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俄国人口的百年变迁(1811-1913)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苏)А.Г.拉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参考了大量十月革命前珍贵的统计文献和19世纪知名学者的研究,在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使用统计学、经济学、人口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四个层面勾勒1811~1913年俄国人口的完整发展脉络。首先,厘清了俄国人口数量及其变动的规模和速度,对俄国人口的区域分布和密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分析俄国城市人口的形成、规模和变动特征,探究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再次,选取俄国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时段(农奴制改革至一战前)分析俄国人口总体流动的特征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全面剖析大改革后俄国人口的变化状况,阐述其影响;最后,选取人口变化中最重要的几个层面(居民的性别和年龄划分、居民识字率和职业构成)探究百年间俄国人口变迁的规模、特征和影响。本书完整地向读者展现了1811~1913年俄国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为国内俄国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邓沛勇,历史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俄国史和中亚史,出版专著5部,译著两部,在CSSCI上发表论文和译文十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在研贵州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一项。
目录
第一部分 1811~1913年俄国人口数量变动的规模和速度
第1章 1811~1913年俄国人口总体变动
第2章 1811~1913年俄国人口区域分布和人口密度变动
第二部分 19世纪和20世纪初俄国城市人口的变动和形成过程
第3章 1811~1913年俄国城市人口数量变动的一般特征
第4章 俄国城市人口的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 1861~1913年俄国人口的自然流动
第5章 1861~1913年俄国人口自然流动的一般特征
第6章 1861~1913年俄国人口的出生率
第7章 1861~1913年俄国人口死亡率
第8章 1861~1913年俄国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9章 1861~1913年俄国城市的人口自然变动
第四部分 俄国人口的构成材料
第10章 俄国居民的性别和年龄划分
第11章 19世纪初俄罗斯居民的识字率
第12章 资本主义下俄国大城市人口社会职业构成的特征
译后记
序言
有关百年间(1811~1913
年)俄国居民流动的文献材
料十分丰富А.Г.拉申将大量
文献资料收录到他的书中,
还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和分
析所以本书的价值颇高。毫
无疑问,这些有关俄国人口
的数据与资料不但引起了人
口统计学家的关注,众多历
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它们也
兴趣盎然。
百年间俄国人口出生率
和死亡率的变动可非常鲜明
地反映出社会形态由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时期
人口的变动状况,人口与工
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
工业危机、战争和革命等对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等等。
迄今为止,还有一些学
者支持有关人口生物学规律
的论断,认为俄国封建社会
时期所谓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是高于资本主义时期的。
他们据此得出结论:衰退的
封建社会比正处于上升阶段
的年轻的资本主义社会更有
生命力。显而易见,这些观
点大错特错。А.Г.拉申详细
统计和分析了农奴制时期的
人口数据,足以揭露这一错
误的根源。他指出,1861
年农奴制改革之前,教区牧
师对人口死亡率的统计比对
人口出生率的统计更糟。在
使用这此数据计算农奴制时
期俄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时,显而易见地会夸大封
建农奴制的生命力。和之前
很多学者不同的是,А.Г.拉
申使用真实的人口普查数据
和人口调查数据进行论述,
所以他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18世纪,俄国的农奴数量明
显增加,但增长率明显落后
于全体居民的增长率。据В.
И、谢梅夫斯基的计算,
1742~1796年54年间,即
俄国第2次和第5次人口调查
期间,农奴人数总体增长了
62%,年均增长率不足8.8
‰。据中央统计委员会估
算,1800~1880年①,俄国
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14.8
‰,1830~1860年低至9.2
‰,1850~1860年则更低
,只有6.5‰。很显然,这
些数据并不能完整展现俄国
农奴制时期人口增长状况的
总体特征,尤其是不能展示
1830~1860年的人口变动
特征,究其原因,彼时是工
业革命的开端,农奴制的危
机越发突出。在这期间,农
奴的变化趋势颇具代表性。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在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俄
国,农民是主要的劳动力,
农奴制改革前十年间他们的
数量完全没有增长,反而下
降了,这足以证明俄国封建
制度灭亡的必然性。事实上
,在1835~1858年的23年
间,欧俄地区地主农民的数
量从2288.8万人降至2116.4
万人,减少了172.4万人
(7.5%)。国家农民的状况
与地主农民稍有不同。当时
俄国的财政大臣H.X.本格指
出,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
农奴制时期,还是农奴制改
革之后,其他类型居民都不
能随意被列入国家农民行列
。②同期,其他农民阶层③
的数量从1681万人增长到
2005万人,增长了324万人
(19.3%),年均增长率仅为
7.65‰。
据统计,上述年间的人
口平均死亡率约为9‰。
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期,
欧俄地区城市和农村的人口
总出生率很高,达49.7%。
由于特定的生活状况,农民
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出生率,
高达58.7%。因此,农民的
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率
低于49.7 :58.7,即0.85。
换言之,在农奴制经济条件
下,该制度甚至不能保障劳
动力的普通再生产,其灭亡
也是历史的必然。
……
如果将整个危机时期的
年均人口增长率与危机前的
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
,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由15.1
‰降低到11.7‰,在危机
期间个别年份中,此增长率
甚至降至8‰~9‰,即便
是在1877~1878年战争和
1905年革命期间,该增长
率都未出现如此大幅度的降
低,危机和饥荒的共同作用
导致了1892年人口的高死
亡率。俄国人口的死亡率非
常高,因为人民深受双重压
迫,不但有来自资本主义的
压力,还肩负着封建农奴制
的残余,这使危机年份的境
况更加恶化,死亡率达到最
高值,上升到40‰甚至更
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
,封建社会早已结束多年,
所以死亡率要低得多。值得
一提的是,从1913年到
1953年,俄国人口的死亡
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表
5。很明显,在伟大的十月
革命之前,俄国人口的死亡
率远远高于部分西方发达国
家。但此后的40年间,经历
了西方国家入侵和两次世界
大战的苏联,死亡率却大大
降低。由于出生率比西方国
家高得多,所以苏联的年均
人口净增长量超300万人。
诚然,各主要国家在这
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的成绩,
但不能用“生物学”或“种族”
差异来阐释这种区别。所以
,可用不同的经济体制来阐
释这种差别。若我们的人口
学家还在使用诸如“自然”增
长、人口“自然”变动等老旧
的术语,则足以说明他们对
现代社会中经济学重于生物
学这一论断估计不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22:28