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顽童》是稻盛和夫83岁时的人生回忆录,作者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幼年、童年、青年和壮年,以及事业成功后为孩子们做得事情。作为家中的次子,他因为爱哭、软弱、内向的性格,是名副其实的“窝里横、爱哭虫”。家中姊妹多,缺少学习环境,父母工作繁忙,不知不觉中稻盛和夫离“学习”渐行渐远,反而成了有名的“调皮大王”。这样一个顽劣的孩子,是怎样华丽转身为创建两大世界500强企业,饱受人们推崇的企业家和哲学家的呢? 现在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前路在哪儿?好好读读稻盛和夫的故事,或许能找到人生之光,开启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爱的“哺育”与“反哺”。 目录 推荐序一 爱的哲学 推荐序二 “母亲”即“神明” 推荐序三 家庭教育的神奇力量 推荐序四 根深业茂 译者导读 心灵塑造 序章 温暖至今的小豆粥 第一章 从爱哭虫到孩子王 “窝里横”的次子 一哭三小时的“熊孩子” 帮派领导的诞生 卖和服的母亲 卖纸袋的小男孩 第二章 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东西 相得益彰的夫妇二人 士族身上的木刀气概 第三章 “正确的为人之道”的基础 判断基准的根本 心灵的状态决定现实世界 命运要靠自己开拓 利他之心 若能再见母亲一面 第四章 京都大和之家 为了那些心中留下伤痛的孩子 员工也要幸福 第五章 应当教会孩子们的事 愿望一定能实现 如何将愿望转化成现实 终章 “母亲”即“神明” 附录 导语 83岁稻盛和夫执笔回望童年时代,没有背景、没有家世的顽童如何成长为经营之圣! 抽丝剥茧式讲述人生哲学的启发来源与故事,进入稻盛和夫的“心灵成长历程”! 深度解答如何将愿望转化为现实,对学习、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心灵启迪之书! 这是一本充满勇气、力量、希望、自我挑战和成长的智慧宝典。 书评(媒体评论) 任正非:很多人都不了解稻盛和夫!稻盛和夫 的京瓷拥有着全球一流的化学家与物理学家,我们 赶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随。 曹德旺:稻盛先生讲的没有错,你开始尊重人 、帮助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帮助、别 人的爱,利他的利润就会从这里来。 雷军:我可能无意中使用了稻盛和夫说的,世 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拼命认真地工作。 张瑞敏: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里有两条对我们 非常重要:一个是敬天爱人;另外一个就是稻盛先 生创造的阿米巴经营组织。 季羡林: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 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岫云: 向稻盛学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做 人该做的好事儿做彻底,做到极致,做好榜样,给 人信心,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知名管理哲学家 王玉琨 一如稻盛和夫,当我们每个人,每个当下都可 以“贵食母”,都可以“直落根本,实事求是”, 那样就会少了无数纷争,我们每个当下都可以是自 立、自主、自在、活泼的、有创造力的人。 清华大学副教授 蒋劲松 号称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以其传奇 式的成功,在工商业界享有广泛的尊崇。众多管理 人士认真学习他的理念,希望从中汲取他丰富的管 理经验和深刻的经营之道。 知名心理学家 智然 稻盛和夫回忆说,自己80多岁了……慎独,自 我管理,自律,这是成就伟大人格的必备品质。 精彩页 “我知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大家一定面临着许多困难。我认为,在人生这场修行之中,你们正日夜不停地磨砺自己的心灵,使其变得更为美好。人生最终极的目标,就是磨砺心灵,磨炼灵魂。而儿童福利事业,正是一份能帮我们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神圣事业,是一份应该受到广泛尊敬和赞美的伟大事业。”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我认为,这些照顾孩子们的职员一定要带着幸福的心去工作。 如前所述,这些职员大部分都是学习儿童福利等专业的,他们都是满怀着希望参加福利院的工作的。但很多职员在这之前不仅没有实际照顾孩子的经验,而且现在要照看的还是一些内心饱受创伤的小孩,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从未想象过的困难,以至于渐渐丧失继续坚持的信心。 我只想鼓励那些内心迷茫的职员们,希望他们“一定要保持忍耐,持续努力”。 我还告诉他们,在养育孩子这件工作上,“利他之心”和“感恩之心”十分重要,并对他们这样强调:“每天怀抱着珍贵的关爱之心不断行善的诸位,一定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我理解大家每天工作十分辛苦,但还是希望你们勿忘初心,为了这些孩子而持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