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习录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明)王守仁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传习录》是明代王守仁(王阳明)的哲学语录。由门人徐爱、钱德洪等辑录。编入《阳明全书》作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传习”一词,语自《论语·学而。全书采用学生问,王阳明答的形式展开,又收有一些书信,内容丰富。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等,在书中均有体现。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钱穆认为,《传习录》是中国人要读的经典之书。梁启超称,学阳明先生思想,应读《传习录》。
作者简介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王阳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历任南赣巡抚、江西巡抚,生前封新建伯,身后谥文成公;王阳明平定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击溃宁王朱宸濠篡位叛乱;王阳明融合贯通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了以“心即理”为基本观点,以“致良知”为基础功夫,以“知行合一”为目标的“阳明心学”。王阳明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中华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一一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跟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目录
上卷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中卷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一)
答陆原静书(二)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下卷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黄以方录
序言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
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
“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
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
、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
,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
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
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
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
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
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
复追赎乎?”爱既备录先生
之教,同门之友有以是相规
者,爱因谓之日:“如子之
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
生之意矣。孔子谓子贡尝日
‘予欲无言,他日则日‘吾与
回言终日,又何言之不一邪
?盖子贡专求圣人于言语之
间,故孔子以无言警之,使
之实体诸心以求自得;颜子
于孔子之言默识心通,无不
在己,故与之言终日,若决
江河而之海也。故孔子于子
贡之无言不为少,于颜子之
终日言不为多,各当其可而
已。今备录先生之语,固非
先生之所欲,使吾侪常在先
生之门,亦何事于此?惟或
有时而去侧,同门之友又皆
离群索居,当是之时,仪刑
既远而规切无闻。如爱之驽
劣,非得先生之言时时对越
警发之,其不摧堕靡废者,
几希矣。吾侪于先生之言,
苟徒入耳出口,不体诸身,
则爱之录此,实先生之罪人
矣。使能得之言意之表而诚
诸践履之实,则斯录也,固
先生终日言之之心也,可少
乎哉!”录成,因复识此于
首篇以告同志。
门人徐爱序。
导语
立言、立德之作立身、立志之典。
体悟旷达的理学智慧,感知明智的处世心经。
顺境不傲气,时常自省;逆境不忧虑,挑战自我。
中国哲学史上的巨著之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本书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利于读者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后记
嘉靖戌子冬,德洪与王
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
门,约三年收录遗言。继后
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
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
若干条。居吴时,将与《文
录》并刻矣,适以忧去未遂
。当是时也,四方讲学日众
,师门宗旨既明,若无事于
赘刻者,故不复营念。去年
,同门曾子才汉得洪手抄,
复旁为采辑,名日《遗言》
,以刻行于荆。洪读之,觉
当时采录未精,乃为删其重
复,削去芜蔓,存其三之一
,名日《传习续录》,复刻
于宁国之水西精舍。今年夏
,洪来游蕲,沈君思畏曰:
“师门之教久行于四方,而
独未及于蕲。蕲之士得读《
遗言》,若亲炙夫子之教;
指见良知,若重睹日月之光
。惟恐传习之不博,而未以
重复之为繁也。请裒其所逸
者增刻之,若何?”洪曰:“
然。师门致知格物之旨,开
示来学,学者躬修默悟,不
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
,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
烦,学者终日听是而不厌其
数。盖指示专一,则体悟日
精,几迎于言前,神发于言
外,感遇之诚也。今吾师之
没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
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
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
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
。”乃复取逸稿,采其语之
不背者,得一卷。其余影响
不真,与《文录》既载者,
皆削之。并易中卷为问答语
,以付黄梅尹张君增刻之。
庶几读者不以知解承,而惟
以实体得,则无疑于是录矣

嘉靖丙辰夏四月,门人
钱德洪拜书于蕲之崇正书院
书评(媒体评论)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炬。
——[明]张岱
鸣呼!天生先生岂易也
耶!在江西为三大忠,在浙
江为三大人,在今古为三大
功,而况理学又足继孔圣之
统者哉?
——[明]李贽
除去人欲存天理,便无
用功处。
——[清]孙奇逢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
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
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清]黄宗羲
精彩页
徐爱录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纵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问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