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当今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中国亟待加速低碳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本书围绕“开放、数字化环境下中国绿色发展研究及其创新路径、机制探析”的主题进行,包括三部分:①开放环境下中国绿色发展及“绿色一带一路”共建。首先对碳约束下的八大经济区绿色发展进行评估、探析碳减排路径;然后基于“一带一路”共赢视角,研究中国进口、直接投资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关系。②数字化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路径、机制分析。从工业、城市、企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一是工业层面: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绿色技术进步。二是城市层面:智慧城市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三是企业层面: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平台+团组”。③扩展研究。 作者简介 杜龙政,浙江外国语学院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据2022年6月2日“功夫计量经济学”公众号,其文章进入近五年《经济研究》TOP100高被引论文第60名。根据Essential Science lndicators,其2022年2月发表于Technology in Society的一篇文章成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已进入Social Sciences,General学术领域最优秀的1%之列。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架构 1.2 内容要义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部分 开放环境下中国绿色发展及“绿色一带一路”共建 2 中国八大经济区绿色发展评估及碳减排路径探析 2.1 引言 2.2 文献综述 2.3 四阶段的划分 2.4 方法、模型与变量 2.5 测算结果及评价 2.6 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2.7 结论及政策含义 3 中国绿色发展的外溢效应:“绿色一带一路”共建 3.1 引言 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溢出机制与路径 3.3 研究假设 3.4 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3.5 实证分析 3.6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部分 数字化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路径、机制分析 4 工业层面: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绿色技术进步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工业绿色技术进步的测算 4.4 模型和变量 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6 结论 5 城市层面:智慧城市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及理论机制 5.3 模型设定 5.4 实证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6 传导机制检验 5.7 结论和政策启示 6 企业层面: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平台+团组” 6.1 引言 6.2 三种时代的变迁与新部落时代 6.3 互联式企业“平台+团组”的治理架构及创新优势 6.4 互联式企业的分类治理及其创新异同 6.5 互联式企业基于“r策略”的集群式创新 6.6 结论及建议 第三部分 扩展研究 7 中国八大经济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7.1 引言 7.2 方法、模型与变量 7.3 测算结果及评价 7.4 中国区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结论及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