康女士又把此事交
给张素梅编辑,就这样三传
两递,一
精彩页
痴迷的《大公报》读者
若问:报人是靠什么炼成的?
答曰:报人当然是靠报纸炼成的。
再问:报纸是怎样炼成报人的?
答曰:你可以去问问成功的报人:有哪个不是从读报入门的?
是的,没有哪个报人不是从读报入门,进而历练成为报人的。
孙犁先生同样是如此。
(一)
1982年2月,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报纸的故事》,真切地写到了他早年与天津《大公报》的不解之缘——
1935年的春季,我失业家居。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后。例如村里虽然有一所小学校,历来就没有想到订一份报纸。村公所就更是谈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我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区,即子文镇上是没人订阅过的。
《大公报》是在天津出版的一份全国性大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法租界,其创办人是英敛之。他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之名,意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奠定了其作为华北地区大报的基础。但后继者没有延续下来,后被迫停刊。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股份公司,接办《大公报》。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坚持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敢于直言,指斥时弊,赢得了大众的欢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主张抗日,态度鲜明,连续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凡此种种,使其成为当时全国报界的“龙头老大”。
孙犁说:“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现在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益世报》《庸报》,都是不学无术的失意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此时的孙犁,年方二十二岁。虽然失业在家,但他的眼光很高,志向很大,单从读报而言,即可看出其取法乎上,不肯降低自己的阅读品位。“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孙犁写道,“它的社论是有名的,我在上中学时,老师经常选来给我们当课文讲。通讯也好,有长江等人写的地方通讯,还有赵望云的风俗画。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副刊,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经常登载青年作家的小说和散文。还有小公园,还有艺术副刊。”
孙犁对这份报纸的版面设置、风格特色,如数家珍,可见他是一个非常忠实的读者,用今天时髦的说法,够得上一名“铁粉”了。这一方面说明,读报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这份大报不仅仅是读者,还有更高的期待——“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7: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