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两姐妹(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老挝)苏宛团·布帕努冯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主要讲述了在外国侵略者及其扶植的傀儡政府的统治下一对孪生姐妹不同的生活经历的故事。因为战争,两姐妹从小被分开。姐姐翁姵跟随父亲在王国傀儡政府统治下的首都万象生活,参加王国政府军,当了记者。而妹妹翁盼则在家乡川圹长大,从小就受到革命的熏陶,长大后加入爱国阵线部队,参加救国斗争。而翁姵被政府军蒙蔽,对爱国阵线部队产生误解。这种误解随着她与爱国阵线战士的接触而逐渐消除,最后她也成为一名爱国阵线战士,投入救国战斗中。姐妹俩最后在解放区重逢。该小说控诉了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对老挝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歌颂了老挝广大人民尤其是一大批朝气蓬勃的男女青年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英勇无畏精神。
作者简介
苏宛团·布帕努冯(1925-2003),笔名赛色邦、索·布帕努冯,是老挝著名的老一辈革命作家。1925年4月13日出生于老挝沙湾拿吉省色邦县。1945年参加革命,成为老挝伊沙拉阵线战士。曾是老挝著名杂志《文艺》的首位总编、老挝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2010年被授予“老挝国家文学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颇为丰富,尤其以长篇小说著称。著名作品有《两姐妹》《第二营》《党的女儿》《两岸》等,其中《两姐妹》获2000年东南亚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作者生平
附录
译后记
序言
首先,向所有一直关注
苏宛团·布帕努冯先生作品
的广大读者表示无比的感谢

苏宛团·布帕努冯先生,
笔名为“赛色邦”“索·布帕努
冯”,是位德高望重的老革
命作家。他声名显赫,创作
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丰富了
老挝革命文学宝库。他曾担
任新闻文化与旅游部出版局
副局长、第一届老挝作家协
会主席、老挝《文艺》杂志
创刊时的总编,一直为老挝
文学杂志的建设发展而努力
奋斗。
因年事已高和身体原因
,苏宛团·布帕努冯先生于
1992年年底退休。但出于
对文学的热爱,他仍然坚持
创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还在创作短篇故事及关于
他的生活回忆录,并定期刊
登在报纸和杂志上,直到生
命最后一刻。
苏宛团·布帕努冯有深厚
的人生经验积淀和经历过革
命烈火锻造的丰富实践,这
些成为他创作的资本,再加
上他天赋异禀,故而自
1973年起,他创作的作品
逐渐走进老挝大众的视野。
其中,小说《两姐妹》《第
二营》让他声名鹊起,给他
带来无数光环。直至今天,
这些作品都还是老挝文学界
非常有价值的革命瑰宝。
此外,他还创作了《害
人害己》《党的女儿》及几
十部短篇故事,刊登在各类
杂志和报纸上。他的笔犹如
锐利的武器,在民族解放和
保卫建设国家的事业之中作
出了巨大贡献。苏宛团·布
帕努冯曾于2000年获得东
南亚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
奖——东南亚文学奖。
苏宛团·布帕努冯是老挝
第一代革命战士,在文化思
想阵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
血和智慧。他既是一名宣传
者,也是杰出的编辑和有着
锋利笔触并对社会有价值的
作家。他同时也是受到老挝
各阶层读者推崇并得到国外
读者朋友们认可的作家。
他别具一格的作品和他
的威名对老挝文学界来说意
义深远。广大读者一直对他
的作品充满热情并心向往之
,这也使他的作品总能在第
一时间得以出版,而且一经
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鉴于此,老挝新闻文化
与旅游部认为有必要出版一
定数量的苏宛团·布帕努冯
先生的作品,以满足日见增
多的读者朋友们的需求。
十分希望此次的出版能
够促进老挝文学界的持续发
展和进步,同时满足国内外
所有读者朋友热切的期盼和
心愿。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
员、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
部长
博盛康·翁达腊教授、博

2013年11月于万象
导语
《两姐妹》这部作品对老挝的文艺界和教育界都有着重大的实用性。它既能为读者带来阅读乐趣,又可以为文学研究者提供素材,具有趣味性、文学性和教育意义。《两姐妹》这部作品已成为读者心中名副其实的“不朽小说”。
后记
历经数月的翻译、审读
、核对,《两姐妹》这部长
篇小说的中文译本终于与读
者见面了。能有机会翻译这
部小说,本人备感荣幸。
《两姐妹》讲的是老挝
人民在老挝爱国战线领导下
英勇斗争、抗美救国的故事
。小说以孪生姐妹翁姵和翁
盼的故事为主线展开,她们
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翁姵一家人原本生活在老挝
北部川圹省勐柏县,后来,
翁姵的父亲当了军官,被调
到首都万象工作,于是一家
人搬到了新的城市。在三方
联合政府成立后,翁姵的母
亲和弟弟妹妹们回勐柏县探
亲,而她留在万象继续上学
,跟父亲一起生活。由于战
乱,自这次分别后,翁姵一
直未能与其他家庭成员团聚
。在王国政府控制区长大的
翁姵参加了王国政府军,成
为一名记者,而在解放区长
大的翁盼参加了老挝爱国战
线部队,成了一名革命战士
。王国政府控制区的卖国贼
和反动派不断散布诋毁、攻
击老挝爱国战线的言论,使
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以及王
国政府军的一些士兵对老挝
爱国战线产生了误解,有的
甚至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翁姵就是其中一个。然而翁
姵与被俘的老挝爱国战线干
部本米接触以后,思想逐渐
发生了转变。后来在与爱国
战线部队战士短暂的共同生
活中,她的思想彻底改变了
。她亲眼看到的爱国战线战
士是有勇有谋、为赢得国家
解放而甘愿牺牲一切的可爱
又可敬的人,与右派势力的
宣传截然相反。她深深地被
一个个爱国战线战士英勇杀
敌的事迹所感动,毅然决然
地加入革命队伍,在革命烈
火中与妹妹翁盼相遇,回到
故乡与久别的家人重逢。
通过逐字逐句阅读原著
,然后再反复揣摩翻译成中
文,本人对原著的理解更加
深刻,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
了新的认识。
作家苏宛团是一位德高
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擅长
写长篇小说,他在《两姐妹
》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
的革命战士形象,这些战士
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
活的生命。他们对父母、兄
弟姐妹有着浓浓的亲情,对
战友有深厚的友谊。同时他
们也是有崇高理想、胸怀大
爱的人,他们爱自己的人民
,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敌
人威胁时,他们挺身而出;
他们爱自己的国家,为祖国
的命运担忧;他们不畏强暴
,为了驱逐侵略者甘愿抛头
颅洒热血。同时,作者在小
说里也刻画了以辛通上尉为
代表的卖国贼的丑陋形象。
从这些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表
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坚定的立场、爱恨分明的思
想感情。作者通过塑造本米
、翁盼等一批革命青年的形
象,来歌颂老挝爱国战线领
导老挝人民为国家的解放与
强敌作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
勇事迹;通过刻画美国侵略
者的丑态,卖国贼唯唯诺诺
、卑躬屈膝的奴性嘴脸来控
诉他们戕害无辜百姓,在老
挝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因
此,在翻译时,译者要领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站在作者
的角度把其本意表达出来。
例如,作者在描写卖国贼对
其主子、下属对上司的对话
时,用的都是有奴颜媚骨、
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等有讥
讽含意的人称代词,翻译时
也应该选用能体现作者厌恶
情感的词语来表达。作者的
爱与恨,还能从人名前的词
看出来,例如“mo”这个单
词,它的本意是“这家伙”“
那家伙”“这厮”“那厮”。它
既用在同龄男子的名字前表
示关系密切,又可以放在厌
恶、憎恨的人物名字前,表
示轻蔑。在小说《两姐妹》
中,凡是说到反面人物时,
作者都在名字前加个“mo”
,而我们翻译时不能每次都
用“这厮”“那厮”来表达,如
果不译,又不能准确表达作
者的意图,所以本人将其音
译为“末”并加注说明。
实际上,《两姐妹》是
一部纪实小说,作品描述的
事件都是老挝历史上真实发
生过的,还有一些带有政治
色彩的词汇,需要查阅相关
资料,加以斟酌,再行翻译
,这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例如,原著中出现的“□
(特殊字体)”一词,是外
来语“communist”的音译。
这个单词在老挝语中通常指
“共产党”。我们知道,现在
的老挝政党叫“老挝人民革
命党”。那么这里是忠实原
著翻译,还是翻译成“老挝
人民革命党”?如果我们翻
开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史,
我们就知道老挝人民革命党
其前身是1930年10月成立
的印度支那共产党的一部分
。1955年3月22日,印度支
那共产党老挝籍党员代表在
桑怒召开大会,成立了“老
挝人民党”。1972年2月,老
挝人民党在桑怒召开第二次
全国代表大会,将老挝人民
党更名为“老挝人民革命党”
。1955年老挝人民党成立
,但未公开,于是在1956
年将老挝伊沙拉阵线改组并
扩大为“老挝爱国战线”,此
后以老挝爱国战线的名义领
导老挝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
的抗美救国斗争。所以,“□
(特殊字体)”译成“老挝人
民革命党”显然是不正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著
人物对话中只出现“□(特殊
字体)”,没有“老挝”这一
限定修饰词,因此译本忠实
于原著译成“共产党”。
小说《两姐妹》中的地
名多且复杂,如果不查阅资
料,贸然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就有可能掉到词义陷阱里
。例如,译者在刚开始翻译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两姐妹》讲述了
两位女性的命运,一对孪生
姐妹因为战争不得不天各一
方,在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
中成长。她们不期而遇,并
英勇地走向同一个战场,为
国家解放而战。
作家苏宛团·布帕努冯天
赋异禀,他把主角翁姵和翁
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把她们的生活描绘得有声有
色,把爱情描写得那么真挚
鲜活,把斗争活动临摹得如
同身临其境,向读者展现了
老挝民族极为激烈危急的历
史事件,显示了我们老挝革
命力量以及广大普通人民在
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勇敢和
智慧。
索·布帕努冯笔下的新女
性坚强、美丽且淳朴。她们
能力非凡,敢于与男同胞们
肩并肩作战,在救国斗争运
动中做出突出贡献。她们对
革命具有高度热情,对爱情
有着执着的追求。她们身上
的这些特质使得这部小说成
为有价值、永远值得阅读的
杰作。
——朴拉婉·鸾婉娜 老挝
作家协会代主席
精彩页
下弦月的第六天晚上,月亮刚刚升到田头竹子末梢,天空清朗,一层薄雾笼罩着山间的松树林,朦胧缥缈,似梦如幻,景色迷人。从夜幕降临时起,巨大的喷气式飞机的喷气声和响彻云霄的爆炸声不时地从农巴三岔路那边传来,直到此时才有片刻的宁静,但是解放军向前线运输物资车辆的声音一直不曾间断。他们已经连续多日这样向前线运输物资了。
一辆满载着货物的汽车正匀速地行驶在最前头,带领车队驶向康乔。到达班烈村的路口时,车子停了下来,只见几名女游击队员站在那儿招手请求搭车。开车的同志探头喊道:
“你们去哪里,几个人?”
“去腊博,五个人!”
毕昂乡姑娘应答的声音清脆悦耳。
“哦!是翁盼吗?”
“是我!是贤哥吗?最近怎么样?”
“还不错,你们呢?”
“还行吧!”
陶①贤打开车门下车,向后面的车队招手示意停下,并喊道:
“让毕昂乡的姐妹们上车,让她们坐到前面驾驶室里!我们的战士坐到车厢后面去,天气这么冷,她们坐外面会受不了的。”
说完,贤转过头来对站在路旁的姑娘们说道:
“有什么重东西需要帮忙拿的吗?”
“没有什么很重的东西。”
“翁盼,上我的车吧。其他人,一人上一辆,快点儿啊。”
紧接着,车队继续向腊博开去。贤开了一段路,转过头问翁盼:
“你们是刚从勐柏开会回来吗?”
“不是,我们是从勐庞县、勐安县回来,我们是去帮忙运输物资的。”
“啊?那还不得一个月呀!”
“我们已经去了两个多月了。”
“佩服你们这种为前线服务的精神!在那边怎么样,美国空军还在垂死挣扎吗?”
“唉,他们的反扑非常激烈!损失最大的是川圹到石缸平原一带。头夜我们跟着中立军的车队一起过来,我都找不到腊黄在哪儿了,因为这样的大县城都已经被炸得连根房柱都没有了,全部被夷为平地了。”
“贼寇还要跟我们耍很多阴谋呢,我们还是要时时提高警惕啊。”
“敌机开始轰炸了!贤哥!”坐在车后头的陶鹏大声呼喊。贤降低车速,边仔细观察周边情况,边把手放到胸前蹭了蹭,以擦掉手心冒出的汗水,并挪了挪屁股,好让自己坐稳。每当遇到麻烦时,他就习惯这样。贤大声地对副驾驶员鹏说:“仔细侦察敌机。”
说完,贤转过脸跟翁盼说话,让她做好战斗准备,然后他便开始观察附近的地形和飞机的活动轨迹。他暗自分析:这条路笔直平坦,两旁都是田野,如果车队一起前进,容易被敌机袭击,但如果都在这里停下,却容易被敌机发现。这时,贤的神经紧绷起来,开始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带领自己的汽车连脱离险境。思前想后,他想出唯一的办法——把敌机引开。他对翁盼说道:
“你快下车去找地方躲起来吧!”
“那你们呢?”
“我们不能弃车而逃。”
“那我不走,让我做什么,您尽管说,要不让我下车站在车门口,跟鹏哥一起侦察飞机的动向吧。”
“没事,暂时还不需要,坐稳了!”
贤把头探出车窗外,向天空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伞式照明弹伴随着T-28教练机和喷气式飞机巨大的噪声向头顶压过来。
“鹏!后面的车都停下来了吗?”
“都停下来了,现在该如何是好?我们的车都停在空旷的原野中间了。”
“好好观察敌机,我们得引飞机离开这里。”
“同意!跑一段路后就立刻打开车灯,把敌机引开。这段路还好,可以开到每小时八十公里。”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